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篮老队友
京篮老队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141
  • 关注人气:37,4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章顺理:中国男篮到应该找准方向的时候了!

(2009-08-18 17:55:08)
标签:

体育

中国男篮到应该找准方向的时候了!

在中国篮球发祥地天津市中国男篮痛失亚锦赛冠军后,全国新闻媒体刊登了许多报道与评论,其势宛如暴风骤雨!其中不乏尖刻之词,很多评论矛头直指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在这些报道与评论中,笔者认为,“北京晚报”体育记者孙保生所说的一句话算是把问题说到点子上了!

孙保生指出:“中国男篮离世界篮球发展趋势越来越远,该是找准自己发展方向的时候了”、“必须找准问题,认清差距”。。

另外,CCTV5嘉宾评论员张卫平在直播时与在“体坛周报·扣篮”版发表题为“没姚明就别吹欧洲风”的评论中也把中国男篮的要害问题指的非常清楚。张卫平在评论中回顾了尤那斯执教中国男篮的过程后强调:“应该重新给这支中国男篮输入新的战术思想!”。

笔者17日与一位篮球老教练通电话时他说,上午碰见中国篮协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昨晚中国男篮的比赛让你们着急了吧?老教练回答说:“岂止昨晚,好几年前就开始着急了!”。  

中国男篮在亚锦赛所暴露的各种各样问题,很多老教练不仅在几年前就已经洞悉,而且曾通过各种形式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男篮的问题决非决赛一场球的问题,也不是单纯丢掉亚锦赛冠军的问题,而是中国男篮多年来由于不明确发展方向而造成的结果!有的刊物在评论决赛这场球时用了“郭士强打败中国队”这一大题目。对这场比赛,作为中国男篮主教练的郭士强,无论在制定攻防策略还是在临场指挥等方面,当然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中国男篮惨败所暴露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和这些年来不明确发展方向密切相关的,如果从深层次来看,与其说“郭士强打败中国男篮”,不如说“缺少中国篮球传统元素的中国队打败了中国队自己!”。郭士强上任才刚刚几个月,如果把这这么重大的责任都推在他身上,也是不公平的。包括篮球在内,现在很多运动项目都在培养年轻教练员,这无疑是正确的,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前进道路上会遇到坎坷。但是,中国男篮目前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决不是一个或某个教练员所造成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篮球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是发展战略层面上出了重大而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篮球今后发展如此重大的问题,绝不能由某个教练来承担,而应该由中国篮球决策层来承担!

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男篮所存在的问题与尤那斯有很大关系,认为尤那斯的“阴魂不散”。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种观点也有它的道理。正如张卫平所说:“尤那斯的篮球哲学应该说是为有姚明的中国队量身打造的。”、“4年的时间让中国队有太多尤那斯的欧洲烙印。”现在尤那斯和姚明都不在,如果仍然按尤那斯打造的打法行事,即可谓尤那斯“阴魂不散”。但必须指出,那也不再是尤那斯的事,而是我们自己的事了!我们聘请了尤那斯,尤那斯必然按他自己的篮球理念和中国队有姚明等特点来打造中国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正如聘请了一位西餐厨师,他必然给你做牛排等洋味料理,不会给你做四喜丸子。要让尤那斯做四喜丸子,那是强人所难。因此,问题并不在于聘请外教,而是要聘请什么样的外教,如果能聘请“四喜丸子比中国厨师做的还好吃”的外教,那当然好,但如果你想让外教做“四喜丸子”,他根本不会,那还不如不聘,或找个中国“厨师”!

孙保生所说的“该是找准自己发展方向的时候了”,提到了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是欧洲打法?还是美国CBA打法?都不是!而是符合篮球发展规律具有我们自己特点的传统打法。这一重大问题其实早在上世纪1954年就已经解决、明确了!

上世纪195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篮球联赛结束后曾就“控制球战术”、“缓攻阵地战”等问题在全国篮球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中心是要不要贯彻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思想,用什么思想来改造我国篮球队,创立什么风格和朝什么方向发展的根本问题。

当年有一些人在比赛中片面强调防守,单纯退却,强调所谓“有把握的半场掩护”和“控制球战术”,放弃快攻,降低进攻速度,削弱攻击意识,获球后慢吞吞地将球运到前场,磨来磨去,像走马灯似的,缺乏攻击性。其特点是消极被动,胆怯懦弱,并美其名曰“稳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训练中着重于那种慢吞吞的技术动作,华而不实,要求队员按照比较固定的战术公式打球,局限了队员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他们反对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进攻、积极防守的风格。

  当时参加讨论的大多数同志,分析研究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联系当时各地篮球队和世界篮球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发表了意见,指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的战术思想,符合中国篮球运动的特点。通过这场辩论,绝大多数人认为,从我国篮球运动的实际出发,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对快速的认识应把它同我国篮球队树立独特的风格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快攻,在整个积极、主动、快速、灵活的进攻战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忽视了快攻,根本谈不上积极、主动、快速、灵活等风格的创立提倡和发展快速,是发展我国篮球运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课题一个球队有了牢固的快速思想,必然会带动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从上述内容我们看出,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中国篮球的独特风格早在55年前就解决、明确了!它对中国篮球的指导意义并没有因为时间而消退,反而显得更具现实意义。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与风格,概括地说就是“快、准、狠、灵”四个字!同时,在这一符合篮球发展规律、在“快”字当头的指导思想要求下,还制定、明确了“大个子当小个子练,小个子要更快更灵”的训练原则,即大个子不仅要掌握篮下攻防、策应技术,同时也要掌握行进间快速技术,能参加快攻;小个子要掌握非常熟练准确的跳投,具有很强攻击性的防守、抢断球、传球、持球突破等技术。同时按“两点论”要求,锋线队员一定要具备两手,即准确的投篮和快速持球突破技术,同时要求锋线队员也能当中锋用,不仅掌握篮下前后转身等进攻技术,而且也要掌握策应技术,全面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同志曾对北京男女篮总教练程世春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当时中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占优势〕加上东南亚国家篮球队的技术和灵巧,可以战胜欧洲强队!』。现在,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居世界水平,如果我们能继承和坚持中国篮球快攻、紧逼盯人和跳投突分“三把利剑”的快速打法与风格,就具备了战胜世界强队的资本。

在亚锦赛中国男篮丢掉冠军后,有人提出让中国男篮到欧洲学习欧洲打法。尤那斯曾传授过欧洲打法,难道我们还没吃够亏吗?!我们奉劝各位,也别去欧洲,也别去美洲,先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在自己家里好好学习学习中国篮球老前辈给我们留下的“三把利剑”吧。

也有的人说,要学习伊朗队的突分。伊朗队的突分打的的确是不错,但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中早就有突分了!不是吹牛,现在世界篮坛所有的先进技战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里都有!篮球发明于1891年,而在四年后的1895年篮球就传到天津、传到中国,中国篮球具有114年悠久的历史,在这114年中,中国篮球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将这些丰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的就是三把利剑”!对现在的中国篮球来说、对现在的中国男篮来说,所需要的并非是走出去,而是要沉下心来,卧薪尝胆,把刀刃锋利、闪烁着“阴森杀气”的“三把利剑”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上,练出一身能战胜世界强队的高强“武艺”,然后再去云游四方也不迟!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我们丢掉了这把“三把利剑”、把“快、准、狠、灵”四个字丢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按张卫平所说,这些年来一直没解决!

   张卫平在引证钱澄海抛弃美国教练“三大二小”的打法,坚持中国篮球“二大三小”的传统打法后所说的“应该重新给这支中国男篮输入新的战术思想!”,他所说的“新的战术思想”实际指的就是“快、准、狠、灵”的传统风格!实际就是“三把利剑”!

   失败是成功之母”,中国篮球现在必须重新认清上述发展方向,继承中国篮球“快、准、狠、灵”的传统打法,把握好“三把利剑”,这不仅是中国男篮的事、CBA各队的事、新闻媒体的事,更是中国篮球决策层的事!只有中国篮球决策层认清中国篮球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办好中国男篮〔女篮〕、CBACUBA联赛的事,才能振兴中国篮球、才能使中国篮球走入正轨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后想说的是,不久之后即将出版前国家男篮教练陈文彬的篮球著作,在该著作中陈文彬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篮球的经验,不仅详细阐述了“三把利剑”丰富的内涵,而且明确指出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什么是中国篮球传统元素?中国篮球靠什么外国强队?这本著作都做出了很好的回答。正如张卫平所说的,现代的中国篮球教练和运动员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笔者想再加上一句:中国篮球的决策层更应该好好研究研究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