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一个有“轴”、一个缺“轴”

标签:
体育 |
一个有“轴”、一个缺“轴”
湖人在对掘金五番战中,多次打出了前几场不见踪影的“三角进攻”,漂亮配合频频出现。其中最漂亮的一个配合出现在第4节,加索尔在三秒区左侧腰上接左锋球居中策应,左锋传球后迅速起动向底线空切,接加索尔击地策应球上篮。该配合打的迅雷不及掩耳,干净利索,一气呵成。
所谓“三角进攻”,大概有人以为这是一种新战术配合,但老教练、老运动员心里都知道,其实它是很普通的中锋、左锋和一个后卫的三人配合。它的基本打法是谁先攻中锋球谁先空切,若无机会则后卫包抄到中锋身前接策应球跳投。也可以反之。另外,在打“三角进攻”时,由于防守队员把重点放在左侧,右侧两个队员还可以伺机空切,接中锋策应球进攻。
“三角进攻”有许多“变种”,变化十分丰富,这些变化要根据本队队员特点制订。例如,过去北京男篮打的“重叠攻中锋”〔请参看本博克此前有关博文〕,就是根据北京男篮的特点所制订的“三角进攻”的一个“变种”。
在该配合中,由于左锋和左后卫双人重叠,重叠时或都面朝篮筐、或二人面面相对;球或在左锋手里、或在后卫手里、有时则在二人中间,到底谁在持球?令防守队员捉摸不定,使攻中锋球更加隐蔽多变,传中锋球颇有“变戏法”的“味道”。
加索尔和左锋打出的那个传切配合,之所以成功、之所以漂亮,很重要的一点是,左锋给中锋的传球动作必须把向上跑动的假动作和传球动作合而为一,以至使防守队员的防守重心偏向他自身左侧,就在那一刹那,进攻队员左锋将向上跑的假动作迅速收回,利用腰腹力量和右脚用力蹬地快速起动,沿底线空切,接策应球突破上篮。
这个配合的关键就是外围队员必须快速起动,在今天的解说中,嘉宾评论员杨毅特意指出了这一点,这是十分正确的!如果攻中锋球后外围队员站在那里不动,就把加索尔“晒”在那里了,外围队员如果起动慢,防守队员就能把他空切路线“卡死”,就很难打成配合。而这种现象正是火箭队布鲁克斯等外围队员常犯的毛病!由于火箭外围队员攻中锋球后经常是站住不动,把姚明“晒”在那里,所以姚明自己也不好进攻。
如果中锋在左锋起动后没传策应球,当左锋空切到中锋身旁的刹那,中锋可以做一个传球假动作,当防守队员偏向底线侧防守时,中锋迅速反向运球做进攻动作,或前转身、或跨步跳投、或跨步勾手投篮,这样,中锋利用传球假动作非常便于个人进攻。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外围队员传中锋球后必须空切的原因。
话说回来,今天湖人打出“三角进攻”正是有了加索尔这个“轴”,所以湖人这架“车”运转的才比较灵活。
湖人今天对掘金采取了半场扩大盯人防守,从掘金的进攻来看,颇有一点重蹈去年CBA总决赛辽宁队覆辙的意思。掘金面对湖人的半场扩大盯人防守,几乎一直采取从正面、特别是从中路强行突破的打法,观众如果细心看电视屏幕的话,湖人扩大盯人的防守区域,在罚球线中间区域是很空的,沿三分球线形成一堵半圆形的“墙”,但掘金却持球愣往这堵“墙”硬撞,有时即便“撞”进去了,湖人马上缩小防区,使掘金进攻队员在篮下受到湖人三、四人的封堵。
这一点正是今天掘金破湖人半场扩大盯人进攻战术失策和不当之处。掘金在破湖人防守时,缺了一个“轴”,如果掘金有人在罚球线居中策应,正好利用湖人的扩大盯人中间区域空虚的弱点打传切配合,那局面可能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