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力士:漫谈破联防

(2008-04-23 14:14:23)
标签:

杂谈

  本文是2008年4月刊登的,现重新置顶供各位参考。
---------------------------------------------

漫谈破联防     ――大力士――

有的队在对方守盯人时进攻打的非常流畅,可谓内外开花,比分遥遥领先;但当对方把防守突然变成联防后却不知道怎么进攻了,面对对方集体性很强的联防防守,外围队员还像破盯人那样持球愣往对方人群里扎,或不经配合过半场外围队员就撒手投篮,这么打不是切入受阻被抢断就是投篮不中被对方抢篮扳球打反击。作为一支成熟的球队,无论对方采取什么防守,都应胸有成竹,针对对方的防守采取有效的进攻战术。“有备无患”,平时训练中就应针对各种防守进行练习,到赛场上只要你变我就有招可破,方使自己不至陷入被动地位。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如果一个队在比赛时遇到对方守联防就不会攻了,那就暴露了训练问题,那就不能责备队员,而是教练的问题、教练的责任了。

在比赛中、尤其是比赛开始和每节的半场进攻头一个回合,有经验的队、有经验的组织后卫不是一上来就忙着组织进攻,而是首先判断对方采取的是什么防守,然后根据对方防守决定和调整自己的进攻战术配合。那么,怎么才能一下子就判断出对方采取的是什么防守呢?有经验的后卫在半场进攻头一个回合是把球先传到前锋手里,然后立刻向篮下空切迂回出来,看看防守队员跟不跟?如跟、盯人!如不跟、联防!没错!这就是场上的知彼!绝不能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盲目瞎攻!这是篮球比赛,即便瞎攻最多也就是丢一两个球,要是打仗上来就瞎攻,还不得报销几口子!

联防防守体系有多种形式,例如二三联防、三二联防、一三一联防、一二二联防等,此外还有四人联防一人盯人的特殊混合防守。就一般而言,联防主要针对对方内线强外线弱来运用的,目的在于保护篮下有利于抢篮扳球发动快攻打反击。

无论哪种形式的联防都是由每个队员各负责一个区域形成集体性很强的防守,从理论上说是这样,但在赛场要使联防形成很强的集体性,就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根据对方球的转移和人的移动积极滑步!通过五个人的积极滑步使防守形成一体!否则的话就会出现漏洞而导致防守质量低下或漏洞百出。另外,由于联防是每个人各负一个区域,当进攻队员进入两个防守队员衔接区域时,往往会造成两个防守队员互相推委认为应是相邻同伴负责防守的现象而产生漏洞。拿二三联防来说,它的薄弱区域如下图所示:

大力士:漫谈破联防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二三联防的薄弱环节是相邻两个防守队员所负责区域的衔接地带,而这一地带正是进攻的突破口!另外,在底线两角也是联防的薄弱区域。以破二三联防为例,针对二三联防的薄弱环节,经常采取一三一对位进攻战术破之。

破二三联防有多种战术配合,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列举二例。

一.    局部负担过重:

大力士:漫谈破联防 

   所谓局部负担过重就是造成在某一区域进攻队员以多打少,形成防守队员以少防多负担过重的局面,迫使防守出现漏洞。如上图所示,当13球开始传球给2的瞬那间,4开始启动溜底线,此时4号溜底线的时间非常重要!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在左侧2刚接到球时,溜底线的4正好“露头”,在2接球时中锋5同时下沉。这时在左角区域就形成245三人打对方外线两个防守队员以多打少的局面。此时2可及时传球给“露头”的4跳投。如果4跳投受阻可攻中锋〔当然2也可以直接攻中锋〕,在该区域三个进攻队员都有进攻机会。

  破二三联防的局部负担过重战术配合也可在右侧进行。

二、背插:

 大力士:漫谈破联防

   所谓“背插”是利用防守的五个队员把注意力和视线都集中在有球一侧时,进攻队员从另一侧直插三秒区接球进攻,使对方的联防“背后”受敌!换句话说,当守联防的五个队员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侧时,另侧则是联防的容易忽视、容易出现漏洞的地带!

如上图所示,当球转移到2时,五个防守队员的位置都自然而然向左侧偏移,而且五个防守队员的眼睛也会习惯地看左侧的球,即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左侧的球,此时3号趁防守队员的眼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左侧时从防守的“背后”插入三秒区接2号的球进攻,此乃“背插”配合!该配合能否成功关键在于3号对背插时间的掌握和起动的突然性,过早过晚都不成!

  破联防和破盯人一样,也有战术配合,这些配合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于配合的节奏、动作和起动的突然性、传球时机的掌握。拿4溜底线和3背插来说,都要求正确判断和掌握起动时间,起动时要先做反向摆脱假动作,做假动作时仍要冷静判断防守队员的反应,做到真真假假,急停后的起动要突然迅速。这些细腻的个人技术动作和判断意识都是配合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4号和3号不掌握上述技术动作、不根据球的转移判断移动时间,而是直不愣瞪地采用匀速溜底线和背插,即便也能溜到另一侧、即便也插入到三秒区,其结果也白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