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殊防守战术 ――长人――
在火箭-湖人比赛中,火箭的巴蒂尔负责防守湖人超星科比,从结果来看巴蒂尔的防守十分成功。巴蒂尔防守之所以成功,有新闻媒体称他主要采取两招:一是“贴身防守”、但又与科比保持一定距离,防他切入。二是当科比原地跳投时巴蒂尔的一支大手就糊在科比眼前干扰其视线。前者分析的正确,而后者的作用并非那么大。
其实,任何一个篮球运动员都知道,后者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一个篮球运动员跳投时主要依靠平时训练所积累的熟练手感,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为什么在背对篮看不见篮筐时也能投进,靠的就是手感。如果说干扰视线起作用的话,那么充其量是在干扰对方心理上而言,人家跳投时老有一支大手在眼前晃来晃去,你说烦不烦!
比赛中对付对方主要得分手,虽然可以采取巴蒂尔那样的方法、也可以采取二、三人包夹、全场紧逼盯对方得分手等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防守战术,这种特殊防守战术可称“搅局战术”、“裹乱战术”,这种特殊防守战术是用两、三个脚下滑步快防守能力强的替补队员轮流上场防守对方的得分手,不怕五次犯规,罚下一个再换一个!轮拨上!目的在于让对方得分手不能随随便便接球、不能随随便便投篮进攻!特别是不能让对方发挥他的特长,迫使对方得分手产生急躁情绪,达到扰乱对方全队进攻节奏之目的,以便“趁火打劫”!
如果对方得分手主要依靠跳投得分,防守队员就采取粘年糕似的贴身防守,根本不让他接球!万一接球了,放他切也不让他投!如果对方得分手切入得分,他心理上总觉得不是滋味,跳投得分他才觉得过隐!所有你老不让他跳投,他心理就会产生巨大变化,继而产生急躁情绪!一旦如此,正中防守下怀!
反之,如果对方主要靠切入得分,就采取像巴蒂尔那样的防守,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放投不放切!他老切不成,照样产生急躁情绪。
如果在比赛关键时刻,当对方得分手一接球,防守队员立刻就劈天盖地狠狠地一巴掌往球上砸!故意犯规!叫他急不得、恼不得!愣叫他罚球也不叫他顺顺当当得分!让他再拿球时心里就有点肝颤,是不是大手又砸过来了?!目的就是让他产生急躁情绪,对方主要得分手一急,一乱干,那球就好打了!如果五次犯规罚一个,那就再换一个!不怕“牺牲”有生力量!担任特殊防守的队员,在进攻时尽可能不失误球、伺机进攻就行了。
这还没完,还有招儿哪!采取这种特殊防守战术时,担任防守的队员在防守时还要在不违反体育道德、不犯规前提下对对方得分手玩点“小动作”,目的在于干扰对方的心理,引起对方的急躁情绪。例如:对方得分手投篮时防守队员就大声喊“封!他进不了!”、“他半天没得分啦?”、“好!他又没进!”等等,用语言刺激对方,让对方心气不顺,搅得对方心烦意乱、心不在焉!要是根外国队比赛,对方得分手没进,就使劲鼓掌刺激对方。至于其他招儿,多啦,您就自己想去吧。
当对方主要得分手一失去常态、对方全队进攻乱了阵角,就及时把担任特殊防守的队员换下,让主力队员上场,掀起猛烈的进攻至对方于“死地”!
此乃特殊防守战术,是60年代张光烈执教原北京男篮时经常采用的一种防守战术。总之,防守的招儿多啦!至于巴蒂尔的防守虽然成功,但不新鲜,可谓“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