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无情—薛宝琴
(2020-05-18 16:57:40)
标签:
小说杂谈 |
当贾母一再表现出对宝琴的喜爱,打发人告诉宝钗别委屈了宝琴时,一向大度的宝钗也有些羡慕嫉妒地说:“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薛宝琴是宝钗的堂妹,早年许了梅翰林之子,其哥哥薛蝌带其入京是准备将她发嫁。与她一同到贾府的还有:李纨寡嫂的两个女儿李纹、李绮,邢夫人的侄女邢蚰烟。贾宝玉对这四个人的评价是:“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探春和袭人的评价是:“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耀眼的宝琴瞬间成为大观园里的百花之首,花中之王。《红楼梦》五十回,明写众美赏雪联诗,踏雪咏梅,实则是写薛宝琴内外兼修之美。
宝琴外在之美,比画上的还美。书中五十回,当贾母看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像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宝琴内在之美,有才情,有品味。当宝钗、黛玉、湘云等咏雪联诗时,初来乍到的宝琴当仁不让,以敏锐的反应,卓越的才情,与黛玉、湘云争得个你来我往,不相上下。用湘云的话说:不是在作诗,竟是抢命了。咏梅时,一首《咏红梅花得花字》:“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被公认做得好,压过邢蚰烟和李纹,夺得头筹,并让宝玉另眼相看:“宝玉见宝琴年纪最小,才又敏捷,深为奇异。”
阅人无数的贾母与宝琴特别投缘,不仅一见面就喜欢得不得了,逼着王夫人认了干女儿,还要与宝玉婚配。
宝琴与黛玉投缘。书中写到:宝玉素昔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恐怕贾母疼宝琴,心中不自在。却不知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不仅与宝钗好,还比往常好上十倍,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又见诸姊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他亲敬异常。
两人不仅性格投缘,就是在诗词的风格上,宝琴原来自然畅达、开阔舒朗的诗风也渐渐与黛玉哀婉悱恻的风格靠拢。书中七十回的《桃花行》,其中的“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分明就是黛玉《葬花吟》的翻版。连宝玉看了,都痴痴呆呆,滚下泪来,以为是黛玉之作。
据薛姨妈讲,见多识广的薛宝琴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着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逛到京都,便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第二年父亲就辞世了,如今母亲又患了痰症。
薛宝琴从四十九回到前八十回结束,一直住在贾府,虽然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婚讯也是遥遥无期,虽然像黛玉一样惹人怜爱,可也是个薄命女儿。与宝玉只是有缘相见,无情相守。
大观园里的最后一次起社,将海棠诗社改为桃花诗社,以飘飞的柳絮为题,限做成小令,也暗示着宝琴漂泊不定的命运。有薛宝琴的《西江月》为证: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宝琴年幼丧父,母亲痰症,客居亲属家,类似游子,虽有贾母关爱,也并不事事遂心。其中“三春事业付东风”,隐喻着包括宝琴在内的大观园群芳的美好时日即将过去。“梅花一梦”按照曹雪芹伏笔埋线的写法,应该是指许给梅翰林之子一事,成为南柯一梦,暗示着宝琴将来的命运也同大观园里的女儿们一样随风零落。
而宝玉接着探春的前半阕写出的后半阕:“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总是明春再见来年期。”并没有与黛玉、宝琴的诗所照应,而是在自说自话:人的聚散如同天上飘的柳絮一样,来去自如,如果有缘,明年相见。似乎也是在与宝琴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