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无心说事2015
无心说事201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07
  • 关注人气: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雨村的沦陷

(2018-12-24 14:22:36)
标签:

文化

杂谈

贾雨村是从“轻轻”开始的沦陷。

书中第三回说到,跟随林黛玉进京的贾雨村带着林如海的推荐信,带着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又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十年寒窗苦的贾雨村,需要甄士隐的五十两银子和两件冬衣才能进京赶考,而此时的贾府,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将考上了进士,做官不到一年,就被上司以“生情狡猾,善篡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参了一本,仅一年后,被革职的贾雨村重返官场。这对贾雨村的触动与震撼无法言喻,也让贾雨村认真考虑将来自己的命运与前途,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步步高升,如何成为官场的常青树。

    书中第三回,与贾雨村依靠贾府谋取金陵应天府之职同时交代的还有薛蟠来到贾府,住上不到一个月的光景,贾宅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识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贾雨村与薛蟠同出一辙。经过贾府的改造,贾雨村从而脱胎换骨,忘记了初心,忘记了读书人的仁义礼智信,成为贪官酷吏。

   《红楼梦》开篇第一章,讲的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说明,贾雨村是书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按照作者一贯的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的写法,贾雨村所起的作用是《红楼梦》中另一条线索的代表性人物。《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发展是一条线索;封建大家族挥霍奢侈,腐朽堕落,后继无人是一条线索;而官场的腐败,导致的社会黑暗,贫富差距,理想破灭,家族灭亡,是小说另一条发展线索,这条线索的领军人物就是贾雨村。

脂砚斋曾说的:“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以悦人之耳目哉”,而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原为记述当时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世之书。这是正话反说,读《红楼梦》时,时刻要领会“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深刻含义。

    人的一生谁没有梦想呢?尤其是对一个出生于诗书仕宦之族,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一身一口,想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身处末世的穷儒来说,想出人头地的理想大于一切,难怪甄士隐资助了贾雨村五十两银子和两件冬季后,连当面致谢都来不及说,三更天回到住处,五更天就出发了。

    向往理想的脚步是坚定的,实现理想信心也是坚定的。这样的坚定来自贾雨村的才华与胸襟:“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中秋佳节,姑苏城内本地望族,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隐,邀请寄住在隔壁葫芦庙的穷儒贾雨村饮酒,两人由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

    才情于此,贾雨村还长了个正人君子的模样,这个模样,也助了他一臂之力。敝巾旧服,虽是贫窘但却没有潦倒之相,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后来书中第三回,贾政见到贾雨村时再次提到“相貌魁伟,言语不俗”。

    五更起身,走在进京赶考路上的贾雨村还有一份甜蜜与忐忑,那就是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的回眸一撇,更增加了贾雨村心中的斗志,前方的路虽然迷茫凄迷,但只许胜不准败。昔日的贫囧之人,寄人篱下,如今也有了红颜知己,正是:“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而此时自己要为理想与重振家业而奋斗,“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自己也顾不得太多了,只好请月光去照拂心上人吧。

  贾雨村也知道,在自己漂泊不定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与佳人相配,只有求取了功名,成为人上人,才能实现才子配佳人的美梦。

    来到京城的贾雨村一考及第,考中了进士,曾经的美好愿景统统付诸实现,一面是大好的前程,一面是巨眼英雄风尘知己佳人的陪伴。可刚入仕途经济之道的贾雨村未免是个愣头青,虽有才干,却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辱上,坏了官场的规矩,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参了一本,理由是“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

    遭到上下级的排挤,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都咽进肚子里,贾雨村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装作没事人一样,一边游览好山好水,一边洞悉官场走向,一边反思揣摩为官之道,总结经验教训,等待着东山再起。

    从来都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被罢官后,作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的老师,靠着林如海的推荐,通过贾政的斡旋,贾雨村“轻轻”地就官复原职,为金陵应天府。曾经是官场愣头青的贾雨村,涅槃重生了。今日的贾雨村不比昨日的贾雨村,昨日的种种成就了今日的贾雨村。懂得了官场的潜规则,不过是大鱼吃小鱼,不过是欺上瞒下,不过是攀附权贵,不过是恃强凌弱,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当贾雨村明白了这些潜规则的时候,完美地完成了摆在他复职后的第一份答卷。

   那就是薛蟠杀冯公子一案: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来审。那原告道:“被打死的乃是小人的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主人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再接入门;这拐子又悄悄的卖与了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有踪迹,只剩了几个局外的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冯家人真以为,碰上了晴天大老爷,可只猜中了开头,并没有猜中结果,不仅杀人者没有偿命,连面也没见上,只是给了几两银子完事。冯家人做梦也想不到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原来只是空话,就如同堂上坐的晴天大老爷,相貌魁伟,剑眉星眼,空有一副晴天大老爷的皮囊,实则干的确是伤天害理的勾当。

    如果冯家人知道堂下跪着的被人贩子买来卖去的丫头甄英莲的来历,心里就会得到稍稍的宽慰,那是堂上大老爷昔日恩人失散多年的女儿,对待恩人尚却如此,何况于路人。

  困顿时期的五十两银子和两件冬衣的恩惠很快就被昔日的小沙弥今日的门子拿出的官场护身符击得溃不成军,落花流水,仅有的一点良知也被昔日的穷困潦倒和革职罢官击得心惊肉跳。按照门子的示意,贾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好在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于是贾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通过这个案子的处理,贾雨村通过上层主子们的考试,攀附上了贾家这棵大树,同时依附在“王、贾、史、薛”四大家族之下,步步高升,成为贾家的座上宾,每次来不仅高谈阔论卖弄学问,每次必见贾府的命根子宝玉,讨好贾母。

书中五十三回介绍:离年日近,王子腾升为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贾雨村彻底校正了自己原来的方向标:当官不必坚持什么公平正义,不必讲究良知底线,不必什么两袖清风,不必什么只为民做主, 只要上面的主子喜欢,什么叫伤天害理的事都可以不顾,所以,为了几把扇子,坑的石呆子倾家荡产,不知死活。就连平儿都骂他是:半路途中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

从此,贾雨村在沦陷的路上越走越远。贾雨村的沦陷也是封建末世的沦陷,也是《红楼梦》“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一副猛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