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痕

(2018-01-19 13:55:34)
标签:

情感

文化

    生活中被我抛弃的东西很少,金钱方面不用说,恨不得一分钱拜成二掰花,哪舍得半点浪费?穿旧的衣服用久的家用电器也是收拾好,打好包放在楼下人来人往的过道中,任凭一些经济条件比我差的人或者对这些东西有他用的人捡回去。而有些东西,则舍不得扔,照样打好包找个地方收藏起来,这类东西或者是用久了产生了感情或者是想着将来也许另有他用。而阳台上那棵芦荟则不属于这两者的范畴,是因为它的残疾,在我收拾阳台时碰折了它的主干,同时还惦念着它的叶子某天能在我脸上某个部位过敏发痒时能够用上它,于是便把它留了下来。

知道锦上添花吧,比如楼上的人家儿子生了孙子,大家来凑份子、喝喜酒、嘻嘻哈哈来道喜,把楼梯踩得咯噔咯噔响,人丁兴旺啊;但是对门的人家也生了个孙子,有先天缺陷,治好的话,需要一大笔费用,大家就不显得那样热情了,一是考虑到孩子爹妈的心情,更考虑到将来,这孩子能否存活、有用,对于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人和事,人们干嘛要花费金钱与精力哪?所以,我也知道鲜有雪中送碳。

我生命中有过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越是灿烂越要添彩,于是,我养了茉莉、米兰、茶花、扶桑等等,这些花,在家里宽阔敞亮的阳台上含香吐蕊、争奇斗艳。我的那些亲人们、朋友们每逢空闲便来到家里,坐在客厅里,喝着我沏的茶或者是吃着我恨不得头一天就开始下厨准备的饭菜,围着这些花品评着,把嘴匝得吧吧响,看着我的脸色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能否折下一条花枝带回家栽在土里,能否捡起一些花瓣回去放在器皿里闻着它的余香,而这时候,谁也不会注意我那棵沉默在阳台一角落的芦荟,那是我从垃圾堆旁捡起的一棵快要枯死的小枝丫,听说可以美容、治病等等,就把它埋到了花盆里。因为倔强,长时间不浇水也照样生长,因为没有花朵与芬芳,一度受到众人和我的冷落,就是浇水,我也存在着分别心,给那些盛开的鲜花多浇点,浇的仔细一点,从根部到花枝不会拉下任何一个部位,而轮到这棵芦荟时,基本是水壶里剩下的水,有则多浇,无则不浇。

阳台上的花基本是我那段生命的写照:高兴时,花便繁盛,沮丧时,花便凋零。可是那段时间,我沮丧的日子太长了,一年、二年、三年,我的人生发生了变故,对女人来说最关键的婚姻与孩子都出现了问题,每天我绷紧了神经与体力应对意料之外的事和本不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疲惫、焦虑、孤独在夜深人静时组成突击小分队,夹击着我的身体和心灵,但我却不是斗士。在这样的日子里,没有人再光顾我那充满阳光、宽阔敞亮的阳台,围着我的花品头论足了,再也没有人看着我的脸色、对我提出小小的要求。一年又一年,花在争艳,却无人问津。渐渐地,花凋零了,那棵吐着芳香的米兰,再也开不出那精致的繁星一样的花朵了;那茉莉,也由着性子张牙舞爪、四处攀爬。这些花和我一样在黄昏里寂寞无主,独自哀愁,听着窗外的风和雨,看着窗外的云与雪,我就像那个残疾的孩子,无人问津。

而这棵芦荟,在阳台的一角悄无声息地生长着。它抑制着对水的需要、对阳光的渴望,用叶子顶端稍稍露出的一点浅黄向我表明也需要关照与抚慰,同时,用枝干顶端的葱葱绿色表明它仍蕴含着勃勃的生机和生存下去的能力。

终于有一天,我开始收拾那些无人问津又无人欣赏的花,这一次收拾得干净利索,似乎是带着恶意,把花连根拔起,把那些漂亮的花盆统统砸碎,扔进垃圾堆里,像是砸碎了一个旧世界要迎来一个新世界。正当我大刀阔斧地与过去告别,扔掉这些花时,不小心碰到了这棵芦荟,拦腰折断,只是连着一些表皮,对于弱小者的同情怜悯不是天下人都应有的品行吗?我是这么听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把这棵芦荟放到阳台的一角,为它找了个支撑的墙面,希望它能自愈我给它带来的创伤,希望它再次挺起枝干,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活出自己的样子。

没有了花草的吸引,我便很少光顾阳台,只有开窗换空气的时候,在晾嗮衣服的时候才来到阳台。有时刚洗完的衣服,滴下的水便成了那棵芦荟的滋养,盖了一个冬天的被子,飘出的棉絮和爬出的螨虫落满了芦荟的枝丫。谁会在意哪,谁会在意一棵既不开花也不吐香的芦荟?谁会在意一棵有缺陷的、不知明天会是怎样的芦荟哪?正像人们不会在意那个残疾的孩子一样,因为他没有明天。

可是,有一天,我的脸上开始鼓起了痒痒的小痘痘,青春吗?自己都觉得好笑,更年期吗?还早了点,春天吗?有可能,春天来了,树绿了,草绿了,河水融化了,阳光照进我的窗子,直射在脸上,耀眼而炫烂,我摸着脸上的痘痘,想起阳台上那棵断了腰的芦荟,我向它走去,在伸出手折断它最肥厚的一片叶子的瞬间,我发现,它离开了那面支撑着它的墙,直直的在我面前立了起来,像是要迎接春天的到来。那条伤痕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