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烟如袅

(2017-04-26 19:39:24)

  我在现在这个地方住了18年,有搬迁的机会,但我太爱这套房子了。它就像我的第二个孩子,当初是我选的地址,是我设计的装修模样,是我描回家具的模样让木工照着样子做。现在,虽然厨房的瓷砖裂了,墙壁暗淡了,家具也掉了漆,窗帘、吊灯、桌椅都是老式的样子,却是伴着我一天天走过这18年,记录了我18年的欢喜与忧伤。房间的每一处都留下了我的抚摸、我的呵护。离开了外面的那些风声、雨声,每天回到家里,就像躲进了温暖的港湾,这是我的世外桃源。爱屋及乌,虽然和邻居们不能像父辈们那样盘起腿坐在热炕头上张家长李家短聊天,相处得也很和谐、友善,有关注、也有牵挂。

我住的这个楼,家家都是一样的H户型,是九十年代末住房商品化后第一批商品房,当时比较稀缺。那个时候能住上自己的房子,也是一辈子的大事。因此邻居装修起来也舍得花钱,你家装了浴缸,我家就装桑拿你家贴了壁纸,我家就用壁布你家开了落地窗,我家就装空调。但是突然有一天,楼里的电钻声、砸墙声静了下来,正在纳闷,就听坐在楼道里的装修工人抱怨:“早干啥去了,现在才想起人看风水”。一打听,原来是楼上邻居请了看风水的先生,风水先生指着房间的西北方向大惊失色,连说不好,经过刨根问底,才道出实情:“西北缺角,是大忌,对家里男主人不利”。这栋楼,家家户户西北方向都是厨房,厨房又挨着楼梯,为了给楼梯省出空间,西北方向就缺了一条,在风水先生看来就是对“男主不利”,所以,楼上邻居决定暂缓装修。但这样的话并没被其他邻居放在心里,没几天,楼里又响起了电钻声、砸墙声。

有句成语叫一语成谶,在以后的日子里似乎应了风水先生的话。四楼靠左住着一对慈祥的老夫妻,房子是儿子、女儿凑钱买的。老先生是个大高个,有一米九,快70的人了走起路来雄赳赳的,老太太则满头白发、小鸟依人样,天天跟着老先生后面去买菜,买完菜就开着房门摘菜,看见谁上下楼都打招呼:“上班了,多穿点,今天可冷老先生常常指着我儿子说:“这小子长大了得老聪明了,你看那对大耳朵。”老太太则不爱说话,总是微笑着看着老先生说。大约过了的时间,再也不见老先生家开门摘菜了,一打听,原来是老先生病了。那是冬天,走廊的窗户都关着,有时一进楼就闻到一股中药味,毕竟是新邻居,究竟怎样也就不好再追问了。后来有一天早晨,当我牵着儿子的小手去上学时,打开房门,一股呛人的烟味扑面而来,发现走廊里有好多烟头,有的烟头还冒着袅袅青烟,感觉谁家可能出什么事了。晚上下班碰到其他邻居,才知道老先生已经住院好多天了,最终不治,今天早上是亲戚朋友来送老先生最后一程。

老先生走后,老太太被儿女接走了,临走前在门上挂了一把扫帚。但没过多久,就搬来一户人家,摘掉了扫帚。新邻居是一对父子,后来父亲找了老伴,儿子娶了媳妇,又有了孩子,还养了三条狗,整天热闹非凡那几条狗还特别爱对我狂吠

由于是新楼,经过一二个冬天,有些毛病就都暴露出来了,尤其是防水。虽然我家是六楼,雨水还会顺着窗户渗进我家,然后流进五楼。五楼这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男人精小,女人茁壮,还有钱,装修还豪华,高档壁纸,漆竹地板,石膏吊棚。一天,瓢泼大雨后雨水顺着我家窗台渗到五楼浸湿了家的地板,当门被砸的震天响,我们一家已经睡下了。懵懂中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五楼找漏水的原因,最后确定是从窗户渗入,谁家也没办法,只能等物业来修补窗户。没几天,五楼又来砸门,说是公用烟道被我家堵了,因为他家能闻到我家炒菜的味道。并且这次明显变了脸,茁壮的女人嗓音提高了八度,精小的男人在后面掐着腰。女人说:“真没见过你家这样的邻居,昨天渗水,今天堵烟道,在你家楼下住可真倒霉。”我也年轻气盛,得理不让,我说:“那是窗台渗水,怎么叫我家漏水,人还是要讲理的。”接着茁壮的女人提出让我陪他家地板,陪他家厨房的家具。正吵得不可开交时,从五楼上来另一位邻居,这位邻居脸色红润,体态丰满,脑门锃亮,一笑两酒窝,五十来岁,在我家门口找了双拖鞋进屋,从厨房看到卫生间,从卧室看到客厅。我有些不好意思,却摸不清他的来头,也不敢轻易开口。巡视一遍后,五楼这位大哥告诉五楼那位茁长的女人说:“水是从窗台渗进的,他家也没办法,让他家拿脸盆子接,你说咋接,贴到墙皮子上接吗”又说:“我看就不错了,人家知道拿个抹布堵在漏水的地方,不然,你家可不是这点损失。”然后走到门口换上自己的拖鞋,拉着五楼茁壮的女人说:“走,上俺家去闻闻,你就知道我家楼上做啥饭了,公共烟道就这样,没有不窜烟的,最好的办法是堵上,然后,自己家另开一个烟道,直通室外”。

五楼大哥为我解了围,我从心里感激,对家也关注起来。五楼大哥好美食,有时我在楼下早市买菜碰到他,他就会边走边告诉我这个节气该吃什么菜,怎么能做好这道菜。五楼大哥也好客,也是隔三差五宾朋满座,从他家里飘出的烟味、酒味、菜味时常充满整个楼道,同学会、同事会、老邻居会等等五花八门,五楼大哥乐此不疲。

一天,我去医院看牙,上电梯时看见五楼大哥的媳妇,一问是大哥生病了,是中风,怪不得这些天没看见大哥了。我急忙跑到医院外面,想给大哥买点慰问品,一想大哥平时好美食,就买点吃的吧。其实别看医院附近都是饭店、超市,像样的东西拿得出手的不多,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我走到一个超市,也许一天生意都不好,店主的眼神充满了期待,我转了一圈,看中了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并不是这苹果多好吃,主要是好看,有寓意,希望大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我挑了9个大苹果,奔向住院处,来到像迷宫一样的走廊,刚好遇到一帮人推着一辆急救车跑,大哥的媳妇跟在后面哭,我也跟在后面跑,跑到急救室大家被挡住,一问才知道大哥前几天心梗刚被抢救过来,今天又复发了。我找不出更好的语言安慰,只是反复说:没事的,大哥吉人天相,这次肯定还能挺过来。没想到大哥的媳妇说:“哪有什么天相?你大哥这辈子什么坏事都没干过,就是好吃点,也没招过谁惹过谁,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说完嚎啕大哭。我无言以对,没想到几句话惹得大嫂这么伤心,拎着9个大苹果讪讪地走了。回到家里,我特意上网查了心梗、中风等有关知识,心里念叨着:“没事,肯定没事”。

第三天早上,我照样领着儿子上学,刚开门,呛鼻的烟味扑面而来,走廊里到处都是烟头,有的烟头还冒着袅袅青烟,大哥家的房门大开着,长相端正、一脸富态的大哥的黑白照片挂在电视机上方,我才知道我与大哥已经生死两别。晚上回到家,看到餐桌上的红苹果,仿佛是在梦中。

后来大哥的媳妇也搬了家,房子卖给一对无儿无女的中年人,中年夫妻很勤快,尤其是女的,特别干净,有时穿着睡衣在楼道里扫楼梯,几次想开口打招呼,想想原来住在这房子里的大哥也就闭了嘴。疾步来到家门口,掏钥匙、开门、进屋,然后小心把门关上,站在门里听着从外面传来的扫帚与水泥地接触发出的“沙沙”声。

转眼,儿子上了高中,到了叛逆期,再也不用我领着上学了,也不像小绵羊一样听我的摆布了。下雪了,我找出秋裤让儿子穿上,儿子却重新扔进柜子里,并威胁我说:再让他穿秋裤,就连绒裤也脱下来。我说儿子狗咬吕洞宾,儿子也不示弱说我多此一举,我气得直哆嗦,开始摔东西,惊动了隔壁邻居。我和隔壁的邻居平时接触不多,见面只是打打招呼,没想到他们会来劝架,从此我对隔壁留下了好感。没想到隔壁大哥性格极好,爱开玩笑,还看过我的文章,时常跟我开玩笑:“大记者下班了,像你这样的大领导肯定得车接车送。”我也开玩笑地回应着:“那是当然,通勤车天天有。”后来,隔壁大哥的儿子参军复员后有了工作,娶了媳妇,生了孙子,老俩口整天乐得合不上嘴。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曾经恩恩爱爱的小俩口离了婚,女方领着孩子回了娘家,男方告别爹娘去南方打工。没多久,女方领着孩子又回来了,说是男方先有了小三才离婚的,并拿出了证据,如果不重新补偿就不让老俩口见孙子。在那年秋天,女方几乎天天来隔壁吵闹,后来又领了个据说是女方弟弟的男人站在楼梯口,叼着烟,眼睛溜溜乱转。为了不影响邻居,老俩口就不给儿媳妇开楼下的防盗门,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儿媳妇打碎了了玻璃从一楼翻窗而入,站在隔壁门口寻死觅活。这一招果然奏效,没几天老俩口就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养老钱,打发了儿媳妇。这之后,整个楼里沉寂了好多天。快到年底了,一天有人敲门,从猫眼一看原来是隔壁的儿子回来了,我打开门,往屋里让着这位风尘仆仆赶回来过年的男人,他却站在门口问我在哪里补交供热费。原来老俩口把钱都给了儿媳妇才保住了房子、能见到孙子,而手里再也没有钱交供热费了,整整冻了大半个冬天。儿子的回来,隔壁的状况好了许多,时常听到开门关门人进人出的声音。

春天来的时候,碰到老俩口在楼下晒太阳,上去打招呼,发现隔壁大哥头发白了许多,眼睛直勾勾的,像变了个人,用不太伶俐的口齿跟我开着玩笑:“大记者回来了,你这大领导上班下班都得有人接送”。我回应着“大哥,一个冬天不见,说话都变调了。”旁边人笑着说:“刚从老孟婆子那里回来,激动过度了呗。”我也没进一步打听到底是什么原因,估计是因为着急上火,患上了血栓、脑梗之类的现代病。整个夏天,隔壁大哥都坐在楼下那个破旧的沙发上,嘴里不停地说着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话。

北方的夏天还是好混的,最热的时候也就几天。只是冬天太漫长,进入10月份,就算冬天了,要等到来年的4月份,小草发芽,才是一个冬天的结束。我很挂记隔壁的大哥,每当隔壁开门关门我都竖起耳朵听个仔细,我怕隔壁大哥会像其他两位邻居一样,过了冬天就再也不相见,我也害怕有一天开门会看见满地的烟头冒着袅袅的青烟有时我也讨厌那个扫楼梯的女人,因为她扫走了太多值得留下的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