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六:汉语怎样表示SOV、SOV-、OSV、OSV-语句?
(2012-10-31 09:40:34)
标签:
汉语言学、语法杂谈 |
分类: 汉语言学知识发现 |
问题六:汉语怎样表示SOV、SOV-、OSV、OSV-语句?
答:正序SO用“把”间隔,即S把O,为真;用“被”间隔SO,即S被O,为假;反序OS用“被”间隔即O被S,为真;用“把”间隔OS,即O把S,为假。其真假实质与(一)SVO\OVS或SVO\OV-S 或SVO\SV-O同。如
(5)反对称性:若SVO真,则OVS假。
(一)SVO\OVS:
若S哀求O真,则O哀求S假。
例:若张三哀求李四真,则李四哀求张三假。
(三)SOV\OSV:
若S把O哀求真,则O把S哀求假。
例:若张三把李四哀求真,则李四把张三哀求假。
(四)OSV\SOV:
若O被S哀求真,则S被O哀求假。
例:若李四被张三哀求真,则张三被李四哀求假
(7)逆对称性:若SVO真,则OV-S真。
(一)SVO\OV-S:
若S爱O真,则O被爱于S真。
例:若张三爱李四真,则李四被爱于张三真。
(三)SOV\OSV-:
若S把O爱真,则O被S被爱真。
例:若张三把李四爱真,则李四给张三被爱真。
(四)OSV-\SOV:
若O被S被爱真,则S把O爱真。
例:若李四给张三被爱真,则张三把李四爱真。
(11)反逆顺序性:若SVO真,则SV-O假
(一)SVO\SV-O:
若S爱戴O真,则S被爱戴于O假。
例:若张三爱戴领袖真,则张三被爱戴于领袖假。
(三)SOV\SOV-:
若S把O爱戴真,则S被O被爱戴假。
例:若张三把领袖爱戴真,则张三给领袖被爱戴假。
(四)OSV-\OSV:
若O给S被爱戴真,则O把S爱戴假。
例:若领袖给张三被爱戴真,则领袖把张三爱戴假。
把字有动词持、握之义,后从唐代左右始有介词的用法,如
应是天仙狅醉,乱把白云揉碎。《全唐五代词·李白:清平乐》
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得醉了。《水浒全传》第八回。
其义主要表示处置、致使,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亊情,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范围、表示将的意思等等。在这里,把字是主语对宾语的处置,而不是宾语对主语的处置,所以S把O…为真,O把S…为假。如
前例的主语为天仙,宾语为白云,主语对宾语的处置是揉碎。
后例的主语为董超薛霸又添酒来,宾语为林冲,主语对宾语的处置是灌得醉了。
把字可以以“将”字代替:
例:若张三将李四哀求真,则李四将张三哀求假。
例:若张三将李四爱真,则李四给张三被爱真。
例:若李四给张三被爱真,则张三将李四爱真。
例:若张三将领袖爱戴真,则张三给领袖被爱戴假。
例:若杨医生将病人情绪安定真,则杨医生给病人情绪被安定假。
等等。
被字原义为名词“被子”之义,后引申为覆盖,披等动词之义,后又引申为、遭受、蒙受等介词被动义。如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去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
在这里,被字是表述宾语遭受到主语的施加情况。前一例的主语为雨风,宾语为舞榭歌台之风流,遭受的是打吹去。后一例的主语为魏武,宾语为祢衡,遭受的是谪为鼓吏。把字是主语对宾语的处置,被字是主语带给宾语的遭受,所以O被S…为真,S被O…为假。
被字可以以让、给代替。如
(四)OSV\SOV:
若O被S哀求真,则S被O哀求假。
例:若李四让张三哀求真,则张三让李四哀求假
例:若李四给张三哀求真,则张三给李四哀求假
例:若病人情绪让杨医生被安定真,则病人情绪把杨医生安定假。
例:若杨医生把病人情绪安定真,则杨医生让病人情绪被安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