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春天的依依不舍,时光来到了绿树浓阴的夏天。
农历五月初五,古老的端午节,如约而至。
端午节的叫法有二十多个。如端五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等。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在《风土记》中,已有相关记载。
作为传统节日,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
端午浓缩了人们遵从自然律令,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关于端午节,还有不少流传已久的传说。知名度较高的,是楚国名士屈原的故事。
他倡导举贤授能,却遭谗去职。最终,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据说,端午节的由来即与此有关。
端午,需佩香囊。香囊里往往会填充一些中药。如丁香、白芷、薄荷等,芳香辟秽。可以提神醒脑、防瘟病。
在古人的认知里,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有“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说法。最初,它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此时,要适当饮用雄黄酒。
在小儿额上画“王”字,民间要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取消灾避疫、驱邪之意。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端午到来时,往往临近夏至。
温度增高,蚊虫滋生。人们便习惯在此时沐浴祛病。“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应时当令的美味食品,是粽子。古人认为,糯米有益气健脾之功。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时值夏季,石榴花开得正好。被雨水浸润的杨柳,垂下枝条。一派动人景致。
五月端午,龙舟竞渡。锣鼓喧天,欢声雷动。龙舟滑过的水被认为是“大吉水”。可以洗去霉气,带来好运。
端午正值夏天,天朗气清。万物生长,积极向上,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也在努力中不断实现,看似只是一个节日但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
端午的种种习俗,也在告诉我们要缅怀先贤,追求健康的体魄。
古老的习俗,在传承中绵延不断。岁月轮转,一年又一年,端午佳节,祝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