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梅隆的一闷棍,从阿凡达浅谈当代中国想象力的缺失

(2010-01-06 14:09:46)
标签:

《阿凡达》

想象力

《海贼王》

电影

教育

文化

分类: 胡说八道
    首先要说一下,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虽然网上已经有了抢版,电影院也已经上映,但我还是决定放假去天津再看。
    我大致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大家的评论以及大致的剧情框架(身边人都在说,我想不知道剧情都不行)。剧情具体的我不知道,暂且不谈。现场的3D效果是否如网友评价的那样震撼人心,我也不知。只是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了解到,中国的电影从业人员这回大概是要给吓傻了。昨天还吵吵着马上要抓到好莱坞的尾巴了,没想到突然又站出了那个詹姆斯·卡梅隆,回过头来扑头盖脸的就给了你一闷棍,打得大多数电影人晕头转向不省人事,等缓过神来了,睁开眼睛一看,哇塞,人家已经跑到潘多拉星去了。
    我从小就喜欢看充满想象的文艺作品,平时也喜欢在脑袋里翻云蹈海。上了高中之后,渐渐感到自己想象力的慢慢远去。碰到什么幻想离奇的东西,无论老师长辈甚至是身边的同学都会轻而易举的来上一句“真能瞎扯”,搞得我也逐渐正经了起来,成天不语怪力乱神,弄得生活毫无情趣可言。
再后来浪子回头,看了《海贼王》,动不动就喜欢感叹尾田荣一郎那厮的诡异想象力。追看了一些魔幻奇幻科幻的东西,才越来越感到自己不自觉地蒸发自身想象力的时候,我已经在失去了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我是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我也相信每个人都喜欢看,我认为好的电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阶级,国界和人种色彩的一样全球性食物。
    平时上课溜号的时候我也常常在想国产影片和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的差距是什么,是资金?是演员?是观众?是场景?我想都不是,归根到底,还是想象力,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难倒了多少中国电影人。
    无论是对历史的发掘,还是对现实的发现,甚至是对未来的探索。我们中国人在电影领域把几千年以来一直保持的不偏不过的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我们为《赤壁》《集结号》等几部大制作的场面和技术运用感到沾沾自喜,以为传说中的所谓电脑技术不过如此的时候。那个好莱坞有名的暴君就这样出来了,蛰伏12年,一出“茅庐”,立刻就把当年人们看作是特技顶点的《指环王》《金刚》秒杀,当然,这里完全把内容先放在一边。所以,不是人家不愿意玩特技,是人家不想玩。
    玩不过手段,那咱就玩内涵吧!可有内涵吗?太有内涵的不让播,没内涵的观众又不叼你,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在如此之多的半吊子电影。有人又说了,要内涵干屁,看电影不就图一乐吗。那行,那咱就上想象,可想来想去,最后还不是抄抄别人的敷衍了事。自己的东西呢?好像没多少吧?
    当然了,不能就说咱们的导演和编剧不行,行的也让一些制度给弄得不行了。重要的还是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的缺憾,上了十四年学了,我只能这么评价中国的教育:扼杀想象,抹杀个性,助长私念,培养权欲。我们一方面只能眼看着一些人站在那里强加灌输一些他们认为对的东西,然后果断的告诉你你所想的东西是多么的无聊扯淡;另一方面,我们手里拿着标题为国家多么多么强大的报纸而眼睁睁看着别国的一骑绝尘。
    上了大学,等到马上要自己单干的时候才知道想象力是多么重要,可悲的是身边竟然有和你年龄相仿的人去嘲笑你的想法。
    在那些人眼里,一个人的胳膊能像橡皮一样伸长是不能想象的。
    什么时候,抛去《西游记》等一系列古人智慧结晶,中国也能出一部原创的充满想象力的旷世巨作,那我也就不用再在这里闲格勒嗓子惹大家不高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