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世通言》: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2009-01-10 18:04:03)
标签:

警世通言

儿媳妇

同林鸟

坟头

庄周

文化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眼前骨肉亦非真,恩爱翻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欲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

以前,也曾看过评价庄子的文章,自是有褒有贬。今读此文,对文中所载之事也有自己的见解。既是读后感,当然不能为他人观点呐喊助威。凡观文者,都有个人观点。且不管他人对此文如何评判,我只写下阅文后的一点感悟。不是学术文章,也就不重什么论据论点,不搞什么高深莫测了。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

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文中,最喜欢的当属这首诗。其实作者本意无非劝人清心寡欲,割断迷情。至于用庄周成道之事警示世人,在我看来是庄周通过丧夫的妇人和自己的第三个妻子,看出“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于是,庄周终身不再娶,终得道成仙。

这些事,也许只是传说,或许是杜撰。若真有此事,庄周在娶第二第三个老婆时,怎么就没有悟出“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的道理呢?由此也足矣看出那个时期男尊女卑的厉害程度了。

其实在夫妻生活中,不论男女,都不能为了夫妻间的宠爱而丧失了理智、立场。自古至今,因情色而弃父弃母、背信弃义、祸国殃民的事例不胜枚举。

前些日,闲来无事和朋友话家常,她说她有个男同事,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后在县城成了家。因其妻长得有几分姿色,岳父又是他的顶头上司,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婚姻的不平等。乡下的父母来家中,从来得不到媳妇的好脸色,父母走后,妻子还对他横眉冷眼。后来父母看出儿子的难处,也就不再去他们家了。他觉得有愧于父母,偶尔给父母寄点钱回去,可只要妻子知道,便会大吵大闹。迫于老婆的威力,从此他也就不再顾及家中的二老,只一心一意把心都用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身上了。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他因公出差,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没到医院他就咽了气。可怜的父母只他一个儿子,儿子死了他们就没有了生活的支柱。他们想让儿媳妇把保险公司赔偿的钱分给他们一点,可儿媳妇说保险单上的受益人是她和女儿,没他老两口什么事。后来嫌他们麻烦,儿媳妇干脆卖掉了原来的房子,搬回娘家去了,不到三个月,就又嫁了人。

我们邻居也有一家,夫妻俩恩恩爱爱,没有不羡慕他们的。后来妻子因癌症去世,不到一月的时间男的就娶了。有时在一起说话,大家也开玩笑地说他:你再心急也得等坟头干了啊!说归说,笑归笑,大家还是真心地祝福他幸福美满的。

夫妻间,爱人间,应该以诚相对,以真相待。可是万不能因爱得深爱得浓而倾尽所有。须知,父母永远是自己的,不论你美丑、贫富。而爱人,却极有可能象书中那个煸坟的妇人一样,盼坟干而重嫁。更何况现今社会,人们不是一直说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吗?谁又能保证自己做不了红旗,谁又能料到自己故后妻子不盼着坟头快干呢。

当然,庄周成道之说,此文说得有几分牵强。那庄周在现在也是一学富五车的大学士了,即使是第三个妻子,也不会只顾其姿色吧。相信那个时代也是讲究共同语言的,庄周这样的身份,怎么会娶一个水性杨花的轻薄妇人。自己的丈夫尸骨未寒,别说是庄周之妻,即便是没有几分感情的人,也不会把自己丈夫的灵柩移至破屋,把灵堂当洞房。至于敲碎丈夫脑袋以救情郎之说,就更显得牵强了。

但冯梦龙意在警示后人,不管是庄周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是作者文中有轻视女人之嫌,都可忽略不计。

 

一己之谈,恐和朋友观点相悖,还请大家留言指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