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有十九峰,十八溪,周六只去了最有名的感通山。感通山因为山间有感通寺而得名,感通寺上行200米有座寂照庵。很美的名字,颇有王维式的禅意,让人想起“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不知怎的,我喜欢这座寂照庵还要多过感通寺。
门前的对联这样写道:寂灭寒灯心方静,照彻苦海好度人。喜欢这种古刹的对联,就像在宾川的鸡足山,有幅对联也让我印象至深——“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
于是,我让丹丹给我拍了这样一张照片,这个POSE介于“进门”和“出门”,“退后”和“前行”之间,人生有时候不就是充满这样的机趣的么?

随手给曾姐姐拍的照片,端的是美人如玉,人比花娇。

清碧溪戏水,苍山十八溪都有着好听的名字,莫残、清碧、莲花、双怨、绿玉……我常怀疑金庸先生给武当弟子命名的灵感就取材于十八溪的名字:远桥、莲舟、翠山、声谷、梨亭……是不是韵味颇似?

这是下午转战喜洲以后,在严家大院里留影一张,丹丹说这张照片的感觉让她想起《聊斋》里的狐仙,从古镜中走下来,还说只能用“呼之欲出”来形容。

从严家大院去董苑的路上,信手拍的当地人家。

董苑留影。董苑的主人董澄农是喜洲商帮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董苑有记载董澄农生平的连环壁画,看了这些壁画受益良多。

最后呈上的是喜洲最有名的小吃——破酥,又名喜洲粑粑。我觉得就是甜咸两种味道的馅饼而已,但是丹丹很爱吃这玩意,晚上回来还想得睡不着觉。哈哈,偷偷地笑话一下这个小馋妞,丹丹看到了别拍我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