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圣寺礼佛

(2008-07-22 11:16:01)
标签:

崇圣寺

三塔

负石观音

杂谈

    已经有无数同志批评俺的流水账了,无奈工作缠身,只能堕落到底,这种文字可能还得延续一个月之久。想起周星星的台词:“我吐啊吐啊的也就习惯了”……

    最近新版射雕正在热播,在这样的时间能够生活在大理(注意,我说的是“生活”)端的是件惬意的事情。上周日胡师兄和美利从南涧过来,我们都打趣美利是“新娘子带着姑爷回门”。于是,俺们这些娘家人自然得做好接待工作,合计来合计去决定带他们去大理乃至云南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也就是金庸先生无数次提及的“天龙寺”啦,嘿嘿。

    多亏了在旅游局工作的丹丹,一个电话就为我们省去了121元的门票,真是极有面子。大理的许多景点对本地人和外地人票价相差悬殊,比如崇圣寺,当地人只要二三十块,外地游客则需要一百余元。不过,以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景致这样的文物,崇圣寺还是颇值得这个价钱的。

     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

    三塔是崇圣寺的标志,一度也是整个云南的旅游名片。大理受汉文化影响颇深,据称三塔即是仿照西安大小雁塔建造而成。但因塔身通体白色,与彩云之南的青山绿水相辉映,又别具一番特色。

崇圣寺礼佛

    这是“佛都”那道门,可惜我的卡片机太弱,无法拍出它恢宏的全貌。

崇圣寺礼佛

    和丹丹、白瑜在转经筒前的合影,江波师兄拍完后得意地啧啧称道:“我都佩服我自己的摄影技术了!”看白MM笑得活色生香,真是美景佳人……

 

崇圣寺礼佛

    很多人来崇圣寺,看了三塔就走人。特别是一些旅行团,甚至只把游客拉到门外拍个照片便了事。其实,这委实是唐突了崇圣寺,崇圣寺恢弘大气,布局严整,沿着主路一路向内有许多可看之处,比如观音殿里便有水月观音、负石观音、阿嗟峨观音等各种不同的观音,有男身亦有女身,特别是负石观音作慈眉善目的老妇打扮,很有特色。这一形象来源于著名的“负石阻兵”的传说——相传,汉时官兵进犯大理,观音大士化作一老妇,用草索背着一块大石头在路上与敌兵相遇,入侵兵看见了,觉得非常惊讶,心想:这里的老妇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更何况是青壮年呢?于是,敌兵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这就是著名的“负石阻兵”的传说。后人为了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了一座观音阁,阁内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这个观音塘就在离崇圣寺不远的地方,可惜工作繁忙尚无缘拜会,他日一定找机会补上此行。

    穿过层层叠叠的观音殿、罗汉堂、弥勒殿、大雄宝殿……终于来到整个崇圣寺的最高点——望海楼。在望海楼上俯瞰洱海,面平苍山,觉得苍洱美景尽收眼底,大理风光如在怀中。遥想当年大理国君登临此楼,妙香古国的美景尽在掌握,那是何等的气魄!不过,今时今日的我们,也只有留影几张,或端庄或搞怪,或严肃或自然,以留下这段美好的经历了。

    江波师兄在远处仰拍,画质因此不是特别清晰。POSE是我的创意,一眼望去,我和白MM就像两个无锡大阿福……

    崇圣寺礼佛

    我们的部队壮大啦。

    崇圣寺礼佛

    从望海楼俯拍。

崇圣寺礼佛

    返回时,特地参观了辅路上的高僧店。这张的重点是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

崇圣寺礼佛

    整个游览过程中时晴时雨,雨中的苍山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令人称绝。

崇圣寺礼佛

    倒影池——这个地方看得到三塔的倒影。

崇圣寺礼佛

    这张明信片一样的杰作,自然又是出自江波师兄的手笔啦。

崇圣寺礼佛

    最后,让我们天才的摄影师出个镜,看看这位指点江山的伟人到底气度如何。(可惜这张相片是用200万像素的相机拍的,画质稍差,没能更好地表现江波师兄的风采哈……)

崇圣寺礼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