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卷下
(2010-10-24 02:29:52)
标签:
古典文学经典散文文化文学杂谈 |
分类: 古典文学思想名家名作 |
地 形
篇
六 十 六.
孫 子 曰﹕ 地 形 有 通 者 *﹐ 有 挂 者*﹐ 有 支 者*﹐ 有 隘 者*﹐ 有 險 者﹐ 有 遠
者*﹒
我 可 以 往﹐ 彼 可 以 來﹐ 曰 通﹔ 通 形 者﹐ 先 居 高 陽*﹐ 利 糧 道﹐ 以 戰 則
利﹒
1. 通 者﹕ 四 通 八 達﹒
2. 挂 者﹕ 易 人 難 出﹒
3. 支 者﹕ 据 險 相 持 均 不 利 進 攻﹒
4. 隘 者﹕ 山 峽 間 險 要 之 處﹒
5. 遠 者﹕ 敵 我 相 距 較 遠 ﹒
6. 先 居 高 陽: 先 占 地 高 向 陽 之 地
帶﹒
六
十 七.
可 以 往﹐ 難 以 返﹐ 曰 挂﹔ 挂 形 者﹐ 敵 無 備﹐ 出 而 胜 之﹔ 敵 有 備﹐ 出 而 不 胜﹐ 難 以 返﹐ 不
利﹒
六 十
八.
我 出 而 不 利﹐ 彼 出 而 不 利﹐ 曰 支﹔ 支 形 者﹐ 敵 雖 利我*﹐ 我 無 出 也﹔ 引 而 去 之*﹐ 令 敵 半
出 而 擊 之﹐ 利﹒
* 注 釋
1. 敵 雖 利 我﹕ 敵 雖 以 利 誘 我﹒
2. 引 而 去 之﹕ 往 后 撤 (以 鏽
敵)﹒
六 十
九.
隘 形 者﹐ 我 先 居 之﹐ 必 盈 之* 以 待 敵﹔ 若 敵 先 居 之﹐盈 而 勿 從*﹐ 不 盈 而 從
之﹒
1. 盈 之﹕ 重 兵 把 守﹒
2. 勿 從﹕ 不 要 進
擊﹒
七 十
.
險 形 者﹐ 我 先 居 之﹐ 必 居 高 陽 以 待 敵﹔ 若 敵 先 居 之﹐引 而 去 之*﹐ 勿 從
也﹒
1. 引 而 去 之﹕ 宜 引
退﹒
七 十
一.
遠 形 者﹐ 勢 均﹐ 難 以 挑 戰*﹐ 戰 而 不 利﹒凡 此 六 者*﹐ 地 之 道 也*﹔ 將 之 至 任*﹐ 不 可 不 察
也﹒
* 注
釋
1. 勢 均﹐ 難 以 挑 戰﹕ 勢 均 力 敵﹐ 不 宜 挑 戰﹒
2. 六 者﹕ 指 上 述 六 种 地 形 之 利 害 關 系﹒
3. 地 之 道 也﹕ 善 用 地 形 之 規 律﹒
4. 將 之 至 任﹕ 為 將 領 應 負 之 重 任﹒
?
七 十
二.
故 兵* 有 走 者﹐ 有 弛 者﹐ 有 陷 者﹐ 有 崩 者﹐ 有 亂 者﹐有 北 者﹒ 凡 此 六 者﹐ 非 天 之 災﹐ 將 之
過 也﹒
1. 兵﹕ 指 敗 陣 之
兵﹒
七
十 三.
夫 勢 均﹐ 以 一 擊 十﹐ 曰 走﹒ 卒 強 吏 弱﹐ 曰 弛*﹒ 吏強 卒 弱﹐ 曰 陷*﹒ 大 吏 怒 而 不 服﹐ 遇 敵
懟 而 自 戰*﹐ 將 不 知 其 能﹐ 曰 崩﹒ 將 弱 不 嚴﹐ 教 道 不 明﹐ 吏 卒 無 常*﹐ 陳 兵 縱 橫﹐ 曰 亂﹒
將 不 能 料 敵﹐ 以 少 合 眾*﹐ 以 弱 擊 強﹐ 兵 無 選 鋒*﹐ 曰
北*﹒
凡 此 六 者﹐ 敗 之 道 也﹔ 將 之 至 任﹐ 不 可 不 察
也﹒
* 注 釋
1. 弛 ﹕ 軍 政 弛 坏 ﹒
2. 陷 ﹕ 士 兵 懦 弱 ﹐ 陷 于 亡 敗 ﹒
3. 懟 而 自 戰 ﹕ 懟(dui) ﹐ 怨 恨 ﹔ 意 气 用 事 ﹐ 擅 自 出 戰 ﹒
4. 吏 卒 無 常 ﹕ 將 官 士 卒 法 紀 無 常 ﹒
5. 以 少 合 眾 ﹕ 以 少 兵 擊 眾 敵 ﹒
6. 選 鋒 ﹕ 選 精 銳 為 先 鋒 ﹒
7. 北 ﹕ 敗 北
﹒
七
十 四.
夫 地 形 者﹐ 兵 之 助 也*﹒ 料 敵 制 胜﹐ 計 險 厄 遠近*﹐ 上 將 之 道 也﹒ 知 此 而 用 戰 者 必 胜﹐
不 知 此 而 用 戰 者 必 敗﹒
故 戰 道 必 胜*﹐ 主 曰 無 戰﹐ 必 戰 可 也﹔ 戰 道 不 胜﹐ 主 曰 必 戰﹐ 無 戰 可
也﹒
故 進 不 求 名﹐ 退 不 避 罪﹐ 唯 人 是 保﹐ 而 利 合 于 主*﹐ 國 之 寶 也
﹒
* 注 釋
1. 兵 之 助 也﹕ 可 助 用 兵﹒
2. 計 險 厄 遠 近﹕ 厄 ( )﹕ 險 地﹔ 考 察 地 形 險 易﹐ 估 計 路 途 遠 近﹒
3. 戰 道 必 胜﹕ 按 戰 爭 規 律 必 胜﹒
4. 唯 人 是 保﹐ 而 利 合 于 主﹕ 唯 有 保 民 始 利 于 君
主﹒
七 十
五.
視 卒 如 嬰 儿﹐ 故 可 与 之 赴 深 溪*﹒ 視 卒 如 愛 子﹐ 故可 与 之 俱 死﹒ 厚 而 不 能 使*﹐ 愛 而 不
能 令﹐ 亂 而 不 能 治﹐ 譬 若 驕 子﹐ 不 可 用
也﹒
1. 故 可 与 之 赴 深 溪﹕ (士 兵) 可 与 將 領 共 死 生﹒ 深 溪 即 深 溪﹕ 危 險 之
地﹒
2. 厚 而 不 能 使﹕ 厚 待 土 卒 而 不 能 使 用
﹒
七
十 六.
知 吾 卒 之 可 以 擊﹐ 而 不 知 敵 之 不 可 擊﹐ 胜 之 半 也*﹔ 知 敵 之 可 擊﹐ 而 不 知 吾 卒 之 不
可 以 擊﹐ 胜 之 半 也﹔ 知 敵 之 可 擊﹐ 知 吾 卒 之 可 以 擊﹐ 而 不 知 地 形 之 不 可 以 戰﹐ 胜 之
半 也﹒
故 知 兵 者﹐ 動 而 不 迷*﹐ 舉 而 不 窮*﹒ 故 曰﹕ 知 彼 知 己﹐ 胜 乃 不 殆*﹔ 知 天 知 地﹐ 胜 乃 不
窮*﹒
* 注 釋
1. 胜 之 半 也﹕ 取 胜 只 有 一 半 把 握﹒
2. 動 而 不 迷﹕ 行 動 不 迷 失 方 向﹒
3. 舉 而 不 窮﹕ 措 施 變 化 無 窮﹒
4. 殆﹕ 危 險﹒
5. 胜 乃 不 窮﹕ 方 可 百 戰 百 胜﹒ ?
九 地
篇
七 十 七.
孫 子 曰﹕ 用 兵 之 法﹐ 有 散 地﹐ 有 輕 地﹐ 有 爭 地﹐ 有 交 地﹐ 有 衢 地﹐ 有 重 地﹐ 有 圮 地﹐ 有
圍 地﹐ 有 死
地﹒
七 十
八.
諸 侯 自 戰 其 地 者﹐ 為 散 地*﹒ 入 人 之 地 而 不 深 者﹐ 為 輕
地*﹒
我 得 則 利﹐ 彼 得 亦 利 者﹐ 為 爭 地﹒
我 可 以 往﹐ 彼 可 以 來 者﹐ 為 交 地*﹒
諸 侯 之 地 三 屬*﹐ 先 至 而 得 天 下 之 眾 者﹐ 為 衢 地*﹒
入 人 之 地 深﹐ 背 城 邑 多 者﹐ 為 重 地*﹒
行 山 林﹑ 險 阻﹑ 沮 澤﹐ 凡 難 行 之 道 者﹐ 為 圮 地*﹒
所 由 入 者 隘﹐ 所 從 歸 者 迂﹐ 彼 寡 可 以 擊 吾 之 眾 者﹐ 為 圍
地﹒
疾 戰 則 存﹐ 不 疾 戰 則 亡 者﹐ 為 死
地﹒
1. 散 地﹕ 諸 侯 于 其 領 地 作 戰﹐ 士 兵 思 家 易 潰 敢﹒
2. 輕 地﹕ 入 敵 國 未 深﹐ 士 兵 思 家 亦 輕 易 退 卻﹒
3. 交 地﹕ 道 路 交 錯﹐ 往 來 方 便 之 處 ﹒
4. 三 屬﹕ 三 國 交 界 之 處﹒ 屬 (zh )﹐ 連 接 之 意﹒
5. 衢 地﹕ 有 大 道 通 各 國 之 處﹒
6. 重 地﹕ 深 入 敵 境﹐ 多 越 城 邑﹐ 重 難 之 地﹒
7. 圮 地﹕ 水 毀 難 行 稱 “圮”
(pi)﹒
七十九.
是 故 散 地 則 無 戰﹐ 輕 地 則 無 止*﹐ 爭 地 則 無 攻﹐ 交地 則 無 絕*﹐ 衢 地 則 合 交*﹐ 重 地 則
掠*﹐ 圮 地 則 行﹐ 圍 地 則 謀﹐ 死 地 則 戰﹒
* 注 釋
1. 無 止﹕ 不 宜 停 留﹒
2. 無 絕﹕ 聯 絡 不 宜 斷 絕﹒
3. 合 交﹕ 加 強 与 諸 侯 國 交 往﹒
4. 掠﹕ 深 入 敵 區﹐ 掠 取 糧 草 以 維 持 補
給﹒
--------------------------------------------------------------------------------
八
十.
所 謂 古 之 善 用 兵 者﹐ 能 使 敵 人 前 后 不 相 及﹐ 眾 寡 不相 恃*﹐ 貴 賤* 不 相 救﹐ 上 下* 不 相
收﹐ 卒 离 而 不 集﹐ 兵 合 而 不 齊﹒
合 于 利 而 動﹐ 不 合 于 利 而 止﹒
敢 問﹕ “敵 眾 整 而 將 來﹐ 待 之 若 何﹖”
曰 “先 奪 其 所 愛*﹐ 則 听 矣﹒”
1. 眾 寡 不 相 恃﹕ 主 力 与 分 支 不 能 相 依 靠﹒
2. 貴 賤﹕ 官 卒﹒
3.上 下 不 相 收﹕ 上 下 不 能 呼 應﹒
4. 所 愛﹕ 敵 方 重
地﹒
八
十 一.
兵 之 情 主 速﹐ 乘 人 之 不 及﹐ 由 不 虞 之 道﹐ 攻 其 所 不戒
也﹒
--------------------------------------------------------------------------------
八
十 二.
凡 為 客 之 道*﹐ 深 入 則 專*﹐ 主 人 不 克*﹔ 掠 于饒 野﹐ 三 軍 足 食﹔ 謹 養 而 勿 勞﹐ 并 气 積
力﹔ 運 兵 計 謀﹐ 為 不 可 測*﹒
投 之 無 所 往﹐ 死 且 不 北*﹐ 死 焉 不 得*﹐ 士 人 盡 力﹒ 兵 士 甚 陷 則 不 俱﹐ 無 所 往 則 固﹐ 深
入 則 拘*﹐ 不 得 已 則 斗﹒
是 故 其 兵 不 修 而 戒﹐ 不 求 而 得﹐ 不 約 而 親﹐ 不 令 而 信﹐ 禁 祥 吉 疑*﹐ 至 死 無 所
之﹒
吾 士 無 余 財﹐ 非 惡 貨 也﹔ 無 余 命﹐ 非 惡 壽 也﹒
令 發 之 日﹐ 土 卒 坐 者 涕 沾 襟﹐ 偃 臥 者 涕 交 頤﹒ 投 之 無 所 往 者﹐ 諸﹑ 劌* 之 勇
也﹒
* 注 釋
1. 客﹕ 人 敵 國 作 戰 之 客 軍﹒
2. 深 入 則 專﹕ 深 入 敵 境﹐ 軍 心 專 一﹒
3. 主 人 不 克﹕ 被 攻 一 方 不 能 擊 退 來 犯 之 軍 隊﹒
4. 為 不 可 測﹕ 使 敵 人 難 測 動 向﹒
5. 投 之 無 所 往﹐ 死 且 不 北﹕ 置 于 無 路 可 走 之 境﹐ 士 卒 宁 死 不
退﹒
6. 死 焉 不 得﹕ 不 怕 死 則 無 不 可 得﹒
7. 深 入 則 拘﹕ 深 入 敵 國﹐ 軍 心 專 一 不 渙 散﹒
8. 禁 祥 去 疑﹕ 禁 迷 信﹐ 去 疑 惑﹒
9. 諸﹑ 劌 (gui)﹕ 春 秋 時 期 吳 國 的 勇 士 專 諸﹑ 魯 國 的 武 士 曹 劌﹒
?
八 十
三.
故 善 用 兵 者﹐ 譬 如 率 然﹔ 率 然 者﹐ 常 山 之 蛇 也﹒ 擊 其首 則 尾 至﹐ 擊 其 尾 則 首 至﹐ 擊 其
中 則 首 尾 俱 至﹒
敢 問﹕ “兵 可 使 如 率 然 乎﹖”
曰﹕ “可﹒”
夫 吳 人 与 越 人 相 惡 也﹐ 當 其 同 舟 而 濟﹐ 遇 風﹐ 其 相 救 也 如 左 右 手﹒ 是 故 方 馬 埋 輪*﹐
未 足 恃 也﹔ 齊 勇 若 一﹐ 政 之 道 也﹔ 剛 柔 皆 得*﹐ 地 之 理
也﹒
故 善 用 兵 者﹐ 攜 手 若 使 一 人*﹐ 不 得 已
也*﹒
1. 兵﹕ 指 敗 陣 之
兵﹒
八 十
四.
將 軍 之 事﹐ 靜 以 幽*﹐ 正 以 治*﹒ 能 愚 士 卒 之 耳目﹐ 使 之 無 知﹒ 易 其 事﹐ 革 其 謀﹐ 使 人 無
識﹔ 易 其 居﹐ 迂 其 途﹐ 使 人 不 得 慮*﹒
帥 与 之 期*﹐ 如 登 高 而 去 其 梯﹔ 帥 与 之 深 入 諸 侯 之 地﹐ 而 發 其 机*﹒ 焚 舟 破 釜﹐ 若 驅
群 羊﹐ 驅 而 往﹐ 驅 而 來﹐ 莫 知 所 之*﹒ 聚 三 軍 之 眾﹐ 投 之 于 險﹐ 此 謂 將 軍 之 事
也﹒
九 地 之 變﹐ 屈 伸 之 利*﹐ 人 情 之 理﹐ 不 可 不
察﹒
1. 靜 以 幽﹕ 冷 靜 沉 著﹑ 幽 深 莫 鍘﹒
2. 正 以 治﹕ 治 軍 公 正 嚴 明﹒
3. 不 得 慮﹕ 不 知 其 行 動 意 圖﹒
4. 帥 与 之 期﹕ 主 帥 向 部 下 下 達 任 務﹒
5. 而 發 其 机﹕ 如 擊 弩 出 箭﹐ 可 往 而 不 可 返﹒
6. 莫 知 所 之﹕ 不 知 所 向 何 處﹒
7. 屈 伸 之 利﹕ 根 据 情 況 而 伸 縮 進
退﹒
八 十
五.
凡 為 客 之 道﹐ 深 則 專﹐ 淺 則 散﹒ 去 國 越 境 而 帥 者﹐ 絕地 也*﹔ 四 達 者 ﹐ 衢 地 也﹔ 入 深
者﹐ 重 地 也﹔ 入 淺 者﹐ 輕 地 也﹔ 背 固 前 隘 者﹐ 圍 地 也﹔ 無 所 往 者﹐ 死 地 也
﹒
1. 絕 地 也﹕ 無 退 路 之
地﹒
八 十
六.
是 故 散 地﹐ 吾 將 一 其 志﹔ 輕 地﹐ 吾 將 使 之 屬*﹔ 爭地﹐ 吾 將 趨 其 后*﹔ 交 地﹐ 吾 將 謹 其
守﹔ 衢 地﹐ 吾 將 固 其 結*﹔ 重 地﹐ 吾 將 繼 其 食*﹔ 圮 地﹐ 吾 將 進 其 涂*﹔ 圍 地﹐ 吾 將 塞 其
闕*﹔ 死 地﹐ 吾 將 示 之 以 不 活*﹒
放 兵 之 情﹐ 圍 則 御﹐ 不 得 已 則 斗﹐ 過 則
從*﹒
1. 使 之 屬﹕ 隊 伍 相 連﹐ 營 壘 相 屬﹒
2. 趨 其 后﹕ 使 后 續 隊 伍 迅 速 跟 上﹒
3. 固 其 結﹕ 与 諸 侯 結 盟﹒
4. 繼 其 食﹕ 保 証 軍 糧 供 應﹒
5. 進 其 涂﹕ 迅 速 通 過﹐ “涂” 同 “途”﹒
6. 塞 其 闕﹕ “闕” 同 “缺”﹐ 指 缺 口﹒
7. 示 之 以 不 活﹔ 示 之 必 死 以 求 生﹒
8. 過 則 從﹕ 陷 入 險 境﹐ 士 卒 無 不 听
從﹒
八 十 七.
是 故 不 知 諸 侯 之 謀 者﹐ 不 能 預 交*﹔ 不 知 山 林﹑
險阻﹑ 沮 澤 之 形 者﹐ 不 能 行 軍﹔ 不 用 鄉 導 者﹐ 不 能 得 地 利﹒ 四 五 者*﹐ 不 知 一﹐ 非 霸 王
之 兵 也﹒
* 注 釋
1. 預 交﹕ 結 交﹒
2. 四 五 者﹕ 四 加 五 為 九﹐ 指 九 种 地 勢﹒
?
八 十
八.
夫 霸 王 之 兵﹐ 伐 大 國﹐ 則 其 眾 不 得 聚﹔ 威 加 于 敵﹐則 其 交 不 得
合﹒
是 故 不 爭 天 下 之 交﹐ 不 養 天 下 之 權﹐ 信 己 之 私*﹐ 威 加 于 敵﹐ 故 其 城 可 拔﹐ 其 國 可
隳*﹒
1. 信 己 之 私﹕ 信 (shen)﹕ 伸 展﹑ 倚 靠﹒ 倚 靠 自 己 的 力
量﹒
2. 其 國 可 隳﹕ 可 摧 毀 敵 國﹒ 隳 (hui) 同 “毀”﹒
?
八 十
九.
施 無 法 之 賞﹐ 懸 無 政 之 令*﹐ 犯 三 軍 之 眾*﹐ 若使 一 人﹒ 犯 之 以 事﹐ 勿 告 以 言﹔ 犯 之 以
利﹐ 勿 告 以 害*﹒ 投 之 亡 地 然 后 存﹔ 陷 之 死 地 然 后 生﹒ 夫 眾 陷 于 害﹐ 然 后 能 為 胜
敗﹒
1. 施 無 法 之 賞﹐ 懸 無 政 之 令﹕ 玻 例 施 賞﹐ 頒 超 常 進 之 政
令﹒
2. 犯 三 軍 之 眾﹕ 指 揮 三 軍﹒ 犯﹕ 驅 使﹒
3. 犯 之 以 事﹐ 勿 告 以 言﹔ 犯 之 以 利﹐ 勿 告 以 害﹕ 使 土 卒 作 戰﹐ 不 必 解 釋 圖 謀﹔ 使 土
卒 知 利 不 知 害﹐ 以 釋 其 疑 慮﹒
?
九
十.
故 為 兵 之 事﹐ 在 于 順 詳* 敵 之 意﹐ 并 敵 一 向*﹐千 里 殺 將﹐ 此 謂 巧 能 成 事 者
也﹒
* 注
釋
1. 詳﹐ 同 “佯”﹒ 2. 并 敵 一 向﹕ 并 兵 力 以 向 敵 人﹒
?
九 十
一.
是 故 政 舉 之 日﹐ 夷 關 折 符*﹐ 無 通 其 使﹐ 勵 于 廊 廟之 上﹐ 以 誅 其 事*﹒ 敵 人 開 闔﹐ 必 亟
入 之*﹒ 先 其 所 愛﹐ 微 与 之 期*﹒ 踐 墨 隨 敵*﹐ 以 決 戰 事﹒ 是 故 始 如 處 女﹐ 敵 人 開 戶﹐ 后
如 脫 免﹐ 敵 不 及 拒﹒
* 注 釋
1. 夷 關 折 符﹕ 封 鎖 關 卡﹐ 廢 通 行 証﹒
2. 勵 于 廊 廟 之 上﹐ 以 誅 其 事﹕ 于 廟 堂 密 議 軍 事 策 略﹒ 誅﹕ 治﹐ 研
究﹒
3. 敵 人 開 闔﹐ 必 亟 入 之﹕ 敵 有 間 隙﹐ 乘 机 而 入﹒ 闔 (he) ﹕ 門
扇﹒
4. 微 与 之 期﹕ 不 令 敵 知 交 戰 期﹒
5. 踐 墨 隨 敵﹐ 以 決 戰 事﹕ 不 墨 守 成 規﹐ 應 据 敵 情 變 化 而 行 事﹒
?
火 攻
篇
九 十 二.
孫 子 曰﹕ 凡 火 攻 有 五﹕ 一 日 火 人﹐ 二 日 火 積*﹐ 三 日 火 輜﹐ 四 日 火 庫﹐ 五 日 火
隊*﹒
行 火 必 有 因﹐ 煙 火 必 素 具﹒ 發 火 有 時﹐ 起 火 有 日﹒ 時 者﹐ 天 之 燥 也﹔ 日 者﹐ 月 在 箕﹑
壁﹑ 翼﹑ 軫* 也﹒ 凡 此 四 宿 者﹐ 風 起 之 日
也﹒
1. 火 積﹕ 焚 燒 敵 軍 積 聚 之 糧 草﹒
2. 火 隊﹕ 焚 燒 敵 軍 輸 送 報 道﹒ 隊 (sui)﹐ 同 隧﹐ 通 道﹒
3. 箕﹑ 壁﹑ 翼﹑ 軫﹕ 廿 八 星 宿 中 之 四 個﹐ 据 云﹐ 月 行 經 此 等 星 宿 時 多 起
風﹒
九
十 三.
凡 火 攻﹐ 必 因 五 火 之 變 而 應 之﹒ 火 發 于 內﹐ 則 早 應 之于 外﹒ 火 發 兵 靜 者﹐ 待 而 勿 攻﹒
极 其 火 力*﹐ 可 從 而 從 之﹐ 不 可 從 而 止* 火 可 發 于 外﹐ 無 待 于 內﹐ 以 時 發 之*﹒ 火 發 上
風﹐ 無 攻 下 風﹒ 晝 風 久﹐ 夜 風 止﹒
凡 軍 必 知 有 五 火 之 變﹐ 以 數 守 之*﹒
故 以 火 佐 攻 者 明*]﹐ 以 水 佐 攻 者 強*﹐ 水 可 以 絕﹐ 不 可 以 奪*﹒
?
* 注 釋
1. 极 其 火 力﹕ 火 力 极 盡 時﹒
2. 可 從 而 從 之﹐ 不 可 從 而 止﹕ 從﹕ 跟 從﹐ 此 處 指 進 攻﹒
3. 以 時 發 之﹕ 時 机 适 當 即 可 火 攻﹒
4. 以 救 守 之﹕ 掌 握 星 宿 度 數﹐ 伺 机 火 攻﹒
5. 以 火 佐 攻 者 明﹕ 以 火 助 攻﹑ 胜 負 分 明﹒
6. 以 水 佐 攻 者 強﹕ 以 水 助 攻﹐ 只 分 強 弱﹒
7. 水 可 以 絕﹐ 不 可 以 奪﹕ 水 可 斷 絕 道 路﹐ 不 能 毀 滅 敵
軍﹒
九 十
四.
夫 戰 胜 攻 取﹐ 而 不 修 其 功 者 凶*﹐ 命 曰 費 留*﹒故 曰﹕ 明 主 慮 之﹐ 良 將 修 之﹒ 非 利 不 動﹐
非 得 不 用*﹐ 非 危 不 戰﹒
主 不 可 以 怒 而 興 師﹐ 將 不 可 慍 而 致 戰﹒ 合 于 利 而 動﹐ 不 合 于 利 而 止﹒ 怒 可 以 复 喜﹐
慍 可 以 复 悅﹐ 亡 國 不 可 以 复 存﹐ 死 者 不 可 以 复 生﹒
故 明 君 慎 之﹐ 良 將 警 之﹐ 此 安 國 全 軍 之 道
也﹒
1. 而 不 修 其 功 者 凶﹕ 胜 仗 而 不 論 功 行 賞 鞏 固 成 果 者 則 招 凶
險﹒
2. 命 日 費 留﹕ 是 財 竭 師 老 而 不 得 歸 之 蔫﹒
3. 非 得 不 用﹕ 不 做 無 把 握 之 事﹒ ?
用 間
篇
孫 子 曰﹕ 凡 興 師 十 万﹐ 出 兵 干 里﹐ 百 姓 之 費﹐ 公 家 之 奉﹐ 日 費 千 金﹔ 內 外 騷 動﹐ 怠 于
道 路﹐ 不 得 操 事 者﹐ 七 十 万 家*﹒ 相 守 數 年﹐ 以 爭 一 日 之 胜﹐ 而 愛 爵 祿 百 金﹐ 不 知 敵
之 情 者*﹐ 不 仁 之 至 也﹐ 非 人 之 將 也﹐ 非 主 之 佐 也﹐ 非 胜 之 主
也﹒
故 明 君 賢 將﹐ 所 以 動 而 胜 人﹐ 成 功 出 于 眾 者﹐ 先 知 也﹒ 先 知 者﹐ 不 可 取 于 鬼 神﹐ 不 可
象 于 事*﹐ 不 可 驗 于 度*﹐ 必 取 于 人 知 敵 之 情 者
也﹒
* 注 釋
1. 不 得 操 事 者﹐ 七 十 万 家﹕ 据 說 古 時 一 家 從 軍﹐ 七 家 奉 之﹒ 舉 十 万 之 師﹐ 則 不 專 事
耕 稼 者 達 七 十 万 家﹒
2. 愛 爵 祿 百 金﹐ 不 知 敵 之 情 者﹕ 吝 惜 官 職 錢 財﹐ 不 (用 間 諜 以) 了 解 敵
情﹒
3. 不 可 象 于 事﹕ 不 可 以 舊 事 類 推﹒
4. 不 可 驗 于 度﹕ 不 可 憑 日 月 星 辰 之 位 置 度 數 推 斷 吉
凶﹒
九
十 六.
故 用 間 有 五﹕ 有 因 間﹐ 有 內 間﹐ 有 反 間﹐ 有 死 間﹐ 有生 間﹒
五 間 俱 起﹐ 莫 知 其 道﹐ 是 為 神 紀*﹐ 人 君 之 寶 也﹒
因 間 者﹐ 因 其 鄉 人 而 用 之*﹒ 內 間 者﹐ 因 其 官 人 而 用 之﹒ 反 間 者﹐ 因 其 敵 間 而 用 之﹒
死 間 者﹐ 為 誑 事 于 外*﹐ 令 吾 間 知 之﹐ 而 傳 于 敵 間 也*﹒ 生 間 者﹐ 反 報 也*﹒ 之 助
也﹒
* 注 釋
1. 神 紀﹕ 神 妙 莫 鍘 之 道﹐ “紀” 即 “道”﹒
2. 因 其 鄉 人 而 用 之﹕“因” 即 “利 用”﹒ 利 用 敵 方 鄉 人 為 間
諜﹒
3. 為 誑 事 于 外﹕ 故 意 散 布 虛 假 情 況 以 欺 騙 敵 人﹒ 斑 (kuang)﹐ 迷 惑 欺 騙 之
言﹒
4. 令 吾 間 知 之﹐ 而 傳 于 敵 間 也﹕ 使 我 方 間 諜 知 情 而 傳 与 敵 人﹐ 常 因 而 犧 牲﹐ 故 日
死 間﹒
5. 反 報 也﹕ 安 全 返 回 報 告 敵
情﹒
九 十
七.
故 三 軍 之 事﹐ 莫 親 于 間﹐ 賞 莫 厚 于 間﹐ 事 莫 密 于 間﹒
非 圣 智 不 能 用 間﹐ 非 仁 義 不 能 使 間﹐ 非 微 妙 不 能 得 間 之
實*﹒
微 哉﹐ 微 哉﹗ 無 所 不 用 間 也﹒ 間 事 未 發 而 先 聞 者﹐ 間 与 所 告 者 皆
死﹒
1. 非 微 妙 不 能 得 間 之 實﹕ 唯 經 精 細 分 析 始 能 獲 情 報 之 實
情﹒
九 十
八.
凡 軍 之 所 欲 擊﹐ 城 之 所 欲 攻﹐ 人 之 所 欲 殺﹐ 必 先 知 其 守 將﹑ 左 右﹑ 謁 者*﹑ 門 者﹑ 舍
人* 之 姓 名﹐ 令 吾 間 必 索 知 之﹒
1. 謁 者﹕ 傳 達 通 報 之 官 員﹒
2. 舍 人﹕ 官 邸 近 侍 官
員﹒
九
十 九.
必 索 敵 人 之 間 來 間 我 者﹐ 因 而 利 之﹐ 導 而 舍 之*﹐ 故 反 間 可 得 而 用
也﹒
因 是 而 知 之*﹐ 故 鄉 間*﹑ 內 間 可 得 而 使 也﹔ 因 是 而 知 之﹐ 故 死 間 為 誑 事﹐ 可 使 告
敵*﹔ 因 是 而 知 之﹐ 故 生 間 有 使 如
期*﹒
五 間 之 事﹐ 主 必 知 之﹐ 知 之 必 在 于 反 間﹐
故 反 間 不 可 不 厚 也﹒
* 注 釋
1. 導 而 舍 之﹕ 稽 留 誘 導﹐ 再 放 回 令 作 反 間﹒
2. 因 是 而 知 之﹕ 因 用 反 間 而 掌 握 情 報﹒
3. 鄉 間﹕ 那 因 間﹒
4. 死 間 為 誑 事﹐ 可 使 告 敵﹕ 死 間 將 虛 假 情 報 傳 給 敵
人﹒
5. 有 使 如 期﹕ 按 預 定 時 限 返 回 報 告 敵
情﹒
一
百.
昔 殷 之 興 也﹐ 伊 摯 在 夏*﹔ 周 之 興 也﹐ 呂 牙* 在 殷﹒
故 惟 明 君 賢 將﹐ 能 以 上 智 為 間 者﹐ 必 成 大 功﹔ 此 兵 之 要﹐ 三 軍 之 所 恃 而 動
也﹒
* 注 釋
1. 伊 摯﹕ 伊 尹﹐ 夏 桀 王 之 臣﹐ 助 殷 商 滅 夏﹒
2. 呂 牙﹕ 呂 尚﹐ 即 姜 子 牙﹒ 原 紂 王 之 臣﹐ 后 歸 周﹐ 助 武 王 滅
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