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小竹语录》

(2010-06-21 17:52:38)
标签:

汉诗

口语

且歌且骚

诗歌

诗人

突围

文学

先锋

现代诗歌

何小竹

废话

文化

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何小竹语录》

 

 

搜集者:贺建飞

 

记得在橡皮网时,我曾经以“拣豆子”的网名,将我平时收集到的何小竹关于废话诗歌的一些理论言说整理发到橡皮网上,受到了诗人朋友们的广泛关注。这些言说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到现在我还经常找出来阅读,每次阅读终会有新的收获,实在是收益匪浅。现在又拿出来重温一次。

 

何小竹语录

 

 

1、诗就(已经)是我推崇的那种让语言自然呈现的“废话”。

     ——摘自《橡皮1号》何小竹点评尹丽川《为什么不在舒服一点》

 

2、当叙事失去了叙事的功能和目的,成了一堆“废话”,我们说,这就是诗了。

   ——摘自《橡皮1号》何小竹点评尹丽川《干爹》

 

3、一动笔就成了,根本没有“文学青年”的阶段。(后来)有论者称这叫做“一次性解决”。我本人是“两次解决”的。第一次解决,我成了一个风格化的诗人,第二次解决,我弃了风格。

     ——摘自《橡皮1号》何小竹点评尹丽川《干爹》。

 

4、一首诗只有当它完整呈现的时候,才是那一首诗。我们的诗没有警句,我很羞愧在此说出这个常识。

     ——摘自《橡皮1号》何小竹点评尹丽川《退休工人老张》

 

5、诗的“底限”是语言(文字),就像绘画的底限是色彩(线条)一样。

      ——摘自《何小竹访谈》单元A:关于诗歌

 

6、语言本身不是诗,就像色本身不是绘画。诗人是将语言变成诗的人,就像画家是将色彩变成绘画的人。

      ——摘自《何小竹访谈》单元A:关于诗歌

 

7、诗是什么?诗人不会说,他只呈现,用自己的作品。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f6e890100hmkm.html) - 重温《何小竹语录》_贺建飞_新浪博客

      ——摘自《何小竹访谈》单元A:关于诗歌

 

8、体裁的称谓(也包括身份的称谓)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作品本身,也即在我们的内部,是否反动于既定的、熟悉的那些东西。

      ——摘自何小竹对竖《通电话》的回帖

 

9、在一个诗人这里,没有口语、书面语这样的划分。

      ——摘自《何小竹访谈》单元A:关于诗歌

 

10、写什么并不重要,使用什么材料也不重要,它们都不过是诗人与诗“相遇”的一个契机,一种介质。

        ——摘自何小竹对晶晶白骨精的回帖

 

11、不用做出一种“写的”和“诗的”状态,让语言最直接、最单纯、最准确、最有力的呈现。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实践。

        ——摘自何小竹对水上漂的回帖

 

12、一种新的发现,尤其是“形式主义”的发现,都可以带来一次解放,并释放出巨大的创造能量。但解放的同时,也伴随了放任的危险。我的意思是,放任,由解放带来的放任,实质上,是一种惰性。

        ——摘自何小竹对水上漂的回帖

 

13、写诗要像说话那样,说出来,就是那样。但写诗,不等于“说话”。

       ——摘自何小竹对水上漂的回帖。

 

14、一个诗人的成熟是建立在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批评上的,别太在意别人怎么看。……自信是写作的最佳状态。

       ——摘自何小竹对木桦的回帖

 

15、阅读韩东的诗,请注意以下几点:〈1〉他的不自我重复,每一首诗都向读者展开一个新的“视野”;〈2〉“口语”这个称谓对韩东的诗歌是一个多么严重的误读;〈3〉韩东也是一个写“废话”的高手,包括他八十年代的写作,也可以回答一些人的困惑和疑问,即:废话就这样写成的。

       ——摘自何小竹对韩东诗歌回放的回帖

 

 

且歌注:转自贺建飞兄博客,这很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