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少爷:《本少爷谈诗歌》

(2009-04-22 08:22:53)
标签:

文化

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本少爷谈诗歌

一些观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本少爷


一、是写诗的所谓大气问题。一味的追求语言的迷宫究竟有何意义?大而空的东西,凌空高蹈,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是表达了你内心,还是表达了什么?生活就是生活,少他妈扯淡,我还洋洋乎在山水之间呢,我还高山瞎流水呢。

二、是在诗里出现悲伤或者怜悯这样的字眼的时候,这样的悲伤还是真实可靠的吗?悲伤是需要直接写出来就能说明的吗?是靠语境来推动的吧。当然,有些是悲伤直接这两个字说出来,但说得要有自己的独特语境来承载。这种字面里直接出现悲伤或者怜悯,按余哥的说法就是:假的。

三、是决绝。许多的抒情为何到了最后难免让人厌恶呢。因为这诗里缺少一种决绝。这是一种气质,而非手段。诗是强烈感情的表达,我一直赞成这句话。这里有泛抒情一说吧,泛,而且滥。比如这样的空洞的抒情的句子:“不要回忆,来抚慰我的心伤”。“砸得思念生疼 ”请问心伤是什么?思念砸得生疼这样的空洞迷茫朦胧不知所以的句子我们现在还需要吗?都什么时代了都?

四、是有些事物是否真的具体、真实?比如你说“今天各地雪花飘飘”,或者说“高山啊老虎啊”什么的,或者说“我拿着十六张你的照片在看”,或者说“我在离城五里的地方回忆了你”,这样的数字具体化的数目,实在是毫无用处,因着这些看似很精确的指向,其实是根本不能确定的东西。因为这一切都没有真实可据,何必具体化?世事总是有变数,你能肯定什么?又能否定什么?好似我一直特喜欢的轩尼诗洋酒的两句广告词:世事无绝对,唯有真情趣。我们要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直接切入我们内心的一些东西!

五、是诗歌的共性问题。诗歌这种文体,应是人类共同情感这个共性的准确表达,而非鼻涕虫一样的长篇累牍。当然,并不是说反对长诗。这里指的是自觉做到语言的精简和简炼,连简约这个基本功都不能自觉做到的人还谈何写诗呢。一个人写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达的是前人已经有过的情感经历,只是作为诗人,用文字重现了这一刻。因此作为诗人,就是把人类的共同情感的共性用语言来精确的表达到位,当然,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入个人的独特的情感那就更好了,这一刻你的个性足够鲜明,这就是你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标签了。

六、是写诗的态度问题。我说的八个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余哥也相当赞同。一个真正用心在写诗的人,其实应该知晓谁写得比自己好,一首好诗摆在眼前,是技巧好还是整个语境好,还是用语独特,还是独白厉害,自己应该一眼就很清楚,并学习这些妙处,而不是天天震天价地在喊NB啊NB,你真就NBA了。我的理想是吸取众家之长,太极,最终形成自己最独特的东西。这些年我也一直这样过来,也一直在学习和希望博采众家之长,当然,这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而是靠对众多优秀诗人在诗歌的内心表达上的不同感受和方式的借鉴并转化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七、是快感与情趣问题。一个人写诗如果太刻板了,难免陷入语言本身的怪圈,一个人如果在天天写“我永远是这个世上最纯洁的人”,“我是黄河里的一朵浪花”,或者只停留于流水帐记录和事件复叙,这样的写作有何长久意义呢。所以即使一个人写诗写了五十年,如果观念上不改变,写作上不吸取他人的精华,一味的自顾自的瞎写,你永远是个新人!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这样的伪诗有什么看头呢?毫无情趣灵动或张力的和个人情感在里面的类似学院派的东西,按余哥的说法是看得他肚子疼!呵呵。适当的快感和情趣,是使一首诗鲜活,飞起来的重要原因吧。

八、是形式问题。学院派的写作大都是四平八稳,如果你诗内在上有翻天覆地之势,外面形式是否整齐倒不是问题,怕的是写的四平八稳,千篇一律,一股子匠气在闹腾,这诗终是废了。

九、是断句问题。这个需要对语言有使用的天赋,也需要不断得练习,使之趋于成熟和完美。在不解诗群这个的牛慧祥的诗我印象颇深。录两首,大家一读即知。


《无题》

夜晚,我承受着一只瓶子的
寂静。

白天,它摔下来,碎了。


《即景》

现在可作此回想。山
对群山而言。巨嶂叠翠,碎石
滚下来。这纯属
经验之谈:寂静,这
一块,这
一块。
树林的不确切之处:
返景入深林。
雾,还想忘记吗?
是的。


十、是创作状态问题。聊到了一些诗人,我们交换的看法,总感觉似乎状态很影响到各时期的写作,当然,这可能和生活有关。比如读魔头贝贝现在的诗,和读他01和02年的短诗,那种直接杀人的感觉就没有了。录一首魔头的早期作品:

《是》

农历五月十二
是我的生日。
一首正在写着的诗是我的身心正在被处理;
发情的力量,果断的勇气。
魔头贝贝是我是全部的人
在他里面静静地锯。
2001.7.11


《寒流》

把刀插进刀鞘就象
把我放回肉体里。
表面的平静。
活着的人,有的还在争取,有的
已完全放弃。

夜晚来了。天
又黑了。虽然夜晚终将过去。
我在守卫:我在写诗。
星空辽阔,毫无意义。
2002.1.26


十一、是不解诗群。前几天大家聚会时,余哥说来不解助谈如何,我说那我是只管放炮,有什么就说什么,啥都不管的啊。余哥说是的是的就要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切入,我听了很开心,昨晚再谈到不解,谈到了不解诗群的几个人,比如周斌和邵勇的作品和余怒自己的作品,我提了一点,他们的是否慢慢有种匠气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牛慧祥的灵动,阿牛的诗似乎更得余怒真传,诡异的语境和天生的语感,加个一些相得益彰的技巧断句,使诗鲜活起来,而又张力十足。当然,这种匠气不是学院PAI的那种,而是一味追求语境和沉闷带来的读后感。人生来是为快乐而活,而非为悲苦而活,诗歌是我们的透气孔,但是否这个透气孔的作用达到了?还是一直很闷,才会稳?才会显得不浮?何必呢。阅读是一种感受,从写作者回到写作者身上的一个过程,这中间有读者作为见证人,他们都品读着你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当你觉得别人在玩技巧或者小聪明的时候,你没感觉自己已经自设前提或者自设篱笆了自谓功力或者眼界高人一筹了吗?阅读应该是没有任何界限和自限或抛开阅读经验时的阅读,是一种进入但最终挣脱而去的过程。还有我觉得“不解”这两个字的确是很鲜,余哥当初命名时,也许也是对人世常情的一种入世归避吧?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谁能准确预料和及时补救呢?按字面的就是不理解之意。我们总在获知和丢失之间穿梭。

十二、诗歌语言回归的可能。我的一个理想是使唐诗,不仅仅,应是指所有古代诗歌,使之意境在新诗的语境中获得重生,而且这个是不自觉得在做,而非刻意为之,这和伊沙的新唐诗,每首每首的全新演义一次是不同的。比如我写《多情人小安》时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纯属不自觉而为之,而这一切又如此的自然而然。当然,曾经也有人说这首诗写得很有一股腐败的纨绔子弟的气息,没落贵族,仅靠一点回忆度日。其实这些不要紧,重要得是这样一种心境得以再现,能让读者从心底共鸣,自己又能聊以自慰,我觉得足了。这一点上老余也谈到了陈先发,小引、弥赛亚等人的包括他自己的一些倾向,觉着熟读古诗绝对是好事,对于丰富一个人的创作,也为新诗提供了一次新的可能,我也聊到了最近的《天涯》杂志第四期,李少君做的一个类似传统回归意义上的专揖和主持人语,新诗如何从古诗、外国诗和已有的新诗近百年的这三个传统,汇合这三个传统使之完美结合并得到一个新的支点?这揖里面选了陈先发小引雷平阳还有代薇包括我的一些诗,我觉得李少君的眼光还是很毒的。从这点上而言,我觉得此类写作应该是先锋这两个字的再次突围。于我们突围诗群而言,不仅仅是先锋问题,而是根本所在。写作的趋向上趋于顺境,而非强作。古人云。“强乐还无味”。

提到陈先发,可是大名鼎鼎了。他的诗最初是经我的朋友陈小三介绍给我阅读的。似乎是2004年的时候的事了。小三说,陈先发的诗里面有一首他93年左右读到过的诗,时间过去了十几年,仍然使他震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首诗使陈小三完全进入了现代诗歌写作。我早些年的时候,总有古代文人书卷气,总有一些美好的想法的,总觉得,到哪个省,一定要拜访自己想认识的诗人,最牛逼的诗人,“有朝一日我要把你们统统认识。能把酒言欢,能有共同话题的聚会”这样子,呵呵。于现实生活中其实是很难得。这次到安徽,我差点把他的诗搞错了,就是发哥的《九月》中的两句,“溪水提在桶中。已无当年之怒。”,我特喜欢他的这些早期作品,颇有一股少年游的才华横溢般的感觉,也许是和我自己的年龄有关吧。但发哥很谦逊,说这些十八年前的诗现在看来很幼稚啊,真不可思议。

陈先发的近作中有一首我印象也相当深,附录大家一起读:

《街边的训诫》

陈先发

不可登高
一个人看得远了,无非是自取其辱
不可践踏寺院的门槛
看见满街的人都
活着,而万物依旧葱茏
不可惊讶


十三、诗歌的写作朝哪个方向去,复杂与简单问题。其实这点我想大家已有公认或者接近的想法了吧。一首诗里到底有没有必要叙述或者描述太多的意象和情感?靠太多的形容词叠加来表达你的某种感情?还是抽丝去茧,去除繁杂,让一种声音清晰起来,直达内心?应该让自己的诗简约起来,但不是简单,而且张力十足。当然,这样说,并非反对长诗写作。因为长诗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足够的才华来支撑的,如果某一时刻跟不上,有可能就造成一个长诗的缺陷。余怒的这首一天天,还记得若干年前初读时的震憾,那种震动绝非语言可以言说。游离的笔调,从西红柿出发,到了体形的变化,再到绝望,这种冷色调的抒写、内在的张力,太让人触目惊心。


暂这些。
用余怒这首诗作这个闲谈的终结词。


《一天天》

余怒

不受香气影响的体形
弄得西红柿很不安、很红

它那么软,不能碰
在地里,生出根,像忧郁

像性骚扰。不能不忘掉
昨天体形的变化和今天的绝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