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
《平民诗歌选刊网刊》2008年元月号(总第二期)返回目录(点击)
【每周一荐】
歪歪1981
铁匠嵇康
梦开纷飞
《耶苏下乡》
诗:歪歪1981
1
这些年,他们信了耶苏
最初是因为盖了教堂
教堂里有好听的歌
还有免费的食物,父亲说
“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一副虔诚的样子,又得意,他似乎忘记了
说这话的还另有其人
一个是耶苏,一个是农技站的老张
2
二狗是葬下了
村里的牲畜还会继续丢失
没有人再破口大骂
因为主在听着呢
主一定知道是谁偷走的
况且二狗又死了
现在最怀念二狗的莫过于
村长胡大富
要早听了主的话
该有多好
3
“有人打你的右脸,把左脸也给他”
只有隔壁村的强子不嫌晚
他终于让一个寡妇怀上了,并娶了人家
4
耶苏也时常去姑妈家的菜园
他不怜惜青虫的贱命
也不造七级以下的浮屠
他现在所关心的是如何
让这个
沾满农药味的女人得到安慰
她忙碌,健康,温饱,并不哀恸
且歌小语:80年以前的诗人,写的诗歌大多厚实,生活的意味特别浓,往往能够达到以平常的语言来感人至深的效果;80年以后的诗人,写的诗歌大多轻巧,因为年轻气盛,生活经历又有限,所以走的大多是灵活机智的路线,往往只在语感上下功夫,追求空洞的诗歌创作技巧。所以,就平民诗歌来说,真正能够达把“目光向下,关注平民”的这种平民诗歌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多是80年以前出生的诗人,少有80年后出生的诗人。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一般现象,也有许多例外的,比如我今天推荐的《耶苏下乡》,作者歪歪1981就是80年后出生的。歪歪原名林志荣,浙江人,他在平民诗社发表的诗歌并不多,以前我也很少关注,突然有一天,他发表了一组《给我一只忧伤的竹篮》,语感特别好,被榕树下推荐到首页绝品,也有许多人喜欢;突然有一天,他又发表了一首《耶苏下乡》,在诗里,耶苏化身成了一个平常人,或者说,他有可能就是你的隔壁邻居。“这些年,他们信了耶苏/最初是因为盖了教堂/教堂里有好听的歌/还有免费的食物”,开篇即妙,别具讽刺意味,却又不露声色:人民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这样你才是真主、真耶苏。所以在乡下,耶苏扮演的就是这种角色:他给人们听好听的歌、吃免费的食物,让没钱娶老婆的强子娶到了一个寡妇,他还到姑妈家去,目的很简单,是为了关心关心这个“忙碌,健康,温饱,并不哀恸”的女人,并让她“得到安慰”,这实在是给耶苏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通看全诗,行云流水无迹痕,嬉笑怒骂皆文章,仿佛随手拈来,其实内含许多机妙。人们常说,“好的诗歌是不需要解读的”。在优秀的诗歌跟前,我的评论也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因此,面对下乡的耶苏,我只有尽早闭嘴。
《一泓一泓的阳光》
诗:铁匠嵇康
一泓一泓的阳光
打着涡儿
涌进我的书房
这是谁这么慷慨
这是谁这么恩泽
一瞬的功夫,就把我这旧屋
变得跟金屋子一样
看啦,在窗外的树上,
更有一万枚阳光的金币
在清风绿叶间跳荡
我听不清她们的絮絮蜜语
我只看见
每一片树叶都在感动里
润湿了她们的绿色眼眶
我知道
在我头顶的青空
更有大片大片的阳光
在无边无际的空中流淌——
这是上帝的蜜糖
这是上帝的琼浆
每一个听话的他的孩子
都会得到他无边的奖赏
且歌小语:转眼,平民诗社成立已经两年半,在茫茫网海中,它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群体,是因为不断的有新人加入,给诗社带来活力,也带来新的思考,从而带动诗社的发展。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虑,也是,有新意才能生存,有创新才会发展。铁匠嵇康是平民的一个新朋友,今年11月才开始在平民发表第一组诗,至今也发诗不到10首,但每首都是精品,可见他对诗歌语言的熟练把控。我这里只推荐他的一首《一泓一泓的阳光》,铁匠嵇康的诗中有一种突出的特质,那就是节奏感特别强,这是今人在诗歌创作中所缺少的,有节奏才有力量,才有美感,才是真正的诗歌——我一直这么偏激地认为。铁匠嵇康的诗歌语言很简洁,很阳光,像一个心灵纯洁的孩子,读他的诗歌,我们能够安静下来,在狂燥的21世纪,这是我们特别需要的,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心灵的洗涤。“每一个听话的他的孩子/都会得到他无边的奖赏”,啊,我们多么需要这“一泓一泓的阳光/打着涡儿/涌进我的书房”,我们多么需要这种上天的“慷慨”和“恩泽”。诗歌不但在节奏上把握得很好,在细节的处理上也很见功夫,有粗有细,晴朗明快,于突然之间感动人心,真好。
《呵 下雪了》
诗:梦开纷飞
清晨出门的时候
发现大地突然多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一个卖早点的小贩喃喃着说
呵 下雪了
上得公交车的时候
发现公交车里就像挂满了窗帘
窗外的景物模糊难见
一个背着书包的孩童高兴地叫道
呵 下雪了
用手擦拭了一下车窗
于是便看到窗外很多白色的蛾子在自由的飞舞着
一个赶着上班的少女咯咯笑道
呵 下雪了
两个女人在闲聊着
聊着自己那不争气的弟弟到而立之年了
还没有交女朋友
一个坐车去医院化疗的老人小声说道
呵 下雪了
下了车以后
我小跑了起来
雪花像着急回家的孩子似的往我怀里扑来
我对着明净的天空大声叫道
呵 下雪了
且歌小语:雪是纯洁的,它属于灵魂。对我来说,它还有另外一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它代表着童年的快乐。堆雪人,打雪仗,等等,都是童年留下的美好回忆。下一场雪就像来了一个美丽的情人,它会把你的生活突然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泉州已经十多年没下雪了,我于是又开始怀念雪。甚至前两天也写了一首关于雪的诗,不过怎么看,也没有梦开纷飞的这首《呵下雪了》漂亮,因为他看到的是真真正正的雪,而我笔下的是回忆里的雪,或者说是梦想中的雪,不够真实,也就不能感人。是的,梦开纷飞的这首《呵下雪了》,给我的第一好感,就是它的真实。早上起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场雪,让卖早点的小贩、背着书包的孩童、赶着上班的少女,甚至是赶去医院化疗的老人都变得心情愉快起来,讲出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呵下雪了”,这情景是多么的美好啊,令“我”忍不住“对着明净的天空大声叫道/呵下雪了”。是的,一场雪就这样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们的心情,欣喜也好,欢呼也罢,总之人人都想把这种愉快的心情表达。写雪的诗歌多如牛毛,写得优秀的并不多见,这首《呵下雪了》应该算其中之一了。它好在感情的真实、表达的自然、节奏的舒畅,轻轻读着,让人温暖,而诗中的几处比喻,虽不见得特别新奇,却也是非常形象。这样的诗歌,大约总是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我于是又翻了梦开纷飞的文集,里面有一篇小散文《雪》,刚好可以作为这首诗的注解,也再次证实了我对这首诗的第一感受是正确的。
返回本期目录(点击)
返回第一期目录(点击)
【每周一荐】
歪歪1981
铁匠嵇康
梦开纷飞
《耶苏下乡》
诗:歪歪1981
1
这些年,他们信了耶苏
最初是因为盖了教堂
教堂里有好听的歌
还有免费的食物,父亲说
“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一副虔诚的样子,又得意,他似乎忘记了
说这话的还另有其人
一个是耶苏,一个是农技站的老张
2
二狗是葬下了
村里的牲畜还会继续丢失
没有人再破口大骂
因为主在听着呢
主一定知道是谁偷走的
况且二狗又死了
现在最怀念二狗的莫过于
村长胡大富
要早听了主的话
该有多好
3
“有人打你的右脸,把左脸也给他”
只有隔壁村的强子不嫌晚
他终于让一个寡妇怀上了,并娶了人家
4
耶苏也时常去姑妈家的菜园
他不怜惜青虫的贱命
也不造七级以下的浮屠
他现在所关心的是如何
让这个
沾满农药味的女人得到安慰
她忙碌,健康,温饱,并不哀恸
且歌小语:80年以前的诗人,写的诗歌大多厚实,生活的意味特别浓,往往能够达到以平常的语言来感人至深的效果;80年以后的诗人,写的诗歌大多轻巧,因为年轻气盛,生活经历又有限,所以走的大多是灵活机智的路线,往往只在语感上下功夫,追求空洞的诗歌创作技巧。所以,就平民诗歌来说,真正能够达把“目光向下,关注平民”的这种平民诗歌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多是80年以前出生的诗人,少有80年后出生的诗人。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一般现象,也有许多例外的,比如我今天推荐的《耶苏下乡》,作者歪歪1981就是80年后出生的。歪歪原名林志荣,浙江人,他在平民诗社发表的诗歌并不多,以前我也很少关注,突然有一天,他发表了一组《给我一只忧伤的竹篮》,语感特别好,被榕树下推荐到首页绝品,也有许多人喜欢;突然有一天,他又发表了一首《耶苏下乡》,在诗里,耶苏化身成了一个平常人,或者说,他有可能就是你的隔壁邻居。“这些年,他们信了耶苏/最初是因为盖了教堂/教堂里有好听的歌/还有免费的食物”,开篇即妙,别具讽刺意味,却又不露声色:人民需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这样你才是真主、真耶苏。所以在乡下,耶苏扮演的就是这种角色:他给人们听好听的歌、吃免费的食物,让没钱娶老婆的强子娶到了一个寡妇,他还到姑妈家去,目的很简单,是为了关心关心这个“忙碌,健康,温饱,并不哀恸”的女人,并让她“得到安慰”,这实在是给耶苏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通看全诗,行云流水无迹痕,嬉笑怒骂皆文章,仿佛随手拈来,其实内含许多机妙。人们常说,“好的诗歌是不需要解读的”。在优秀的诗歌跟前,我的评论也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因此,面对下乡的耶苏,我只有尽早闭嘴。
《一泓一泓的阳光》
诗:铁匠嵇康
一泓一泓的阳光
打着涡儿
涌进我的书房
这是谁这么慷慨
这是谁这么恩泽
一瞬的功夫,就把我这旧屋
变得跟金屋子一样
看啦,在窗外的树上,
更有一万枚阳光的金币
在清风绿叶间跳荡
我听不清她们的絮絮蜜语
我只看见
每一片树叶都在感动里
润湿了她们的绿色眼眶
我知道
在我头顶的青空
更有大片大片的阳光
在无边无际的空中流淌——
这是上帝的蜜糖
这是上帝的琼浆
每一个听话的他的孩子
都会得到他无边的奖赏
且歌小语:转眼,平民诗社成立已经两年半,在茫茫网海中,它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群体,是因为不断的有新人加入,给诗社带来活力,也带来新的思考,从而带动诗社的发展。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虑,也是,有新意才能生存,有创新才会发展。铁匠嵇康是平民的一个新朋友,今年11月才开始在平民发表第一组诗,至今也发诗不到10首,但每首都是精品,可见他对诗歌语言的熟练把控。我这里只推荐他的一首《一泓一泓的阳光》,铁匠嵇康的诗中有一种突出的特质,那就是节奏感特别强,这是今人在诗歌创作中所缺少的,有节奏才有力量,才有美感,才是真正的诗歌——我一直这么偏激地认为。铁匠嵇康的诗歌语言很简洁,很阳光,像一个心灵纯洁的孩子,读他的诗歌,我们能够安静下来,在狂燥的21世纪,这是我们特别需要的,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心灵的洗涤。“每一个听话的他的孩子/都会得到他无边的奖赏”,啊,我们多么需要这“一泓一泓的阳光/打着涡儿/涌进我的书房”,我们多么需要这种上天的“慷慨”和“恩泽”。诗歌不但在节奏上把握得很好,在细节的处理上也很见功夫,有粗有细,晴朗明快,于突然之间感动人心,真好。
《呵 下雪了》
诗:梦开纷飞
清晨出门的时候
发现大地突然多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一个卖早点的小贩喃喃着说
呵 下雪了
上得公交车的时候
发现公交车里就像挂满了窗帘
窗外的景物模糊难见
一个背着书包的孩童高兴地叫道
呵 下雪了
用手擦拭了一下车窗
于是便看到窗外很多白色的蛾子在自由的飞舞着
一个赶着上班的少女咯咯笑道
呵 下雪了
两个女人在闲聊着
聊着自己那不争气的弟弟到而立之年了
还没有交女朋友
一个坐车去医院化疗的老人小声说道
呵 下雪了
下了车以后
我小跑了起来
雪花像着急回家的孩子似的往我怀里扑来
我对着明净的天空大声叫道
呵 下雪了
且歌小语:雪是纯洁的,它属于灵魂。对我来说,它还有另外一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它代表着童年的快乐。堆雪人,打雪仗,等等,都是童年留下的美好回忆。下一场雪就像来了一个美丽的情人,它会把你的生活突然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泉州已经十多年没下雪了,我于是又开始怀念雪。甚至前两天也写了一首关于雪的诗,不过怎么看,也没有梦开纷飞的这首《呵下雪了》漂亮,因为他看到的是真真正正的雪,而我笔下的是回忆里的雪,或者说是梦想中的雪,不够真实,也就不能感人。是的,梦开纷飞的这首《呵下雪了》,给我的第一好感,就是它的真实。早上起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场雪,让卖早点的小贩、背着书包的孩童、赶着上班的少女,甚至是赶去医院化疗的老人都变得心情愉快起来,讲出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呵下雪了”,这情景是多么的美好啊,令“我”忍不住“对着明净的天空大声叫道/呵下雪了”。是的,一场雪就这样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们的心情,欣喜也好,欢呼也罢,总之人人都想把这种愉快的心情表达。写雪的诗歌多如牛毛,写得优秀的并不多见,这首《呵下雪了》应该算其中之一了。它好在感情的真实、表达的自然、节奏的舒畅,轻轻读着,让人温暖,而诗中的几处比喻,虽不见得特别新奇,却也是非常形象。这样的诗歌,大约总是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追求的。我于是又翻了梦开纷飞的文集,里面有一篇小散文《雪》,刚好可以作为这首诗的注解,也再次证实了我对这首诗的第一感受是正确的。
返回本期目录(点击)
返回第一期目录(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