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相关评论、诗友互赠诗》 |
我所看到的大泉州诗歌部落的黎明之光
●关于泉州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现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县以及清蒙管委会,面积10865平方公里,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州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唐代到元朝,“刺桐港”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东南沿海的经济重镇。
●关于泉州的诗歌群体
上世纪未,福建省曾经推出拥有完整轮廓的七大诗歌群落:福州诗群、三明诗群、厦门诗群、闽东诗群、漳州诗群、晋江诗群、惠安诗群,各群落大多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活跃着一批年轻的诗人,通过各种快捷、即时性的交流,大大提升了各自的创作水平,对我省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意义很大。而在福建的七大诗群中,泉州就有两个:惠安诗群和晋江诗群,惠安诗群是福建省七大诗群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并建有自己的诗歌网站“惠安诗歌沙龙”,利用网络平台与全国各地诗友进行良好的交流,是目前泉州诗歌界较为活跃的一个诗歌群体,现主要成员有叶逢平、浪行天下、任轩、陈功、张鞍荭等人。晋江诗群以楼兰(刘志峰)为代表,编辑有《星光》杂志,以传统媒体交流为主平台,曾主办过“春天送你一首诗”等大型诗歌活动。还有泉州青年作家协会的吴素明先生(横折折撇)所办的《撇诗刊》(现已出版两期),提倡“锐气、先锋、原创、个性、冷静”,为泉州青年诗人群体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有老一辈的诗人如蔡芳本老师、林轩鹤老师等,一直坚持于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的最前线,为大泉州诗歌的发展作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总的来说,大泉州的诗歌群体在全省来说还是较弱势的,诗群与诗群之间、诗人与诗人之间的交流也较少,社会与媒体对于诗歌文化的关注也不够。惠安诗群与晋江诗群由于地域关系,未能容纳更大范围的即大泉州的诗歌之光。大泉州的诗歌现况,与活跃的大泉州经济发展是极不相称的。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以多元、包容而著称,因此,我们提出“大泉州诗歌”这样一个概念,为大泉州范围内的诗人们提供一个广泛交流、互动的平台,团结大泉州所有的诗歌队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期达到一个城市与诗歌、商业与诗歌的契合点,这无论是对泉州诗歌的繁荣,还是为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关于形成大泉州诗群的几个难题
一个诗群至少需要一个灵魂人物,比如福建七大诗群之一的三明诗群,无论已故的范方老先生还是现在活跃于诗三明的昌政老师,无疑都是队伍的灵魂、学习的榜样。这不仅仅是其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给部落这样的氛围和机会,提供了大家作诗论诗的良好平台,纠正了一些人的落后观念,并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而把一个群体拧成一股力量。大泉州诗群也需要这样一位领军人物。
一个诗群的形成需要包容,需要宽广的胸怀,无论从人文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需要广泛地容纳四方文化,要有争鸣而后才会有共鸣。大泉州由于经济发展的缘故,外来人口较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成为当地诗歌队伍的精英,谁来收留他们呢?用什么方式来收留呢?
一个诗群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大泉州有自己的纯文学刊物《泉州文学》,近闻《泉州文学》已改双月刊为月刊,这为广大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舞台,希望《泉州文学》继续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诗歌游民,发扬当地的诗歌文化。希望更多的媒体如《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石狮日报》、《泉州广播电视报》等对当地的诗歌群体引起关注,为诗歌创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以广阔的胸怀包容大家,以热情的态度迎接大家。
一个诗群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网络的平台,不可否认,网络给诗歌带来了无数陷阱,但更多的是机会与挑战,由于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自由性,使种种诗歌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对于诗歌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期待着这么一个平台能够早日出现。
有交流才会有进步,希望相关部门对诗歌创作群体引起足够的重视,多组织诗歌创作笔会、朗诵会、研讨会之类的活动,加强交流,扩大影响,促进创作。
●两个备注
今天我们提出大泉州诗歌这个概念,也许为时过早,但是,大泉州诗歌的形成是迟早的、必然的,我想我们都能等到这一天!
今天我们说大泉州诗歌必然形成,或者有人会说:你是什么东西?预言家吗?难道由你来当这个领袖吗?我们一笑:真正的诗歌领袖还没有诞生,至少我们现在看不见。事实上有没领袖并不重要,诗群形不形成也不重要,重要的从此开始大家扩大交流圈子,诗人与诗人走到一起,不论从网络还是现实,互相学习、互相批评,形成良好的诗歌氛围,我想这是我们可以期待的,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鸣谢
很感谢各位诗坛老前辈、文化艺术界的精英、领导、新闻媒体记者们于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这种民间形式的诗歌朗诵会;感谢泉州市龙鳞阁茶艺馆、三华礼品(泉州)公司等单位对于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因为你们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此次会议得以顺利召开。
很荣幸与大家共同迎来了大泉州诗歌文化的黎明之光。
大泉州诗歌沙龙,公元2005年12月,于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