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相关评论、诗友互赠诗》 |
采访对象:且歌且骚(以下简称且歌)
采访时间:2006年1月16日晚19:00
采访人:百合梦雪(以下简称百合)
百合:且歌,您好。对于大家所关注的《龙鳞诗刊》创刊号的情况,目前进展如何?
且歌:昨天定稿,昨晚派人带到深圳印刷,19号之前能够发到泉州,20号准时召开发布会暨新诗座谈会,诗刊编辑阿翔会过来,其余嘉宾正在邀请中。
百合:您辛苦了。作为平民诗社的创始人。是什么样的契机或者说动力,促使您创立平民诗社?
且歌:当时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有个更为广泛的诗歌交流平台,能供诗歌爱好者投稿发稿,能供初学写诗者学习。写读者喜欢的诗歌,作读者喜欢的诗人,发表更多读者能够看懂的、喜欢的诗歌,挖掘更多的平民诗人。这个想法其实很久了。当然,这期间受到榕树下编辑部的许多帮助和照顾。如果没有编辑部的热心帮助,我想:我的这些想法都将是空想。
百合:平民诗社的宗旨是写读者喜欢的诗歌,做读者喜欢的诗人。那么,这种喜欢有没有一个标准,一个大家公认的理论尺度来衡量呢?
且歌:诗人喜欢的诗歌也许没有标准,读者喜欢的诗歌一定有标准的。我认为这个标准就是:诗歌语言自然、易读,好懂,能够感动自己,也能够感动别人,要求是来自瞬间的思想火花,再加上熟练的语言炼金术的产物。当然,这个标准是否为大家所公认,还有待考究。不过我总是坚信符合这种要求的诗歌必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且这也是我们发稿、荐稿的一个衡量标准。
百合:平民走的是精品路线,用稿条件相比其它社团要严得多。这样做肯定会将一些诗歌作品拒之门外,从而失去了网络社团赖以生存的人气和关注。您是做企划的,这样做划算吗?
且歌:正如你所说,我是个生意人,又是做营销、搞企划的。一般不做亏本生意。所以对这个问题当然也有想过:我每次上网都会到退稿处看看,有时看到许多较好的作品被退,也很心疼。更何况作者自己呢?诗人是一个较为自负或者说自满的群体,更是个感情脆弱的群体,有的作者接受不了经常被退稿这种磨练,转而投到其它社团,这也很正常的,我也不能对他们要求太多。不过我更多考虑的是社团的读者,也就是说受众。我是卖东西的,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读者最喜欢的货品(作品)卖给他,如何让他眼睛一亮,如何让他喜欢上你这个专卖店(社团)。我想,如果从这点思考的话,我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事实也证明,我这些想法与做法并没出大问题,有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作者喜欢上了这个社团,也有一些固定的读者常常到这里来看看、逛逛。嘻,从另一点来说,发稿要求越高,对真正热爱诗歌的作者来说,不更有挑战性吗?
社团的这种运营、持续方式,开始时也确实有许多人不理解,不过我们总算坚持下来了,并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朋友理解,这无论如何总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没有对不起读者,我们没有把垃圾作品拿出来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采访时间:2006年1月16日晚19:00
采访人:百合梦雪(以下简称百合)
百合:且歌,您好。对于大家所关注的《龙鳞诗刊》创刊号的情况,目前进展如何?
且歌:昨天定稿,昨晚派人带到深圳印刷,19号之前能够发到泉州,20号准时召开发布会暨新诗座谈会,诗刊编辑阿翔会过来,其余嘉宾正在邀请中。
百合:您辛苦了。作为平民诗社的创始人。是什么样的契机或者说动力,促使您创立平民诗社?
且歌:当时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有个更为广泛的诗歌交流平台,能供诗歌爱好者投稿发稿,能供初学写诗者学习。写读者喜欢的诗歌,作读者喜欢的诗人,发表更多读者能够看懂的、喜欢的诗歌,挖掘更多的平民诗人。这个想法其实很久了。当然,这期间受到榕树下编辑部的许多帮助和照顾。如果没有编辑部的热心帮助,我想:我的这些想法都将是空想。
百合:平民诗社的宗旨是写读者喜欢的诗歌,做读者喜欢的诗人。那么,这种喜欢有没有一个标准,一个大家公认的理论尺度来衡量呢?
且歌:诗人喜欢的诗歌也许没有标准,读者喜欢的诗歌一定有标准的。我认为这个标准就是:诗歌语言自然、易读,好懂,能够感动自己,也能够感动别人,要求是来自瞬间的思想火花,再加上熟练的语言炼金术的产物。当然,这个标准是否为大家所公认,还有待考究。不过我总是坚信符合这种要求的诗歌必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且这也是我们发稿、荐稿的一个衡量标准。
百合:平民走的是精品路线,用稿条件相比其它社团要严得多。这样做肯定会将一些诗歌作品拒之门外,从而失去了网络社团赖以生存的人气和关注。您是做企划的,这样做划算吗?
且歌:正如你所说,我是个生意人,又是做营销、搞企划的。一般不做亏本生意。所以对这个问题当然也有想过:我每次上网都会到退稿处看看,有时看到许多较好的作品被退,也很心疼。更何况作者自己呢?诗人是一个较为自负或者说自满的群体,更是个感情脆弱的群体,有的作者接受不了经常被退稿这种磨练,转而投到其它社团,这也很正常的,我也不能对他们要求太多。不过我更多考虑的是社团的读者,也就是说受众。我是卖东西的,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读者最喜欢的货品(作品)卖给他,如何让他眼睛一亮,如何让他喜欢上你这个专卖店(社团)。我想,如果从这点思考的话,我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事实也证明,我这些想法与做法并没出大问题,有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作者喜欢上了这个社团,也有一些固定的读者常常到这里来看看、逛逛。嘻,从另一点来说,发稿要求越高,对真正热爱诗歌的作者来说,不更有挑战性吗?
社团的这种运营、持续方式,开始时也确实有许多人不理解,不过我们总算坚持下来了,并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朋友理解,这无论如何总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没有对不起读者,我们没有把垃圾作品拿出来浪费他宝贵的时间。
百合:这么说平民要开精品专卖店。如果按年龄说,您应该算是“70后”。在挖掘和培养新人方面您也做了很多,包括每月的诗星评选,每日推荐。在您看来平民有潜力的诗人有几位?他们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哪里?
且歌:70后、80后或者90后,我没有这么想过,更不想把自己划到哪个圈子里去。我想:除了生活的经验以外,诗歌跟年龄的关系并不太大。而我也谈不上培养出什么新人,因为我自己也还不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从来不敢把自己以诗人自居.我更喜欢说的是: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我热爱诗歌,如此而矣。
但我在平民诗社确实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潜力的诗人:社团的平民诗人陈小三(巫嘎)、本少爷(康定情歌)、秦池、施世游,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也写出了许多让人喜欢的作品;石瞒芋的有些作品也让人喜欢,我相信他也会是一位优秀的诗歌写手--如果继续努力的话。社团诗星若有若无花、涂灵、穿过尘埃也很优秀,特别是涂灵,我认为他是这两年网络诗坛的一匹黑马,事实上他这两年在传统媒体也发了不少诗歌作品,渐渐为传统诗歌媒体所关注。若有若无花和穿过尘埃的语言很有灵性,如果静下来修练,也能成器。
社团编辑麦岸、樊子、无算子、kankan03 的态度较为我喜欢,无算子在语言方面的牢靠把握,kankan03的那种灵性,樊子的那种关注生活的厚重感,麦岸的语言的随意性,都具备了成为优秀诗人的一些潜质。我相信他们的未来。当然,kankan03和麦岸再努力的地方还要多些,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加油还有文本无心,他在诗歌语言方面显露出的个性,让人吃惊。我相信他们中有许多会成为诗人的。我为他们的经常光顾而感到荣幸。如果他们在成为大诗人之后还能够记得认识过且歌且骚,那我将更为荣幸:)
百合:这些诗人因为资历太浅,难以进入有影响的大型文学刊物,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网络和小型刊物上涂涂写写。那么传统的纸质传媒,比如说《诗刊》,有没有责任和义务来挽救“倾颓的一代”,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80后”诗人。在前面您也说了在《龙鳞诗刊》创刊发布会上,邀请到《诗歌月刊》编辑阿翔。您打算跟他如何探讨?
且歌:呵呵,陈小三、本少爷、若有若无花、涂灵、麦岸、无算子、樊子、唐刚、符纯云等都在《诗刊》发过作品并被传统媒体关注过的:)
我没打算跟阿翔探讨太多的诗歌,我只想跟他多喝两杯酒,套套近乎~~~
网络最终是要走向媒体的,这靠网络诗人自己的努力。你的诗歌有人接受了,自然就有媒体会选用。而说到挽救,我想许多编辑都会说:我们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来挽救你。如果是我,我会说:求人不如求己。当然,如果能够帮助困惑中的诗友早日走出迷途的话,我是说如果能够的话,我倒愿意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早日走上诗歌的正途。
我不知道编辑《龙鳞诗刊》能够为大家做出些什么,不过我很喜欢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些事——不计后果的!在人的一生中,我觉得做做过程就很好了。
百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且歌为平民所做的一切也是有目共睹的。平民诗社是您一手带出来的孩子,对它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您有何规划?
且歌:没有。我不敢规划,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多久--这非常无奈,我不忍心说出。但我不得不说,办社团要花的时间真的太多了,而我得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生意上。我只能说我走一步算一步,能做多少算多少。如果说有什么期待的话,我希望平民诗社能够出自己的《平民诗刊》;如果说有什么奢望的话,我希望《平民诗刊》能够长期出版,办成月刊。但至少在今年内,我还不敢有这些想法。
百合:谢谢且歌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祝您新年快乐。
且歌:不客气。祝平民的朋友新年快乐。
结语: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且歌的诚实和率真叫人感动。虽然他说“我不知道我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多久。”路永远是曲折起伏的,但我们一直在路上。共勉!
且歌:70后、80后或者90后,我没有这么想过,更不想把自己划到哪个圈子里去。我想:除了生活的经验以外,诗歌跟年龄的关系并不太大。而我也谈不上培养出什么新人,因为我自己也还不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从来不敢把自己以诗人自居.我更喜欢说的是: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我热爱诗歌,如此而矣。
但我在平民诗社确实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潜力的诗人:社团的平民诗人陈小三(巫嘎)、本少爷(康定情歌)、秦池、施世游,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也写出了许多让人喜欢的作品;石瞒芋的有些作品也让人喜欢,我相信他也会是一位优秀的诗歌写手--如果继续努力的话。社团诗星若有若无花、涂灵、穿过尘埃也很优秀,特别是涂灵,我认为他是这两年网络诗坛的一匹黑马,事实上他这两年在传统媒体也发了不少诗歌作品,渐渐为传统诗歌媒体所关注。若有若无花和穿过尘埃的语言很有灵性,如果静下来修练,也能成器。
社团编辑麦岸、樊子、无算子、kankan03 的态度较为我喜欢,无算子在语言方面的牢靠把握,kankan03的那种灵性,樊子的那种关注生活的厚重感,麦岸的语言的随意性,都具备了成为优秀诗人的一些潜质。我相信他们的未来。当然,kankan03和麦岸再努力的地方还要多些,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加油还有文本无心,他在诗歌语言方面显露出的个性,让人吃惊。我相信他们中有许多会成为诗人的。我为他们的经常光顾而感到荣幸。如果他们在成为大诗人之后还能够记得认识过且歌且骚,那我将更为荣幸:)
百合:这些诗人因为资历太浅,难以进入有影响的大型文学刊物,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网络和小型刊物上涂涂写写。那么传统的纸质传媒,比如说《诗刊》,有没有责任和义务来挽救“倾颓的一代”,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80后”诗人。在前面您也说了在《龙鳞诗刊》创刊发布会上,邀请到《诗歌月刊》编辑阿翔。您打算跟他如何探讨?
且歌:呵呵,陈小三、本少爷、若有若无花、涂灵、麦岸、无算子、樊子、唐刚、符纯云等都在《诗刊》发过作品并被传统媒体关注过的:)
我没打算跟阿翔探讨太多的诗歌,我只想跟他多喝两杯酒,套套近乎~~~
网络最终是要走向媒体的,这靠网络诗人自己的努力。你的诗歌有人接受了,自然就有媒体会选用。而说到挽救,我想许多编辑都会说:我们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来挽救你。如果是我,我会说:求人不如求己。当然,如果能够帮助困惑中的诗友早日走出迷途的话,我是说如果能够的话,我倒愿意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早日走上诗歌的正途。
我不知道编辑《龙鳞诗刊》能够为大家做出些什么,不过我很喜欢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些事——不计后果的!在人的一生中,我觉得做做过程就很好了。
百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且歌为平民所做的一切也是有目共睹的。平民诗社是您一手带出来的孩子,对它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您有何规划?
且歌:没有。我不敢规划,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多久--这非常无奈,我不忍心说出。但我不得不说,办社团要花的时间真的太多了,而我得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生意上。我只能说我走一步算一步,能做多少算多少。如果说有什么期待的话,我希望平民诗社能够出自己的《平民诗刊》;如果说有什么奢望的话,我希望《平民诗刊》能够长期出版,办成月刊。但至少在今年内,我还不敢有这些想法。
百合:谢谢且歌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祝您新年快乐。
且歌:不客气。祝平民的朋友新年快乐。
结语: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且歌的诚实和率真叫人感动。虽然他说“我不知道我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多久。”路永远是曲折起伏的,但我们一直在路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