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爱悲悯》解读且歌且骚诗歌<给流浪人的长句短句>  (作者:星语静寂)

(2006-12-04 15:21:27)
分类: 《相关评论、诗友互赠诗》

他对着天空叫爸爸/
弯下脊梁喊妈妈 /
仿佛他一哭/
世界就会给他温暖 /
——且歌且骚《打电话的孩子》

真正的诗人是内含铁质的。这句话用在诗人且歌且骚身上当之无愧。 一月十九日深夜,我在网上读到他最新的诗歌作品《给流浪人的长句短句》,从这组诗歌中读到诗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悲天悯人。

“给他们一点水深火热/
给他们一点敲敲打打/
给他们一个成器的理由 /
——〈给铁〉


  进入这组诗歌,扑面而来的是这首〈给铁〉,首先就让人眼前一亮。作为70后或者第三代诗人,许多人摒弃了对现实和社会的关注,更为关注自我内心的体现,或者说很多人的诗歌有某种自恋的倾向和色彩。所以“给他们水深火热或者敲打,可能就会找到成器的理由”。这首诗歌首先就打开了一种思想境界,让人有急切地读下去的欲望。

  接下来诗人开始渴望一种“像种子一样撬开大地 ”的力量,想把更多的温暖给予更多的人。但作为单个的个体,诗人也许感觉到力量的微薄和无奈,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担忧和思考。这种担忧和思考就转换成一种呐喊,在诗歌中作出了这样的阐述:


“原谅我发现了氧,发现了钙/
发现了铁,发现了各种营养品和/
奢侈品。温度像一面喝醉酒的镜子 /
露宿街头的朋友用双手祈福 /
兄弟,你所缺少的这些/
正是我所多余的?/FONT>
而我却无法摘除 /”
——〈原谅我〉


  诗歌中没有过多的意向和曲折的语言,但读者都可以通过这些明白无误的语言直抵诗歌所要抵达的地方。如果说文字就是武器,那么这些诗歌应该是击中要害的。

“我大声叫喊,如果怜悯足够真诚 /
那就有请窗外的人 /
进屋避风 /”


  05年且歌且骚开始组建网络诗歌社团,把更多的关注给予了众多的网络新生写手。提供给大家诗歌交流的平台,更不遗余力地创建网刊,出资创建民刊,成立网络上的诗歌记者团。而这一切都是义务的,所要耗费的精力时间和财力也许是别人难以想象的。这在最近百合对他的访谈中也可以看出,这一切都足以让人敬佩和感动。

  我们再回到这组诗歌,来探讨和梳理诗人诗歌艺技上的一些东西。这组诗歌秉承了他一贯的诗歌风格,即大气,有深度和力度。在且歌且骚以往的作品中也能读到诗人对于民生的关注和忧戚,他以往的一首作品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要杀就杀农民》:


富人又买保险,又雇保镖 /
不容易下手,又不容易逃 脱 /
要杀就杀农民,我要让他们统统奔小康/
种很多很多田,备很多很多棉袄 /
我要让他们不是死在粮仓 /
也得死于稻草 /


作者的行文方式干净利落,直接抵达.文章的穿透力很强,给人震撼.我曾经看到过诗人的照片,清瘦,目光炯亮。有一些鲁讯那种峥峥的风骨。如果且歌继续在自己的风格上坚持和研究下去,继续保持这种姿式,那么他会在浊流中保持清澈,在昏暗中保持明亮,是会有很大的建树的。

  作为诗歌评论,也作为更严格的要求来说,这组诗歌里面也有一些缺陷,如《枪手》,《寂寞是富人的专利》 ,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些欠缺,表达上尚没有充分,在一些句子的转化和运用上还可以作一些细致的推敲和研究。细腻也许是男性诗人所欠缺的一些东西,也或许是诗人写作的匆忙所致。但诗歌是每字必争的艺术,希望作者能在以后的诗歌中更上层楼.
  在这组诗歌中我们还读到另一种东西:友情。《跟陈小三的一次酒话》,我曾经拜读过陈小三的诗集《交谊舞》,在这首诗歌中看得出且歌对陈的相惜。但这首诗歌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更多的东西,我们浅尝则止。

  一个诗人在作诗歌之前是无法欲知自己能抵达什么程度的。而另一个读者或者受众能通过诗歌接受的诗人的信息也是无限的。而要分析一个诗歌作品是很艰难的,诗歌作为最为自由的一种表达文体,也是最给人留下回味的一种文体,我们不仅是要读到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还要从嗅觉,视觉,听觉以及多维立体上等等方面去探讨,才能算是成功地解读了一首作品。  我今天仅从精神层面分析这组《给流浪人的长句短句》,这种写实的诗歌应该是大力倡导的。更重要的是诗人的情怀和精神是足以让人动容的。用四个字来总结诗人的品质:
  大爱悲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