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平民诗话、突围散章、等》 |
八十一、
在“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专题座谈会上,获奖女诗人杜涯的发言很教人难忘。她是个经历了许多苦难的人,并对故乡和母亲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她说她的诗歌完全来自于她的故乡和母亲,当她说到这里时,泪如雨下,泣不能言。此情此景,引起在场100多位诗人共鸣。都觉得故乡和母亲应该是所有诗人的诗意之源泉、取之不尽的诗歌宝藏。我对故乡和母亲怀有深深的敬意。杜涯1968年生于河南许昌,从事过杂志编辑、图书编辑等工作,现居北京。她曾写过许多优秀的诗歌,正如诗刊社 林莽老师在座谈会上所说,她是一位非常耐读的诗人。
八十二、
在“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颁奖晚会现场,有一个小插曲:获奖女诗人鲁西西不小心在座谈会上遗失了她新近创作的40余首诗稿(包括她刚写下准备在颁奖晚会上朗诵的那首),当主持人不知此事,邀请她为大家朗诵时,被她拒绝了。她走到台上说:没有诗稿我无法向大家朗诵,请大家原谅我的粗心,是我对不起大家,是我没有照顾好我的诗歌。说到这,她眼睛红了。鲁西西是一位母亲,有自己的孩子,相信诗歌在她心中的份量不会比孩子轻。其实许多诗人都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诗歌作品的:诗歌对于诗人来说,总是神圣而又珍贵的,不可多得而又不可或缺的。后来听说她的诗稿找到了,我很为她感到高兴。
八十三、
在“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专题座谈会上,诗人路也是最后一个发言的获奖女诗人,因为她是在会议开到一半时才从美国飞回北京、由北京匆匆飞到晋江赶到现场的。她的发言也很有趣,我记得其中的几句是这样的:如果能够选择生活的年代的话,我希望活在1919年,或者唐朝;如果一定要靠文字生活的话,我希望自己是个散文家、小说家,而不是诗人;如果还有别的选择,我希望自己不再写诗,因为我希望自己活得简单些、快乐些。我深以为然:诗人对于诗歌,那可真是又爱又恨啊,她说出了大多数诗人的心声。
八十四、
“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安琪是唯一的一位福建获奖女诗人,老乡见老乡,倍有亲切感,所以那天中午我们(安琪、陈小三、文本无心、蔡绍坤、我)坐在一起吃午饭时,聊了一个多小时,感到非常的开心,觉得她是一个性格开朗、很值得交往的女诗人。在她的获奖自述中,开头一段是样写的:今天,在我决定要从诗歌中退出而进入生活时,我获得了诗刊社“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的称号,对此我深怀感谢并因此陷入彷徨:我不知道我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诗神的怜惜,而把这份意外的祝福降临予我……其实安琪之前还有过放弃诗歌的尝试。我总认为:一个诗人,在他一生的诗歌创作中,坚持是最难能可贵的,特别是对于一位女诗人来说。我希望安琪能够继续写出更好的诗歌来。
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