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拍:行走的诗意
(2019-01-31 04:44:14)
标签:
行走的诗意文化 |
诗意行脚 | 爱与事实:一种街拍的表达
编者按
由中国先锋诗人和街拍摄影师发起组织的“百日拍”街拍接力小组成立有一年了。一年来,先后有几十位喜欢街拍的摄影爱好者参加“百日拍”接力活动,使得“百日拍”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展示“百日拍”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跨界文化决定作为出品机构,于2019年3月16日在天津智慧山艺术中心,与主办机构《访谈家》一起,共同举办
行走的诗意
2018中国「百日拍」街拍摄影年展
展期:2019年3月16日至3月29日
地址:天津·智慧山艺术中心
策展人:张后、荒目
出品:跨界文化
主办:《访谈家》、跨界文化
参展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李伟、图雅、鬼金、罗辑、庄生、杨毅、大草、小精、川江16、玉面狐狸、荒目、张后
特邀参展嘉宾:
刘智宏、杨勇、王音
爱与事实:一种街拍的表达
对于摄影者来说,要想建立一种风格非常困难,在“破”与“立”之间,摄影的形态已经非常丰富。街拍,最初源于欧美国家,现已逐步衍化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摄影类别,甚至新的街头文化活动。在中国,街拍更多的是指在街上抓拍穿搭时尚的年轻男女们。伴随着日本摄影师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人进入国人的视野,他们的摄影观也在影响着街拍的表达。
在这样的情况下,街拍传递出来的观感,正变成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经由摄影延宕,而摄影也在参与着世界的再构。本质意义上讲,摄影为我们创造了另一层的空间或维度,它是客观世界的图像留存和依据,而不是世界本身。这种种的一切,经由镜头背后的选择和组织,并在此过程中和其它事物进行摩擦、共振,乃至产生或出现另一类延伸。街拍,意味着重新参与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
荒木经惟曾说:最好的摄影就是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爱。爱不仅是一种方式,也是“亲切的长存”。这些年,中国社会经历的巨大变化,却让爱的鸿沟加剧。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壁垒,正浇筑成一堵坚实的墙。人们疲于应对自己,又如何面对爱?作为拿着机器在街头晃荡的摄影者,摄影常常需要在不自觉中打破日常的平衡,它消融人的界限,记录失衡的瞬间,寻找亲切之心。
“百日拍”是一群诗人在文字之外的“影像实验”。小组的核心成员大都是诗人,他们以写现当代的口语诗为主。新世纪初,一群诗人滔滔不绝地写下如口语对话般的诗句,高举着对前代诗人的抗辩,逐渐发展出“事实的诗意”的美学观念,这与当代街拍艺术的主张的观点不谋而和。事实一词非常准确,它强调了街拍的混沌性。摄影作为一种“浮光掠影”的技术,它不仅摄取了我们当下看到的事实,也让事实的真相成为可能。街拍并不新鲜,而实验的重点在于将摄影落实为一种行为艺术。“百日拍”提出“每日一拍,随身抓题材,不用存货,黑白、彩色均可”恰恰回应了诗人们对诗歌的艺术主张,“记录”即是一种表达。
在此视域下,本此年展主要展出“百日拍”小组的核心成员近一年来的街拍作品。我们希望观众能在这些不经意的时刻,发现停留在镜头后面的爱与事实。
跨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