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最短的短诗,惹来热评仍在发酵

(2017-01-11 06:52:13)
2017年最短的短诗,惹来热评仍在发酵

究竟是哪八个字呢?
望大家积极踊跃参与张后2017年开门第一首新诗《爱情》的点评当中来,200字左右即可,所有短评将全部收入下一期纸刊《访谈家》。并寄赠一本该刊以谢!

这首诗原本是参与北京诗社朋友圈的一首同题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可以直接贴微信朋友圈或寄张后信箱:398665954@qq.com


部分精彩点评选读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杨宝丰点评:
今晚的同题诗《爱情》,冠军颁布给张后兄了[微笑]
他短短几句对爱情的总结与描述让群里人都感到敬而远之,因为他所描述的爱情太纯粹了,这样的爱情美的让大家不敢接近,不敢承认。骨,坚毅。肉,欢乐。心,想象。味,生活。
而真实生活中,有一样,我们就可以欢呼雀跃了。由此可见,爱可以在妥协中发生,爱情不可能在妥协中发生。他的诗恢复了爱情本身的高度,会让很多人对这样无法接近的高度产生疲惫,因为太遥远,太不可及。因为大家都是把爱当做爱情,违心的来接受,来对待,并且又不想承认。对爱情,其实很多人都不迷茫,但又不得不装作迷茫。也许爱情的高度恢复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爱情就没有了,但我们不能违心的用自身的现状定义爱情的高度了。
哪怕,我们就坦诚的承认,这只是爱,而非爱情。
《爱情》的基本高度,恢复的好!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吉林)郭力家点评:
人到中年可能暗喜不断,一个男诗人到了中年明目张胆写"爱情"诗,可能跨年喝了多种酒,也许他冲着祖国满天的雾霾一个人想挺而走险:入骨、入肉、入心、入味,具体的情爱这么四梁八柱的归纳出来,主人公故意心藏大爱送人间;善良的人儿伤不起啊,谁不知道爱,关键在出骨、出肉、出心、出味,出神入诗而无憾!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安徽)孙启放点评
爱情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看,人遇到符合交配条件的对象时,会分泌相应的激素,使之进入亢奋状态,之后再遇到或想到该对象时,都会进入亢奋,这种亢奋的感觉被称为“爱情”。爱情是以性需要为基础的,当发现该对象不符合交配条件时,人的分泌现象会逐渐减弱直到消失。所以爱情往往不会长久。
也有连续、稳定、长久的爱情。当两人对于爱情的信念或承诺进入信仰层面,爱情就会超越性而存在,是高端甚至不朽的爱情。
张后的这首《爱情》所描述的当然是近乎不朽的爱情。入肉是生理层面的,入骨是心理层面的;入心是精神上的持久性,是欲罢不能的爱。而“入味”则是信仰层面的,是超越时空的爱情。能够描述出让我们仰视的爱情,契合我们深深埋于内心的需要,是奢侈的。这首诗,难得。
我知道张后不久前曾经于一所寺庙中清修多日。或许,正是这段置身于空的冥思,激发出这首短诗。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冰河落雪点评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因此,每个人对爱情的认知就不会相同。无论好事多磨的爱情,波澜起伏的爱情,还是平平淡淡的爱情,都是磨不掉的记忆。因此,阅读张后的《爱情》,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是张后的体验,却有着大多数人的认同,写出了我们共同的感受。短短的八个字,需要认真品尝,耐心回味,爱情的醇厚味道才能够一点点地品味出来。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孤城点评:
诗歌表达,可以是依托澎湃激情,集束式、方阵式地铺张推进。洋洋洒洒;也可以是节制、内敛,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无限极致的苛刻、递减,来凸显诗歌意指外延的无穷张力。惜墨如金。张后的这首《爱情》无疑属于后者。古往今来,爱情这一永恒主题,已经被历代文人墨客写旧、写烂。对后来者的诗写智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幸作者没有落入窠臼,他选择了一种辨识度很强的表现手法。不枝不蔓,直取要义,把个风花雪月轻笼的名词,写得入骨,入肉,入心,入味。果然那啥高手。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辽宁)苗波点评
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对个体而言,它既有共同性,又有感觉的特异性。诗人对爱情的感受,会因情感的丰富而丰富于常人,没有激情与浪漫,这是不可想像的。正如张后在《爱情》中对爱情的体验。入骨是指刻骨铭心,入肉是指感官享受,入心是指心灵颤栗,入味是指五味杂陈。瞧,多么深刻的体验,唯有经历过深刻爱情的人,才能写出如此高度概括的诗句;唯有诗人在经历过爱情后,才能把爱情从哲学层面做以高度总结。诗以物出而终于思,如果诗中所思能引起共鸣,那么诗人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张后经历了,张后做到了。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山东)格式点评
这种解词式的写法,之于个我的诗构,是一种冒险。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或成就简明,或拥抱简静,或抵达简约。在我看来,前两种效果已经实现。至于后一种,事因剔骨式的冷抽,而略呆板了些。尽管四个入,提供了四大维度,但就一体化的诗写进程而言,还是缺乏更为细致的微观。艺术贵在一个妙字,而微恰切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云南)张首滨点评
东北人喜欢炖菜,大锅炖小锅炖。炉火用的纯青,炖出的菜,就这般滋味入骨入肉,但受用的是神的孩子一一会诗的人。
张后的这首小诗,写得了当,直戳呼吸之间悬着的那个命的穴位,令人惊叫一声:他娘的,绝了!把爱和情,像在板子上钉钉子一样,拿的精准,稳当,深入。把一个俗世想得到而不易做到的,神的爱人的情,弄得心中的大雪翻飞。很久没有读到这么来的洒脱,入髓的情诗了,如喝一碗地道的东北老烧,胸里火辣辣,怎一句了得,痛快痛快。赞一个!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甘肃)周步点评
在微信群里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就有一种“骨感”的韵味。因为是有关爱情的诗歌,大家都在写,当时也就没有太多的在意。之后,有人点评,再读,忽然有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求光明”的渐入佳境,才愈发觉得此诗老道有味。
爱情是个写烂了的题材,但也是一个永写永新的题材。因为爱情对每一个个体都是新鲜的。入骨;入肉。如心;入味,仅仅八个字,这首诗可谓概括爱的全部。这首诗已经达到了诗歌凝练的一定高度。这首诗没有铺陈,直接把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用笔非常传神。作者把这首诗分了两行,其实是四层意思。而每一层意思透过字面就表达出来了。精短,但不晦涩。
入骨;入肉。如心;入味。各自是爱情的哪些环节和哪些细节、哪些情感和哪些情趣呢?作者没说,但读者已经感知到了,这就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和诗人张后的高明之处。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岩焱点评
读了张后的诗,我内心开始沉默。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什么是爱情。常常,在我们还不懂爱情的时候,我们遇到了爱情。等懂得了爱情,就不肯轻易再说爱。有多少夫妻可以生活多年信心满满的说:我没有错过爱。在我眼里,爱情,不是柴米油盐搭伙过日子,还需要更高层面的精神契合。我不否认那些夕阳下相扶相携的老夫妻感动了我,我也想要这样的场景。但我想要的不仅是个场景,更是从内到外,从心灵到外在的贴合感。而不是多年磨合的妥协与谦让'。爱着的,一个眼神,足矣。入骨,入肉,入心,入味。恰恰体现了一段成熟爱情产生的次第性。通常,我们会先入眼,然而只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入骨一分,才不会后悔终身。深入心灵,才会品味出爱情真正滋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一个理性冷静男人或女人对爱情的态度,不是一时冲动,不信仰一见钟情,没有目的性。爱情,悄悄的来,悠然,舒适的牵着你的手,一走,就是一辈子。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杨超点评
读張后新诗《爱情》,短短八个字,写出爱的最高境界,这是人们向往而望尘莫及的。张后是一个对爱情要求完美的人,正因为如此,他被爱情折磨的伤痕累累。张后说,他写这八个字时,满眼都是泪。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蔚翠点评
很好的诗的创意和架构,写尽了爱情的内含和程度,但稍直接了些,也许是爱得太强烈了。在“入”之前稍缓、稍曲折一下,可能效果会更好。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北京)恩泽点评
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一首诗,是对爱情二字诗意的诠释、解读和阐述,是作者个人的思考、关注和凝炼,从这点上讲,由表及里,入木三分,形象生动,刻骨铭心!
作者无疑是一个感性而性感的诗人,性格、性趣、性情使然。不受约束的思索,别出心裁的创意,随心所欲的表达,是他一贯的鲜明作风和诗歌主张,因此,多被人誉以怪才、奇才。
我更欣赏张后的摄影,视角独特,构图奇幻,总会给人另类收获。

从字面看——
入骨,风骨,骨感,是视觉,是用来赏的,一看便知是铮铮铁骨的汉子。
入肉,是体验,是感知,实践出真知,不入虎穴,焉得真果。
入心,是态度,用心用情才能换来真心真情。
入味,是品位,品味,是长久的滋味,是绵长的回忆。
从反馈意见看,褒贬不一,因此笔者也用八个字回应张后,写诗当:求精,求真,求美,求深!
2017-1-10



张后♂爱情
入骨;入肉
入心;入味


(广东)吴荣强点评
写爱情诗的人,一抓一大把。但爱情诗的力作,还是比较少见。张后这首《爱情》,短短八个字,就把爱情这俩字,诠释得通透有力,读后余味悠长,乃一首上乘之作。我一贯主张诗人写诗,不要写那么复杂,让人不知所云的诗。其实,越简单的诗,越见功力。张后就属于这一类很优秀的诗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