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刘丽朵《Q老爷不在的日子》
标签:
转载 |
分类: 曲水流觞 |
当然我也喜欢。 ![[转载]刘丽朵《Q老爷不在的日子》 [转载]刘丽朵《Q老爷不在的日子》](//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两个闺蜜逛商场,聊天吃饭,没尽兴,又去蓝岛麦乐迪唱歌,女主人公叫来了已经同姐姐离了婚的姐夫黑椒来陪唱,然后三个人分头回家,小说写到这就结束了。
这样的小说手法并不新奇,在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中已有过这样的先河,就是在一天或者短短的几天内,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思想和行为,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图景。
过年了,女主人公的丈夫也就是Q老爷给了她几千元零花钱,她的闺蜜空山刚从越南归来,俩人约了闲逛,买了些衣物,然后吃饭,俩人间开始的谈话内容有那么点市侩味,谈男女情事的观感有点似《非诚勿扰》里面的择偶标准,又因为俩人都是硕士研究生,谈话就多了一层文艺腔,不过这文艺腔也似有几分落寞。
交谈中,空山谈到单位上司外出游玩,妻子和情人是共同陪伴的,同事们都纷纷猜测晚上他们可怎么睡呀?空山指着照片说自己的越南游,也不小心的将“我”说成了“我们”,让女主人公听得很是暧昧。
唱歌时,离了婚的姐夫来了,女主人公觉得姐夫有些可怜,“都是贫贱的人生带给他的摧残”。现在,“姐夫”黑椒同时做着两份或四份工作,工作很卖力,一个月差不多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这个年女主人公很想同“姐夫”一起过,被身在外地的Q老爷阻止了,丈夫说你们孤男寡女的,黑椒又是你原来的姐夫,那样做会很不妥。
从下午到半夜,远在外地的Q先生不断的摧促她回家,最后发来短信说“极其讨厌她这样”,女主人公看了短信开始浑身发抖,她唱不下去了,于是,三个人走出了包房,各自打车回家,就在这时,女主人公也不忘深情的望一眼停在麦乐迪门口在等别人的白色保时捷。
小说写的虽然不是颓废,但还是有一种深刻的无聊感和活的累隐含其中,好像每个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染上了一种怪病,“现代都市病”,这种病的症状是心累心躁,这肯定是属于痛苦的。整个下午,俩女人进了两次餐厅吃东西,可女主人公仍觉得肚子里面是空的。这是胃空吗?是她的思想空了。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在我们年轻最热情蓬发的时候,我们曾有着怎样的理想?现在我们长大了,面对这样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还有当初的那份执着吗?是不是我们当初的理想早已被这巨大流行的享乐拜金观念给逐渐地掏得所剩无几了。
这篇小说与刘丽朵以往的“故事新编”系列很不同,它是纯现实纯当代的。其实,刘丽朵写这样的小说是很冒风险的,因为像这样的故事情节,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俗套,但刘丽朵硬是凭着她扎实的功力给撑了起来,就像弱女子挽大弓,而且撑的很结实,很圆满。刘丽朵是敏锐的,她捕捉到了现代都市人的那种焦躁的,不安定的心理状态,显示出了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在小说的结尾,在没有老公,或者说没有男人陪伴她的时候,女主人公的胃和她的心又都是空的了,读着很令人心冷。你觉得刘丽朵所展现出来的现实可怕吗?我觉得一点都不可怕,它已经是我们当下的现实。
小说中关于文艺的叙述也夹杂进俩闺蜜的对话中,如《三娘教子》《四郎探母》《百年孤独》,这些对话很短,非常精彩,也从另一面展现了刘丽朵别具一格的艺术修养。
这篇小说的原名叫《黑椒牛柳》,发表时让编辑马小淘或者别的什么人改成了《Q老爷不在的日子》。原来的篇名源于女主人公的姐夫叫黑椒,黑椒有个大学同学叫牛柳,两个原来的大学同学现在的生活状态与地位都已经大大的不一样了,男人的变化自然会带来他们身边女人的变化,作家在这一点上可能是有隐喻的。本来嘛,好男人其实就是该被女人吃的,现实中大多女人也确实都是挺喜欢吃黑椒牛柳这道菜的,我把这个篇名理解为刘丽朵的调皮和风趣。两个篇名都好,我采用了发表时的篇名。
原文地址:刘丽朵《Q老爷不在的日子》作者:李长伯
![[转载]刘丽朵《Q老爷不在的日子》 [转载]刘丽朵《Q老爷不在的日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后一篇:流光容易把人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