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烦躁心灵的慰问剂
(2011-07-09 17:28:35)
标签:
玻璃上的冬天诗歌蓝天白云雪莲花亚热带植物情感 |
分类: 张后诗歌 |
诗歌是烦躁心灵的慰问剂 ——《玻璃上的冬天》读记/冰木草 诗歌是烦躁心灵的慰问剂。想到这句话是在读了张后诗作《玻璃上的冬天》后。整首诗像一幅笔调柔软的素描。有绿荫满窗,有蓝天白云,有裸女慢行其间的乡村小路,还有开得热烈的向日葵……在对周围进行一番巡视之后,诗歌叙述又回到了主体场景:房内。张后继续着前几节诗中平静的态势,即使是面对房间的侵入者“街头的噪声”,依然坚持着从视觉捕捉向心灵享受上的转变。诗中没有对房间作太多的介绍和描述,唯一有实感和现场感的,是那“书桌上边放着一只古代的陶罐”。这里也没有过多用词。接下来的,全是张后擅长的梦幻诗句了,用丰富的想像,淡化生活中的实景。是虚的,是想像中的,是一瞬间绽放的雪莲花。 诗句采用静态的叙述语调,不急不喘,缓缓如轻舟。当读完整首诗,原本浮躁的心,也随着张后的笔,慢了下来,靠近湖水的品性。这是张后的功力。这是作为一个诗歌读者的福气。阅读的过程,就是享受美的过程,也是抵达心灵平静的一条路。 “这首诗其它的意义倒不大。也没有必要大。”徐敬亚说。其实,阅读了,享受了,就是最美的事。至于什么诗旨,主题之类的,留给诗歌医生们去解剖吧。 |
附: 《玻璃上的冬天》张后/文 窗上长满亚热带植物 天使藏在云里 带帽子的裸女走在乡村的小路 凡高的向日葵开得像落叶一样颓废 街头的噪场侵入房间 虚空舞蹈的绸缎在风中 变得格外轻灵 书桌上放着一只古代的陶罐 低头行走的羊群变成石头 少女在花枝上睡眠 森林深处有人弹钢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