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2010-01-21 10:23:10)
标签:

土牢

报恩寺

孔子像

文天祥

府学胡同

文化

分类: 大爱无言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逛北京胡同,其实我认为两个人逛最为妥当,一可以互相帮助照相,二是路上也有个谈论,这一天,我本来是去北京文物局办点事情,便从雍和宫下的地铁,经三转两转转到府学胡同来了,北京文物局就在这条胡同里,但我并不知道府学也设在这里,总觉得府学这两个字很有意思,所谓府学,就是在家里学习的意思嘛。走进胡同才看到一所宫殿式的建筑,隔着门栏向里观望良久,大致有三进院的样子,回去在网上搜索结果如下:府学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南与中剪子巷相通,北与北剪子巷、文丞相胡同相通。

史书记载府学胡同,乃明朝教忠坊,称府学胡同,是因为顺天府学设在此胡同而得名。顺天府学的前身是元代的报恩寺。据闻,元朝末年有一个和尚在此建寺,建成之后,尚未安置佛像,明军便攻入了大都,此和尚怕刚建好的寺院被明军占用,听说明军保护孔圣人的所在地,惶急之中将一木制孔子像置于庙内,明军果然不再进入(可见孔子在明朝就被奉为“神教教主”了——张后注)。但孔子像已然迁进,不可改为他用。明洪武初年,建国都于南京,大都改为北平府。于是,元代的国子监改为北平府学,报恩寺作为大兴县学。明永乐元年(1403),北平升为顺天府,府学又改为国子监。撤大兴、宛平县学,将大兴县学升为顺天府学。清朝属镶黄旗,胡同名称则沿用未变,成为明清两朝北京士子进修、学习、考试的地方。据《顺天府志》记载,顺天府学的西部是学宫和孔庙,东部是文丞相祠,再东为文昌祠。府学的东西两侧建有育贤坊。现存部分殿宇。我路过时,大门锁闭,显然正修缮中。门旁的石牌所示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府学胡同还有一个很好的去处,便是文丞相祠。乃为纪念南宋末年抗元爱国英雄、南宋丞相文天祥而建的。

祠堂坐北朝南,占地600平方米。由大门、过厅、享堂三部分组成。

大门为牌楼式,檐下悬有"文丞相祠"木匾。 享堂内有记述文天祥生平事迹的陈列,部分展品仍是原有文物。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在抗元斗争中兵败被俘,在押往大都的途中,路经零丁洋,曾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表白了为国效忠的决心。文天祥被掳至大都(北京)后,囚禁于北兵马司的土牢中。元朝皇帝忽必烈对这样的志士,也心存爱惜,想劝其投降,在此囚禁的四年中,对他软硬兼施。但文天祥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对祖国和民族的一片赤胆忠心未有丝毫动摇。他写下了伟大诗篇《正气歌》: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悲壮豪迈、浩气长存,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激励和纪念。文天祥于1283年被杀。

 

明朝初年,地方人士为了追念这位民族英雄,于1367年(明洪武九年)就在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处,修建了文丞相祠,明永乐六年正式列入祀典。

 

据说,土牢院中有两棵古树,一棵枣树,一棵槐树,都是文天祥亲手所栽。现在那棵枣树还在后院中,像位老人,弯腰弓背朝着南方……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冬天没事儿,逛一逛府学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