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写诗?”顾艳:诗歌是一种精神

标签:
诗歌精神诗人顾艳中国情感 |
分类: 曲水流觞 |
△顾艳在莫干山皇后饭店
“我为什么写诗”:诗歌是一种精神
我曾读过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被译成中文的一组短诗。其中《写作的愉快》、《恢复名誉》、《凌晨四点钟》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篇章。我喜欢她有苦味的、爱怀疑的、巧妙的诗,以及她在表达较为绝望的看法时所体现的诚实。我想,这正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的创作虽早就涉及了小说、散文和评论,但是我骄傲我从未中断过诗歌创作。我认为诗歌创作与生命体验有关,与人的智力和技艺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灵魂有关;并且最终是灵魂的质量,决定诗歌的质量。我特别欣赏美国诗人勃莱那句:“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每次读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一行诗,需要我用一生来读。它正是千百年来,一直在维系着人类良知的那种东西。你可以说它是口语,但它是震憾灵魂的。
有时我想诗歌应该是最易被普通大众接受的,但事实上我们的读者正在日益远离诗歌。读者再也无法从那些分行的东西中,寻觅到令灵魂颤栗、激动不已的闪光诗句。所以,我认为现代汉诗必须重新唤回诗歌精神,把人们从现实的沉沦中拯救出来。因为诗歌不是什么主义、什么口号包装起来的旗帜,它是人类灵魂世界里,或者说人类的文化传统中,一种出自“骨子里”的东西。于是我想诗歌闯入诗人内心世界时,也就是整个宇宙被暴风雨袭击所动摇和摧毁之时,运河决堤而导致河水泛滥。诗歌总是竭力闯入激动的、虚弱的内心世界、闯入极度紧张的、被某种热情深深打动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还要再说一句:诗歌是一种精神,让我们为精神而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