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谈诗人中国】沈浩波访谈录2

(2009-04-12 21:36:40)
标签:

访谈录

大连出版社

诗人

沈浩波

中国

文化

分类: 大爱无言
你究竟心藏了大恶还是悲伤?
——
张后访谈沈浩波 


在挪威待了一周。阅读一份中文报纸时,看到中国政府中某位大人物下台的消息。就在那一瞬间,我决定回国。这个决定的起因看起来荒谬,但在那时却是决定性的。一颗渴望回家的心,必须找到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我觉得这至少可以构成一个理由。那位我在前文中说到的,看到我的诗集给宣传部门打电话的事无巨细的政府高官,现在应该没时间挂念我这个原本不应在他注视范围里的诗人了吧,他每天要处理的大事恐怕都忙不过来,又逢政局动荡,更新换代,哪里还有可能记得两个月前他的一纸命令呢!只要上面没人追着,下面办事的想必也该把这事抛到脑后了吧。我已不在他们眼皮下晃荡,低调得很,干脆跑掉了,还要怎样!我当然也考虑到了最坏的结果——但还能比浪迹天涯更坏吗?


此念一生,决定回家。与尹丽川一起飞回。途经哥本哈根时,停留了一天,这是第二次逛哥本哈根,一切都还熟悉,看到了我们4月份在此朗诵时的咖啡馆。想起我差点就要跑到丹麦来避难,不禁心中自嘲,再见了,哥本哈根,再见了,这个城市里默默关心我的朋友,但我必须回国。
9
月,回到国内。
10
月,回江苏老家结婚。必须的。我已让我的伴侣度过了寝食难安的几个月,我想还她踏踏实实的一生。


直到年底,依然不敢抛头露面。12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一个国际图书博览会时,曾经参与查处此事的某部门的相关官员特地跑来找我,对我说:放心吧,现在没事了。我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只是表示,过去了就没事了。
这才放下心来。惊魂不定的2004年才算走完了。

 

后来的这些年,经常反复回想此事。很多时候,一些当年的细节会突然蹦出来,一些与当年的事情有关的人,会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每个人都在讲述不同的细节。我已难以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比如,当年为宣传部门执笔写下《心藏大恶》一书定性判决书的某官员居然非常喜欢我的诗集。他在酒后对他的朋友背诵我的诗歌,声称特别喜欢,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给我写上黄色、下流、反动这样最终导致我仓皇逃离的鉴定词。当专栏作家十年砍柴,也就是这位官员的朋友,后来将这件事当笑话讲给我听时,那种荒谬感真是难以复加。但又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写鉴定文件的,居然是个读诗的行家,折在这个环节,我能说什么呢?


又在2007年的某个酒局。居然碰上某个当年被尹丽川的朋友托去摆平此事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语焉不详的描述证实了我的猜测,他确实做到了忠人所托,把尹丽川从黑名单里删了出去——但留下了我!这背后当然又有一个故事,一个很人性的故事,一个有点恶的故事。但我已不想说出。
就在前几天,一个来自大连的电话再次让我回忆起此事,勾起了我积压在心中多年的对大连出版社的歉疚之情。对方一开口就亮明身份,说是当年大连出版社的编辑,因《心藏大恶》一书受连累被开除。我无语。还能说什么呢?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站出来提醒你当年的黑暗,当年对这些无辜者犯的罪。这个人我以前并不认识,也未听说过他的名字,我不知道当年受我瓜落的到底有多少人,我也从来未敢去问。好在这个人最后解救了我,他居然是来向我表示感谢的。他说他现在自己做书商,做得挺好,当初要不是因为我,他也不可能离开体制,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喜剧性的电话,让我在几分钟内感受着自己内心的大落大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