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逝者

(2008-02-28 10:22:34)
标签:

橡皮

格里耶

文化

   图为格里耶

 

1/

阿兰·罗布-格里耶这只哺乳过中国众多文学家的奶牛,竟于2008年2月18日凌晨因心脏病辞世了,享年85岁。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北京的天空一片阴霾,阜石路大街上所有流动的汽车全部停掉了。

2/

我记得我原来有两本格里耶的《橡皮》,现在去书架发现也是两本《橡皮》,我知道以后也不会缺少任何一本,这两本都是那种绿色封皮的《橡皮》,1981年4月第1版,当时印数只有15万册,至今谁的书房中拥有这样的一本小说,都会骄傲无比。那朴素的封面设计令我内心安静,陪伴我走过了许多寂寞而孤单的岁月。我无法不向这位在我的文字世界领域产生影响的伟大作家充满敬意。

3/

我为什么有两本一模一样的《橡皮》呢,因为我有两个同样好的朋友,韩永和舒洪波,这两本书是他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在秋天的书摊上发现,同时送给我的,虽然那天不是我的生日,但我坦然接受了他们的礼物,他们知道我喜欢格里耶这本《橡皮》,这两本《橡皮》承载着他们无私的友情,并充盈着我今天一份温欣的回忆之中。

4/

格里耶是法国法兰西学院该院院士、新小说派代表作家。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早年是一位农艺工程师,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他在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据说他的成名作《橡皮》就是他因病从非洲回国途中在船上因无聊而打发时间写完的,没想到竟改变了他的一生,近尔也改变了世界的文学史,因为他主张小说“非人格化的”不带任何感情色调的语言,客观地、冷静地、准确地描绘事物世界,在他看来“世界即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谬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他的小说理念影响后来绝大多数的世界各地的小说从业者,包括中国的那些先锋时期的小说家们。

5/

格里耶写作获得空前的成功,不久又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领域逐渐多栖,并不仅从事写作还从事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从1960年代起,罗伯-格里耶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6/

作家陈村认为,罗伯-格里耶是现代派的精神导师,也是中国先锋作家心目中神圣的大师。他给予很多中国先锋作家以养料,因为他就是一个放在大家面前的范本,初读他的作品,给人以惊艳之感。据陈村回忆,他当初写作小说《象》,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突然发现可以用罗伯-格里耶《橡皮》中的手法,把前面的东西擦掉。罗伯-格里耶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有技巧观念,也有精神层面。没有人可以把小说写的像他这样恍惚,他为小说拓展了另一种时空。当然,也有许多人不喜欢他,因为他不是中国人喜欢的讲故事的作家,他只是给一小部分人写作。

7/

先锋作家孙甘露说,罗伯-格里耶,其作品曾在1980年代对中国文学界、评论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

格里耶对诗人杨黎的影响更是近人皆知,他早年操办的网站就是以格里耶的小说《橡皮》命名,可见杨黎对格里耶的崇拜之一斑。

9/

长期隐居在上海的诗人程尚也在博客中这样评论到格里耶的:“他的脑袋比世界更值得信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