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殷海洁(Heather Inwood)的诗歌问卷调查

(2007-03-13 18:22:39)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博士生,以中国当代诗歌的现场为研究对象。

2007年1月到7、8月将在中国进行田野调查。此问卷为田野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真名和笔名:张后


诗歌身分(诗人、诗评家、研究者、诗歌编辑等):诗人。

几年出生(可以不要写):觉得年龄和诗歌没多大关系,故忽略不计。

居住地:北京。

其他职业:写小说。

是否属于某一个诗歌“流派”:卡丘主义。

是否出(版)过个人诗集:《少女和鹰》、《牙齿内的夜色》、《草尖上的蝴碟》、《梦幻的外套》。

1.你如何理解当代诗歌的“现场”这个词?它跟“诗坛”有什么两样?

张后答:我所理解的现场就是当下的意思,换种说法可以这样说,诗坛是名词,现场是动词。

2.你参加过诗歌朗诵会吗?一年大概参加几次?

张后答:经常参加,一年大概有十场八场的吧,不定,其实我比较讨厌诗朗诵,我觉得诗是不能朗诵的,或不适合朗诵,它比较适合默默的在心底里读。但总有诗歌朗颂会我去参加,我觉得这是一种诗歌生活,像过节一样可以在诗歌朗颂现场看到和认识许多朋友。这是一种诗人的诗生活。但朗颂对诗歌的意义不大,我总觉得。

3.你认为诗歌朗诵会有哪些好处、哪些不理想之处?

张后答:上边已经答过一些,可以略有补充的是,朗颂的好或者朗颂的不好,都可以让到现场的人认识你的名字。这是所谓的好处。至于不理想之处嘛,觉得站在台上的样子有点傻。

4.你觉得你的作品被朗诵出来跟写在纸上有哪些区别?

张后答:还是有区别的,被朗颂出来的诗,有点陌生感,不像自己的孩子似的。我认为诗等同于私,诗是私人的某件器官,是私处。

5.纸媒出版对你的意义何在?

张后答:所谓的意义就是能够得到更多读众的准确认同。

6.你如何看待诗歌论争这个现象?你是否愿意加入诗人或诗派之间的争论?

张后答:论争是一种原始的好斗恶习。我一般情况下是避之如疫,但如果关涉名誉之大问题,我还会挺身而出的。

7.你认为现代媒体在诗坛上应该扮什么样的角色?

张后答:传播。

8.你如何看待诗歌评论?他人的批评会影响到自己的写作吗?

张后答:评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类同于商业上的吆喝,无足轻重,不会影响我自己的正常写作。

9.你认为“个人写作”跟参加某一个诗歌流派或诗人群体有矛盾吗?

张后答:没什么矛盾,我参加某一群体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文学态度。另一个原因是有一群相知相惜的朋友内心会获得一种温暖。

10.你是否为新诗的未来而感到忧虑?

张后答:不忧虑,我觉得诗歌总是向前走的,每个诗人都是摸索着向前走,诗不会走回头路的。它有它自己的森林法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