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一年:我等着看杨黎发疯! /张万新

(2007-01-19 17:28:47)
关一年:我等着看杨黎发疯! <wbr>/张万新2007-01-17 18:11:27
我算是比较早知道杨黎、苏非舒、黄岩在策划“极限写作”这个项目的。
上个月的某天晚上,突然接到杨黎电话,他问我愿不愿意参加“极限写作”。他说“极限写作”就是把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写一年东西。如果我愿意的话,每天都有人专门负责把我写的东西放在博客上。有人负责送饭。每天24小时在网上视频直播。里面的人只有卫生间是惟一的私密空间。只要是关进去的人,就必须和外部断绝一切联系。如同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
杨黎的最初构想是,由三个人同时开始实验这种写作,此三人一个出生于60年代,一个70年代,一个80年代。他希望我代表60年代出场。参与者付出一年的代价,将获得20万现金的补偿。他诱惑我说:“你在里面至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
我听完他的描述,非常佩服这个行为艺术方案。但我不是最合适的人选。说实话,我有点动心,我仔细想过如果我关在里面写一年东西会怎么样。我肯定会动笔写长篇小说。我有几个早已想好的长篇小说要写,一直因为凑不齐能够保证一两年的生活费而不敢动笔,如果关进去,我至少能写成其中一部。但我害怕关在里面会发疯。
我非常佩服那些不管处于何种经济条件下都可以提笔就写长篇小说的人,无论他写得好不好,我都佩服。因为我不能做到。我不认为我在找借口,这方面有先例,就是美国小说家卡弗,有人问他为何不写长篇,他说为生活所迫,不敢写要花一两年才能完成的作品。我现在的心态比卡弗更加糟糕,我甚至对是不是要从此做个小说家,都还没下决心,我在犹豫。
事隔两天之后,杨黎约我喝茶,他还不死心,试图劝我参与“极限写作”。我还是没这个勇气。我问他,如果找不到人怎么办?他说:“那就只有把自己关进去了。”
今天看到消息,杨黎真的把自己关进去了。
我想,前三个月,他肯定可以挺住,写的东西也符合逻辑。关键是后半年,他自己以为他没发疯,实际上已经疯了,这时候如果他还没有丧失写作能力的话,写的东西一定是奇迹。
为了看到杨黎写出奇迹般的作品,我私下里等着他发疯。
他说他还没想好写什么。但他有次喝多了,说他想进去写一部《伦理学》,这其实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人在伦理学方面取得过突破性的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