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规模试验网的260亿元采购工作早已结束,广州、厦门等地的试验网络也宣告开通,可人们还是只听见雷声看不到雨点儿,按说TD友好用户发放也有快一年时间了,可别说我这个媒体记者了,就连身边的人,也没见到一个人用上TD的手机。
要说见也不是没见过,有一次科技司张新生司长来讲课的时候,就带了一部三星的TD双模手机让我们见识了一下,据说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这只是我与TD手机仅有的一次“亲密接触”。
今天看到消息,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TD-SCDMA终端采购招标已经开始,首期4万部终端,含3万TD手机和1万部TD数据卡。不过有厂商表示,此次采购尚只用于业务应用测试,并非真正的大规模集采。
3万部,与目前中国的5.2亿手机用户相比,实在是太稍不足道了。3万部,10个城市,1个城市平均只有3000部的量,如何能测试出网络的真实情况,如何测试出终端的真实性能?
曾经与一终端厂商的市场人员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私下里向笔者道出了实情:目前TD的终端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质量,一个是价格。运营商采购量过小,使得终端企业不敢冒大规模生产的危险,毕竟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是太好过,研发投入有限,质量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规模上不去,单个终端的成本势必较高,价格自然也就降不下来。一位专家也曾表示,尽管一些机构也不断强调,TD的终端瓶颈已经解决,但是实际上目前TD的发展仍然受阻于终端。
记得一次出差,老记们一起探讨的时候,有人很神秘地谈及TD终端的测试问题,称其电池待机时间短、长时间接听容易发烫、通话有杂音,而且还称这些问题都不允许对外公布。
其实,电池待机时间短、长时间接听发烫这些问题,并不是TD终端所独有的,我们刚开始使用的手机,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吗?就说三星手机吧,最初的时候其外观、性能都让人感觉很满意,但电池待机时间短也是大家共知的问题,不过这并没有阻碍三星手机的发展,这两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三星手机的电池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有问题是正常的,有问题不敢说,不解决,却总是藏着掖着,才是不正常的。
TD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终端的真正成熟。终端是否成熟,不是某人在某个会议上说有多少多少企业具有了生产TD终端的能力,也不是听某人说目前已经有了多少款产品终端品种繁多,而是普通用户可以到市场上买到TD手机,可以用上TD手机,可以发现它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发现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TD终端各有优劣。毕竟,老百姓关心的不是网络,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拿在手中的终端。
藏着掖着,TD手机就没有问题了吗?显然不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TD手机终归要经受用户的考验。道理很简单:用户早一天用上TD终端,TD终端的成熟就会提前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