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雨花石》3月6日《与一面墙对视》

分类: 文档 |
http://s9/bmiddle/001nMw7yzy7iJ6yANJu48&690
我是住着茅草屋长大的。盖茅草屋的材料,是父亲和叔叔们用铁锹一锹一锹地从地里挖回来的,30厘米见方的土块,湿润松软,一层一层地垒起夯实。等些时日,外立面的杂草,枯萎掉落,土块也就风干可以入住。土墙经不起风雨,总被打得遍体鳞伤,点点的土坑,大小的洞眼,像是墙的眼睛,阳光蹓进来,形成好看的光柱或者触须。那洞眼,亦成为我们珍藏小物件的密室,更是捉迷藏、玩打仗的侦察所。有了洞眼的土墙,冬冷夏热,而我似乎从没觉察过温度的变化。
到了七八岁,家里盖了砖房。正值夏季,那时的月亮总是很圆很亮,我和哥哥姐姐在屋心里高兴地唱呵蹦呵,不为住了新居,只为那月华如水的场院。在农村,盖房更像一次集会,做工的都是乡亲,只一天三餐吃在家里,而不必付工钱。尤其是上梁时,更要挂红被放鞭炮,好不热闹。住上砖瓦新房,自然舒适宽敞,温暖严实,却又发现少了捉迷藏时的乐趣。
上小学,知道西汉的匡衡,少时家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偷光”的那一束光芒,似乎也隐约照亮了我的心灵。我甚至想过,自己还要回到以前的土坯墙,去体味“偷光”的神秘和安静。
翻了字典才晓得,“墙”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说文》中说:“墙,垣蔽也。”《论语·公冶长》中说:“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原来,任凭时光如梭,墙天生的“藏”的本能,一直没有失却!还记得,儿时邻家做豆腐,起草摸黑挣了半年钱,担心被盗,就在墙上挖洞,将钱包上皮纸置入其中。不想,等再去取钱时,竟被老鼠啃成了一堆碎纸屑,邻家女人伤心欲绝的哭声,至今尤在耳畔。前不久,一则新闻说,一位局长靠“手长”得了些钱,却心虚不踏实,遂把钱藏在墙上特制的空洞里。他搬家时忘了取钱,别人买下了这房子,装修翻新,竟从中拆出7万元钱,局长大人自然要被查处。并不算厚的一堵墙,竟也藏出这样的花样来,确实没有埋没它的本能呵。
在过去贫穷的年代,诺大的房间面徒四壁,墙,也常常成为一种奢望,多人口的家庭,便常拉一块布帘,区分房间了事。1955年,王铿执导黑白电影《墙》深受观众喜爱:青年夫妇金帆和静萍的三口之家,生活美满。静萍为了给母亲筹钱治病,到舞场唱歌。金帆觉得静萍丢了自己面子,就去舞场捣乱。俩人便是用一条床单作隔墙闹起了分居。
墙,硬朗地存在着,隔开你我,我们却又似乎早已忽略了它的存在,可是,它真真切切地竖立在那里。拉一块布做墙,保护隐私倒也罢了,如果思想上有“墙”,布质的、纸质的墙也足以阻隔两个颗心。金帆夫妇二人成天面对,却早已互为墙垣,无从体味双方的感受和立场。
历史形成的古村落也好,时尚高贵的别墅住宅也好,墙的存在无疑是多彩而丰富的。朝阳升起,树影斑驳的墙体是美丽的,承载历史,几经风雨的断壁残垣也是美丽的,略过刀光剑影,用弹孔烙下仁人志士的墙更是美丽的。不管是篱笆土墙,或者青砖木片,有墙,我们的灵魂会自由而温暖,安定而轻灵,我们的爱,我们的心,便有了小小的领地。
但墙的模样,绝不是一堵墙这么简单。它可以避风挡雨,却又掩盖了多少丑陋的嘴脸和无耻的行径,甚至掩盖了诸多丑陋和残酷。竖立28年的柏林墙消失了,但东西德人之间的完全融合要比经济建设困难得多。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在美国和墨西哥立一面墙,说为了阻击犯罪。据报载,一个杀人犯,竟然把受害者分尸砌在自家的墙体里,这真可谓恐怖之墙。而那些贴满小广告或者写上语法奇特的标语的墙,更是荒诞可笑。正如萨特名作《墙》所揭示的,这样的“墙”无形却又真实而荒诞的存在着。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银行家安迪被误判入狱,他用女明星的海报做掩护,靠一个小小的锤子,花了12年的时间,在鲨堡监狱厚厚的墙体挖出通道逃生,而监狱长在“主的审判迅速降临”的像框后也挖出了一个小小的方洞,里面是他贪污洗钱的保险柜。不同的是,安迪走向了新生,而监狱长走向了死亡。
墙是一种温度,分开冷暖。墙,是一种语言,记载岁月。墙,是一种姿势,犹如图腾。2017年秋,我到浙江采风,在富阳洞桥镇,行走在建筑大师王澍团队打造的新村落中,见到的是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剁斧石打造的外墙,甚至有几栋外墙就是抹上了本村的黄黏土,工艺也是老祖宗的夯土技术,与明清老建筑相映成趣。这时,与墙对视,墙又分明是一段时光、一段乡愁。
墙,总是这样样真切而又虚幻地存在着,而决定墙的厚度和姿势的,却是我们的心灵。墙,总是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直抵我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