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媒体长年累月的报道官方或者民间为南京大屠杀寻证的新闻。对死难者名录的收集整理也在近日有了成果。
我曾经整理过集团军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和牺牲者的名录。面对满纸都是20岁左右的姓名,我的内心常感压抑,写诗发表在军区小报上。日本人曾说过,原子弹爆炸后,我们很快就弄齐了牺牲者名录,你们中国有么?这的确是让我们汗颜的事情。什么是以人为本?一份遇难者名录何以迟了70年?必需承认,日本人比我们做得好。这何止是一个姓名那么简单?!
江东门纪念馆重新开放了。几天前,报名参加他们的志愿者活动,还没回话,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组织的。几年前曾写过关于这段历史的文章,可惜还没发出来稿子就丢了。我一直想深入这段历史,希望和历史亲历者零距离接触。
你和我,又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南京大屠杀,走近这段血泪史?
(杨子晚报:与二战结束后,犹太人马上就开始对遇难者资料进行调查不同,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正因如此,南京市于1984年、1997年做过的两次大规模的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活动,才被史学界称为“抢救性”的调查工作。其中,1997年的那次,是由一群学生完成的——那年暑假,南京市教育局组织南京11个区县的14000多名高中生,4个学生一组,对南京7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地毯式寻访。)
记录片《南京南京》 http://www.ppfilm.cn/movies/1/55661.html
http://upload.ppfilm.cn/moviebigpic/200711/20071130133113_1.jpg
影片根据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生前的著作《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创作,主要讲述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人在日军屠杀期间建立了一个临时庇护所拯救了大量中国人的故事,其间穿插着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其后展开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遇害者多达30万人。虽然这场大屠杀比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还要恶劣,但世界上知道这场屠杀的人少之又少,以至于被人们称为“被遗忘的大屠杀”。但愿随着这部纪录片以及越来越多的此题材影视作品在全世界的公映,南京大屠杀不再被世界遗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