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嘴说说

(2007-10-16 02:09:27)
分类: 随感
    下午接到朋友电话,说对没能及时来看我表示抱歉,而自己处境艰难,连个掏心窝话的人都没有了。

    作为朋友,我并不怪他。虽然经历两次手术,我的心态还是平和的。对于病痛,我只能说是自己不幸摊上了,却没有丝毫可以埋怨别人的权利。去年三月的雨夜,肇事车辆跑了,未曾停留一秒钟,倒像是他急着要去地狱,而我却拦了他的道儿了。笑话!或许,那个司机当夜睡觉前,可能抓一抓头皮,嘿嘿地一乐:“他妈的,今天我撞着人了,幸亏没摄像头,好在天黑。”我也要笑了,天再黑,也没你的心黑。

    我和朋友,十多年的交情了。当年,我在连队当“伙头军”,正在怨天尤人地埋怨何时能改行。他是志愿兵,听说写东西不错,就注意过他:一米六五吧,身上全是肉,绝没有他文字的半点细腻,走路好低着头,总套一双黑布鞋。当他笑起来时,脸上的肉总是把眼挤到边上看不见了。

    不知怎的,我们就成了一起舞文弄墨的兄弟了。他家属来队时,便经常到我这里拿些油盐酱醋,偶尔搭给他些鱼肉。我开他玩笑:“就是看上了我们厨房的副食,才来找我的吧?”他笑:“很有可能!”

    他当兵早我四年,写作却早我七八年,学初中时就有作品发表。作为家里老大,他也只读到了初中便参军了。他当通信兵,二年后被推荐上了士官学校,毕业后当过报道员却因为写了一篇“揭黑”的新闻稿,又被上头下放了。这倒正如他的意,一心扑在小说创作当中。连里知道他喜欢写东西,就将四楼顶的仓库给了他做书房。我上去过,也就一张乒乓球桌大小吧,里面四边上都是书,中间放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便是他和他的主人公们幽会的地方了。

    他的作品,我几乎每篇都看过,成绩也算不错,时有作品获奖转载。他的老婆,便是当年青春年少时,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一篇情感散文,从三麻袋读者来信中相识相恋的。我笑他:“一个女人想要嫁给你,命中率比投稿还低啊!”现在,他儿子十三岁了,写作文会用比喻了:“这人瘦得跟用火柴棍搭起来一样!”

    因为写作,他找到了本科生老婆,得了儿子,也提了干,还将她们母子接到南京上了班。四年前,他被上级任命组织进行军史研究,出了几本书,但却因为陷入太深,自己的职务也因此担搁下来了。看着一起的同事提了升了,转了发了,再看看周围五六千元一平方的房价,妻子难免又有些怪话,他也难免有些委屈:让我去送礼,我才不干呢。

    他的种种处境我十分理解,年龄大了,面临走与留的选择,是当专业作家去,还是向后转奔小康去?如果转业,二次就业怎么操作?这真是烦人的一道坎!其实,我和他的经历也差不多,时常有游离于单位或者体系外的感觉。当初写东西时,并没想过要以此获得生活上的便利,事实上,我们却经常会被手中的笔所伤。文学曾经让我们年轻,却也让我们变得迂腐了,文字曾经使我们美好,却也让我们过于自恋。我以前很在意发表,但现在,文字于我,便是一玩儿。其实,不再仰视她,反而让我的笔触和心灵轻松起来了。有朋友说,如果他写到三十五岁还没名堂就金盆洗手了。我还没到他划定的年限,却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有啥子“名堂”,写作却仍会继续。

    对于将来,我和他一样有些茫然,时有失眠。或许,像我们这样的非主流非著名非作家的人来讲,总要明白,写作不过是生活的一道甜品吧。但我们却也知道,像溜须拍马、坑蒙拐骗这样的事情,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的。其它的,就好好过我们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