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砖楼拍三天的傻子

标签:
摄影杂谈 |
分类: 风光景物 |



一个砖楼拍三天的傻子
摄影/文字
有一个傻子,跑到一个遥远的城市,三天只拍一个建筑。
一个国庆节,傻子放假了。他觉得没什么事做,他就背着照相机坐着火车去了哈尔滨,咣当当咣当当到了那里。可是在哈尔滨的三天宝贵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的黄金拍摄时间,都献给了一个叫索菲亚的风姿绰约的“俄罗斯美人”,一个哈尔滨的代表性欧式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他拍摄下她在风中、在雨中、在花前、在月下、在朝阳夕阳下、在星光夜幕里,在蓝天白云下的种种美丽的面孔。
他事先特意预订了一个离索菲亚很近的小旅馆,价格很便宜,自助餐也很便宜。这样每个早晚他就可以披星戴月地去欣赏、拍摄这个矗立在中国北方大地的俄罗斯建筑。他早晚时间拍外观,白天拍细节和教堂内部,几乎把这个教堂拍烂了。从十月1号傍晚开始,他一直和索菲亚在一起,被她的独特的美所征服,直到3号晚上八点多,返程的火车快到点了,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她。


很多人不理解,这不傻子吗?大老远的跑到哈尔滨,三天时间啊,这得拍遍多少个景点啊?可这个虎头却把黄金时间全浪费在这个砖头垒的破建筑上了。可他却说,我得不到全世界,但我抓住了一块石头。若水三千,只取一瓢,喝饱就行。
也有一些人在网上看到他的照片后留言说:
“不看后边的说明我还以为你是哈尔滨的人呢。”
“太美了~身在哈尔滨,都从未如此细致欣赏过它的美~”
“这个教堂真够荣幸的,就算现在轰然坍塌了也不遗憾啦,将来会有人感谢你。”
“这个点已经被您拍透了!”
“我非常喜欢这索菲亚教堂,您把所有时间都给了索菲亚教堂,拍出了她的壮美,我更坚定了我的喜欢!”。
看来还是有人理解傻子的,可是傻子自己呢?虽然拍了三天他还是很遗憾,他说,他还没有拍过它的雪景。
他确实是个傻子。不光摄影,他平时也是个傻子。他爱啃骨头,顺顺当当的肉多的肋排他不吃,他特别爱啃没啥肉的复杂的脊骨,特别是羊蝎子。别人嘲笑他,那破骨头哪有肉啊?人家涮了五盘肥牛之后,他还捧着几块骨头叫劲呢。专心致志,像个考古专家,他已经把那些骨头挖掘到了骨缝和骨髓里了。
二十年前喜欢上了摄影以后,他更傻了。他大脑痴狂,下着雨的夜晚打着伞出去拍照,他说这样的夜景有倒影。大年三十晚上人家吃年夜饭的时候他跑到附近山顶上拍烟花,冻得像只狗。他还喜欢盯住一个地方没完没了地拍,陶醉其中,乐此不疲。他在他家附近一个叫茨山河的水沟拍了一年,一个没人理会的地方春夏秋冬四季地拍。他每天日出前跑到附近的海边拍日出,拍了好几年。就那么巴掌大个岸边他拍了好几年。你说他是不是个傻子?有一次去箭扣拍长城,因为大雾久久不散,他在正北楼上从早上4点到下午4点一直等了12个小时,饿得猫抓的一样,这个大傻子。可他却觉得傻子没啥不好,连摄影家吴家林都说自己是个幸福的傻子,何况自己。
这个傻子说他不喜欢和别人一起扎堆拍照,实际上不是他不喜欢,是没人愿意和他一起拍照。整一个地方就“误”那了,磨磨唧唧没完没了,等得人抓心挠肝。也就他老婆能将就他。有一次陪他去清东陵,两天时间里,他拍照他老婆背题考驾照,结果科目1竟然答了100分。
他也不喜欢遍访名山大川,做一个追随别人足迹的图像采集者,一走而过,他是个执拗的摄影者。他喜欢身边有个叫老刁的摄影家,为了拍长城,把自己变成了村民,常年与山上的长城厮守。他崇拜一个叫吕楠的人。那个人为了拍摄西藏题材,在西藏呆了七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落了一身的病。最后只从3500个胶卷,13万张黑白照片中选了109幅,出了一个集子叫《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那才是比他更傻的大傻子,他无法望其项背,人家那才是真傻。他傻得马马虎虎,只傻出个皮毛。
他不厌烦吗?他可能是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景象,感觉到了只有通过反复排除才能拍出独特之美,陶醉于正常人无法享受到的穷极之乐。这到底是虎头还是一种精神呢?也许这种傻子精神,在别人赏遍了美玉的时候,却让他把一块破石头雕成了美玉,是这样吗,有点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