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拓荒牛
拓荒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15
  • 关注人气:76,3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2017-09-11 08:13:48)
标签:

旅游

涉县

中皇山

娲皇宫

女娲

分类: 游山玩水

P1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2 从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便到达了建在山腰上的娲皇宫。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中皇山现在叫凤凰山,民间俗称“娘娘顶”,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处。娲皇宫建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的山腰位置,背靠山崖,看去很像恒山悬空寺,不同的是,悬空寺的一些建筑是悬空的,娲皇宫是依山就势筑台而建。

P3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女娲氏的古建筑。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最初,这里是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的途中憩息行宫。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以邺为都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北齐的建筑大多已损毁,仅存三间石窟,五块摩崖刻经保留至今。

       以后,经历多次灭佛运动,尤其是唐武宗灭佛之后,历经几百年的佛道之争,中皇山逐渐成为道教场所。明万历年间,娲皇宫才又出现在正式文字当中,娲皇宫现存最早的石碑记述了万历36年重建被大火烧毁的娲皇宫一事。在明代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到了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形成了现在娲皇宫山下山下的建筑规模。

P4 娲皇宫山门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娲皇宫的山门坐东面西, 三孔砖砌的拱门。

       在山门的两边刻有一副对联, 挂有一副对联。刻联为“凤山名隆三岛, 神仙势压十洲”, 横批为“蓬壶仙境”。“三岛” 指传说中的蓬莱、 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十洲” 是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 分别是祖洲、 瀛洲、玄洲、 炎洲、 大洲、 九洲、 流洲、 生洲、 凤麟洲、聚窟洲。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挂联为“门可通天仰望星辰远,路承绝顶俯瞰山峦低”。

P5 蓬壶仙境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进入山门,便到了山上娲皇宫景区,山门位于景区北端处。

       走进山门,北面有座小庙叫皮疡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供奉着皮疡王和鲁班二神。

P6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鲁班大家都知道,姓公输,名般,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鲁国人,被土木工匠们尊为祖师。皮疡王名叫张森,传说是东汉时河南汤阴人,因治愈当地流行的皮溃疮疡病,深受百姓爱戴,竞相捐资为其建祠立庙,奉之为神。

       转身向南,有座上书“娲皇古迹”的牌坊。在牌坊的东山壁上有一处北齐凿壁古碑,上刻“古中皇山”。古碑是直接开凿在山崖上, 非常独特。 碑帽正中间刻有一佛二菩萨, 释伽、文殊和普贤。

P7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8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穿过牌坊,在牌坊与鼓楼之间的东面山体峭壁上,是号称“天下第一壁经群”的摩崖刻经一号刻经。

P9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中皇山摩崖刻经始凿于北齐天保末年(550 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有六部经文分五处刻于崖壁之上,总面积一百六十五平方米, 共有经文 137000多字,字体主要是楷体、隶书和魏碑,刚劲有力、飘洒自如的魏笔书法为世代书法家所酷爱,被誉为“银勾铁画天下绝奇”。中皇山摩崖刻经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成为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典籍中极为珍贵的资料, 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书法镌刻演变有着重大意义和极高的研究价值。

       一号刻经高4.3米,宽3米,面积30.1平方米,经文字数达25000余言,传为《法华经》,实为《深密解脱经》。刻经外建有明廊,红漆明柱四根,斗拱额枋各施彩绘,檐上铺硫璃瓦。

P10 回看娲皇古迹牌坊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11 过牌坊是鼓楼,建在石砌拱券门洞上。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鼓楼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 年),与建在最北端的钟楼南北对称。与恒山悬空寺不同,悬空寺的钟鼓楼是位于第一进院落的两端。

       鼓楼内是娲皇宫主体建筑所在的院落。

P12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13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14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在鼓楼与主体建筑娲皇阁之间的东面山体峭壁上,自北向南依次有二号刻经、弥勒洞、三号刻经、释迦洞、四号刻经、五号刻经等北齐时代的佛教遗迹。

       弥勒洞、释迦洞是依山开凿的两个石窟,两洞之间相距不到五米,始凿于北齐文宣皇帝高洋时期(550--559 年),为娲皇宫最早的建筑之一, 开凿年代略早于摩崖石刻。明代时窟前筑有拱券圆门,早已损毁。

P15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16 蚕姑洞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弥勒洞现在叫蚕姑洞。洞外两侧依山壁凿出两尊密迹金刚立像,已残缺。弥勒洞纵深2.35米,宽2.6米,高4米,洞内正中有弥勒菩萨倚坐像,也已残缺。自这里成为女娲皇娘娘的领地后,原有的佛教造像亦被冠以女神头衔,这尊弥勒菩萨便被称作“蚕姑娘娘”。蚕姑奶奶又名蚕神,马头娘,马明菩萨,是掌管天下农桑的神仙。在我国古时候,蚕桑在生产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地方建有专门的蚕姑奶奶庙、蚕姑奶奶神殿,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

P17 眼光洞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释迦洞现在叫眼光洞,其大小、形制与弥勒洞相同。内中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这里,释迦像也被易名他称,被奉为“眼光奶奶”。眼光奶奶也就是眼光娘娘,全称"眼光圣母惠照明目元君",是道教碧霞元君御前女仙之一,据传她能治疗各种疾病,能令众生消除眼疾,明是非,辨善恶,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      

P18 梳妆楼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主殿娲皇阁北侧是梳妆楼,专为女娲娘娘梳妆打扮而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楼供奉的是送子观音,她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二楼供奉的是女娲,她是作为道教的一位女神供奉的。

P19 娲皇阁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20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娲皇宫主体建筑娲皇阁建筑于高约2.5米的石砌台基上,歇山顶楼阁,共四层,高23米, 上依危岩, 下临深壑, 阁背紧倚悬崖,以九根铁索将楼体系在岩壁的八个“拴马鼻”上。据说游客上满时,楼体摇晃,铁索即啷啷作响,故素有“活楼”、“吊庙” 之称,堪与山西恒山悬空寺相媲美。

       娲皇阁底层起基于北齐“三石室”之一。石室就是石窟,北齐石窟前原有殿宇三间,明嘉靖年间拆掉后用巨石筑起宽6.2米,高5.4米,深8.6米的拱券,与后面北齐石窟连成一个“T”字形整体,石拱券上建楼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 不慎失火, 楼阁被焚, 明天启六年(1626 年)就楼基、 套石窟、 凿条石、 券宝顶,建成拜殿, 并在宝顶上建三层楼阁,故娲皇阁又名三阁楼。 清咸丰二年三月,又被大火焚毁,同年七月重建,第二年六月竣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巍峨的景观。

P21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拜殿前的石铺台阶两侧,有一小阁和砖砌香炉。

P22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23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24 拜殿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第一层是拜殿。 拜殿是专门为众人朝拜娲皇圣母所建, 面阔五间, 进深三间,上悬“华夏始祖”匾额。

P25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拜殿里面是石窟, 石窟内的坐像是娲皇圣母, 圣母头戴凤冠,双手执笏,端坐于中央座上,故又称“当央奶奶”。女娲身后通台上是“九天玄女”,她们形态各异, 俱持器皿。传说玄女是王母的丫头,人头鸟身。

P26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娲皇阁拜殿之上的三层楼阁依次为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每层都有一尊女娲娘娘泥塑。

P27 清虚阁女娲塑像【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28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29 造化阁女娲塑像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30 没上补天阁。在造化阁向北看娲皇宫。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31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在娲皇阁南侧还有迎爽楼,为旧时官绅来山祭祀后养息更衣之所。下娲皇阁是从功德祠侧面走出来,就没有回头去看迎爽楼。

P32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33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34 钟楼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娲皇宫最南端是钟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悬挂着一口明代八卦铁钟。

P35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走过钟楼的石砌拱券门洞,就走出娲皇宫下山了。

P36 再回看娲皇宫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37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38 走过娲皇阁,向上看去,山崖垂直陡峭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回到天缘广场,已经是下午一点半。在广场南的一家叫山味饭店的小店匆匆吃过午饭。因为这里距景区大门还很远,便花了二十块钱,请饭店的人把我们送到了大门附近。

      吃饭时看到一群身着红衣的美女走过。回来在网上看到,涉县9月16日至10月8日在娲皇宫举办首届“晒秋节”,9月28日还将举行大型女娲公祭活动。

P39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40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P41 回途中看到的用五谷杂粮制作的“五谷丰登”景观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游过计划外的娲皇宫,下午两点半正式踏上回程。
       娲皇宫——潍坊,约550公里

【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在京港澳豫冀界收费站堵了半个小时,跑到济青高速青州服务区后又下起了雨,到家已近晚上十点了。

       去年9月18日开始的这次自驾游,用了九天时间,游了山西、河南、河北九个景区。从9月26日结束自驾游到今天,还差几天就一周年了,我写游记也断断续续写了一年。

      游程好快,游记好慢。【自驾晋豫冀】中皇山上的“华夏祖庙”娲皇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