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山西平遥古城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四座古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还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
还有个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墙的说法,这四大古城墙指的是陕西西安明城墙、山西平遥古城、湖北荆州古城墙、辽宁兴城古城墙。
好了,赶紧上平遥古城墙吧!
且慢,上城墙要买门票。
进平遥古城不需要买门票,如果不逛景点,只是在城内闲逛、住宿、吃饭的话可以不买平遥古城门票。这一点儿比最近接连曝出打人毁容事件、客栈老板猥亵女游客事件的丽江古城好多了。进入古城内收门票的旅游景点,需要购买一张套票,包含古城墙、日升昌、县衙、城隍庙、文庙等二十多个景点。这种门票也叫“一票制”,那怕你只想进一个景点,也要全款购买套票。如果要全部走完套票上的景点,没有两天时间是转不完的。
买上门票,从南大门上古城墙。
南大街是平遥古城对称式格局的中轴线,南大街的南头是南门,又叫迎薰门。不过迎薰门并不是正对着南大街,略微偏西一点儿。
P2 迎薰门城楼

平遥旧称“古陶”,原有夯土城垣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在古城的外面全部用青砖包裹。明清两代先后有25
次维修,更新城楼,增设敌台。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途经平遥,修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的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向南,偏东15°,周长6.4公里,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内是平遥古城,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外是平遥新城。
平遥古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民间故有“龟城”之说。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寓意固若金汤,长治久安。
平遥城南高北低,四方开门,民间以朝向和地势相区别,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城墙在道光三十年后的一次大修中,知县刘叙将六门重新命名,分别为:迎薰、拱极、太和、永定、亲翰、凤仪。
古时称东南风为熏风、和风。平遥城池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故命名为“迎熏门”。中国很多古城的南门都叫迎薰门。
P3

P4 登迎薰门城楼

P5

P6 巍峨壮观的迎薰门城楼

P7

城楼是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也称“谯楼”。
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也是“城”的标志,雄伟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
平遥古城的城楼是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其中南、北二门的建筑格局完全一样,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
P8

P9 迎薰门前的瓮城

瓮城指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古代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建筑。
城墙是古代战争中用于防守的墙垣,城门则是防线上的薄弱点。为了加强防卫,在随墙而辟的城门之外,再筑起一道重门,构成里门之外的又一道防线,里外门之间的围合空间犹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小城”即谓之“瓮城”。战时,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可以延缓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
面射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P10 城墙上的望孔,望孔就是了望孔,用来观察敌情

P11
从城墙垛口西望,晚霞映照着平遥新城的高楼

P12

在城墙上设置了一些表现古代城池防守的雕塑,帮助人们了解城墙的用途。
P13

P14

P15

迎薰门外是宽敞而现代的广场,里面是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街和民居。在城墙上南北走动,就像是在两个世界游走,那种历史穿越感非常强烈,不由得生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慨。
P16 迎薰门广场

P17 南大街

P18 南大街东的东南门头街

P19
晚霞中的迎薰门城楼,带着历史沧桑,巍然屹立

P20

P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