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9月19日吃过早餐,开车到殊像寺外停车场停好车,开始游览台怀镇寺庙群。
台怀镇寺庙群就是台怀镇寺庙最集中的地方,重要寺院也大都在这里。
从我们入住的银海山庄到殊像寺,步行也就半个小时,因为还要去黛螺顶,距离稍远一点儿,所以开车过去。景区内有公交车,乘车也很方便。
开车去台怀镇寺庙群,必须在殊像寺外停车场停车,殊像寺也就成为游览的第一座寺院。
P2 殊像寺外牌楼

P3 走过殊像寺牌楼的僧人

P4

殊像寺建在一个叫凤林谷的谷口,坐北朝南,面对梵仙山。寺院创建于元代,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还是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
P5

P6

P7 殊像寺主殿大文殊殿

殊像寺的大文殊殿是五台山寺院中规模最大的文殊殿堂。殿内供奉一尊文殊菩萨骑着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寺院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
在大文殊殿内,蹭听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十几名工匠在殊像寺塑造这尊文殊像时,时值盛夏,菩萨坐骑和菩萨身子早已塑就,只是菩萨头部几经塑制,终因“不像”而难以塑成,为此工匠们很是犯愁。他们为塑文殊头,请来很多人征求意见,这个说东,那个说西,但又都说不出个道道来。一连十几天,塑制头像的事就搁下了。这天午时,工匠们歇下闲谈,斋堂做饭的师父也出来和他们商量塑像之事,那师父手里还拿着一团和好的荞面。忽然,他仰头叫道:你们看,文殊菩萨显圣了!大伙仰头一看,只见天空中飘着五彩祥云,文殊菩萨骑着狻猊现了真容。一时间,工匠们手忙脚乱,不知怎么才能尽快照那真容塑出像来。那师父急中生智,忙用手中的荞面捏制起来,头部捏好了,文殊菩萨也在空中隐没了。工匠们照着荞面头像用泥捏制,捏制出来的头像不是大就是小,只好把那师父捏制的荞面头像安放了上去,荞面头像和身子极为相称。人们便把这尊塑像称为“荞面头菩萨”。因为文殊头像特殊,原名“殊祥寺”便改名为“殊像寺”了。
P8

P9

可以这样来说殊像寺的地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殊像寺又是五台山寺院中文殊菩萨的道场。因为文殊菩萨是聪明智慧的化身,到五台山求才智求学问,殊像寺是必到的礼佛上香之地,所以殊像寺香火很盛。
P10

P11

P12 
P13 看去很有历史的建筑

P14 寺院一角

在有关殊像寺的介绍中,都特别提到“般若泉”。在寺外牌楼的前下方,有一股清澈见底、汩汩而流的泉水,冬天不结冰,水中冒热气,夏天却十分清凉,喝上几口,顿觉周身爽快,甘甜沁入心脾。据《清凉山志》上说,这泉叫“般若泉”。
“般若”是梵语“增加智慧”的意思,是说饮此水者能长智慧,去愚痴。五台山的寺院都把这里的泉水作供佛的“净水”,清代帝王朝山礼佛,也专饮此水。不过,我们在到五台山前没做什么功课,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处有名的泉水,也就没有去看看般若泉,喝上几口,不求长智慧,但求去愚痴。
留待下次吧。
声明:以上照片均为原创,并未征得被摄者同意并签订肖像权使用协议。如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在照片中并感觉不悦,请通过电子邮箱“wfxwpdkj@163.com”与我联系,我将在收到邮件后的第一时间删除照片,因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