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这组照片拍的主要是灵岩寺的一些建筑遗址和小景观。
在大雄宝殿西侧,有一些竖立着的残石柱,是山门殿遗址。遗址下有一石洞,俗称鲁班洞。传说灵岩寺的五花殿为鲁班所造,所以鲁班死后就把他埋葬在这里,从而得名鲁班洞。
其实,鲁班是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鲁国建筑工匠,而灵岩寺始建于东晋,相差八百多年,鲁班肯定帮不上忙。
国家文物局于1994年批准对鲁班洞进行清理发掘,确认这里只是一个石砌拱券式门洞,是早年进入灵岩寺的山门。不过,却发现了大量嵌在洞内的唐宋明时期的碑刻、题记,其中有唐天宝元年(742年)大书法家李邕撰写的《灵岩寺碑颂并序》残碑,非常珍贵。
P2 山门殿遗址

P3 鲁班洞

在大雄宝殿后,有座建筑遗址叫五花殿,也称五花阁,始建于宋景佑年间(1034-1038),明清时期三次重修,皆毁于火灾。据《灵岩志》记载,该殿“架阁两层,龟首四处,俱极精工,前人称为天下第一”。
P4 五花殿

P5 石门上的雕刻

P6

P7

P8 残墙黄叶,岁月沧桑~

P9 走过五花殿向东,是上山的道路。

P10 这里也是古建筑遗址

P11 新建的地藏殿

P12

P13
这是卖茶品茶的地方,建筑的后面是山崖,山崖下是很有名的袈裟泉。

P14 袈裟泉

袈裟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因泉旁立一形似袈裟的铸铁块而得名,现在已看不到了。袈裟泉泉源旺盛,泉水四季不断,为寺院主要饮用水。
P15 上山石阶路
P16

P17

P18

P19
古银杏树

走到上山石阶路,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没有多少人上山了,路边的卖东西的摊位都在收摊了。我爬了没多远就没劲爬了,阿慧同志倒是劲头十足。这时,一位六十来岁的大嫂过来说:上山是来有及了,但前面有个景点你们一定要去看看,乾隆皇帝都来过,还题了字。听她这么一说,就往上爬了。
走到半山腰的地方,离开山路向东走,走到悬崖处,就到了乾隆爷到过的地方——甘露泉。
P20
山崖上嵌着石碑,上面刻着“活水源头”四大大字。

“活水源头”石碑的旁边就是甘露泉。石砌护墙上方有“甘露泉”石刻,说是乾隆爷的御书。下方有一石刻龙头,是出泉水的地方,但却没有泉水涌出了。
甘露泉曾有“灵岩第一泉”之称,泉水以露珠般泄出,叮咚作响,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僧人常在这里汲水煮茶,夜晚也常在这里说法论经。
P21 大嫂在向阿慧同志介绍甘露泉

那位大嫂提着一个草编包,一直陪着我们走到甘露泉。在路上,我就说:您要卖什么东西您就说,需要的话我们就买。大嫂说:没事,我天天走。在介绍甘露泉的时候,大嫂说:来到这里要向龙头上浇水,保全家人平安。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一瓶纯净水。我问多少钱?五块钱。人家陪着走又义务介绍,啥也不说了,买了浇吧。阿慧同志刚接过那瓶水,大嫂又拿出一瓶水给我,说你也得浇。我说:俺是一家人,还得互保?大嫂说:都这样,来到这里都要浇!
得了,浇吧。大嫂很认真地教怎么浇:把水浇到龙头上,手要去摸一摸龙头,嘴里还要说:摸摸头,摸摸脸,保全家,都平安。
P22 下山时山路上空无一人了

P23
灵岩山山顶,原名方山,山上有白云洞、积翠岩等自然人文景观。

没有登上灵岩山顶,留下了念想,也有了再来灵岩寺的理由。
下山路上,阿慧同志买了八斤核桃,不是特意买的八斤,是那个摊位上品质好的只剩下这么多了。
P24

相关博文
也上高速公路跑跑,占回国家的便宜…
【百脉泉公园】万泉湖(图文)
【百脉泉公园】龙湾泉
【百脉泉公园】墨泉
【百脉泉公园】龙泉寺里百脉泉
【百脉泉公园】百泉俱出百脉泉
【灵岩寺】摩顶松与柿树
【灵岩寺】满目葱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