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瓜桃李子枣,见了下口咬”的年代

(2011-06-15 13:05:36)
标签:

随笔

食品安全

瓜桃李子枣

农药

残留

添加剂

塑化剂

拓荒牛

真情年代

杂谈

分类: 随笔纪事

    今年刚入夏,江苏丹阳就曝出西瓜“瓜爆炸”事件。开始,说“瓜爆炸”的罪魁祸首是膨大剂,随后又有专家出来澄清,是气候、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结果。不管怎么样,“瓜爆炸”事件让西瓜在一些地方受到冷遇,不仅出现“瓜爆炸”的瓜农损失惨重,广大瓜农也很受影响。

    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的调侃:老板,你这西瓜含:催熟剂、膨大剂、生长激素、细胞分裂素、生根素、抑制剂、赤霉素、乙烯利吗?

    博友跟了一条评论:是得问明白了,少一项也不买!

    其实,西瓜未必真含或者说都含这剂那素,西瓜该买还得买,该吃还得吃。但是,现在的瓜果蔬菜让人很不放心也是不争的事实。从夏到秋,正是瓜果飘香的时节,各种瓜果一茬接一茬上市,有什么瓜果能够让人放心地放开肚子吃个够呢?

              怀念“瓜桃李子枣,见了下口咬”的年代
    我们这儿有句老话,叫做“瓜桃李子枣,见了下口咬”,意思是说,瓜果之类的东西,是可以随便吃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农村还是集体耕种土地,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果园、瓜园、菜园。走到这些园子,渴了累了,都能去园子向看园子的人要个黄瓜、西红柿、甜瓜什么吃。农户家的自留地,也都是用来种瓜果蔬菜,去要个瓜果吃根本不算什么事。今天来看,“瓜桃李子枣,见了下口咬”的老话,还可以引伸到安全的角度,就是瓜桃李子枣,可以放心咬。要来瓜果,在水沟里或者从井里提上筒水来,简单一洗,就下口咬了。没水也没关系,用手或是在衣服上擦一擦,就吃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那个年代的瓜果,绝对吃不出病来,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除了施肥,极少打农药,更不会有这剂那素的东西。

    我小时候,曾跟着照看我的五保户奶奶在一个果园里住了几年。小孩子嘴馋,也不讲究,那些瓜桃李子枣,都是从树上摘了就吃,从没中过什么毒,吃出过什么病来。

    当然,那个年代也不是没有食物中毒的,大都是吃腐败变质了的肉食中的毒。

 

    慢慢的,一些瓜果蔬菜没了味了。

    我小时候是不吃茼蒿的,闻不来茼蒿的那股味道。家里买了茼蒿,没进家门就能闻到味道。现在吃茼蒿了,茼蒿没有茼蒿味了。

    慢慢的,一些蔬菜水果不处理不敢入口了。

    蔬菜通常都要用浸泡,水里还要加上洗洁精之类的东西;水果是能泡的就泡,不能泡要去皮。我一直喜欢吃苹果,小时候是从筐里摸出来就吃,大了用水洗洗就吃,很少削皮,一是怕麻烦,二是听说吃皮还有好处。现在是不敢洗洗就连皮吃了,一定削皮了。

    慢慢的,一些瓜果蔬菜不能随意买随便吃了。

    印象中,最早知道不能随便吃的蔬菜是韭菜。韭菜是山东人喜食的蔬菜,韭菜饺子、韭菜合子、肉丝炒韭菜、鸡蛋炒韭菜,称得上是山东的美食。有好些年了,平时很少吃,去饭店吃饭都极少点韭菜水饺。这些年,春节都有专门送韭菜的,还得说明:自己种的,放心吃。

    现在,听说黄瓜、西红柿也不能随意生吃了。

 

    台湾塑化剂事件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看到报道,广东浙江4家企业的香精、糕点、香油等8个样品中也检出塑化剂。现在人们“谈塑色变”,其实,除了塑化剂,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剂。前两天看到一个报道说:泡菜里有着色剂,果冻里有防腐剂;一支雪糕含16种食品添加剂,一袋方便面中有14种……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

    真是防不胜防了~

    怀念“瓜桃李子枣,见了下口咬”的年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