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举行多哈亚运会的时候,刚开博没几天,曾写过一篇博文:《对亚运会的最早记忆》。
转眼,四年过去了。
这几天,有时间就看亚运会直播。有奥运会比着,现在人们对亚运会的关注度降低了。我一直挺喜欢看亚运会,原因是中国队能够狂揽金牌。别说中国队的优势项目,就是在奥运会赛场难得一见的田径金牌,中国也能在亚运会赛场上拿一堆,虽然咱中国的金牌是靠举国体制拿来的。金牌拿得多,五星红旗就频频升起,国歌就频频奏响,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
看亚运会,勾起记忆深处的一些东西。
德黑兰亚运会以后的几届亚运会,有印象的是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在这届亚运会上,韩国人凭借东道主的优势,竟然在金牌数量上追平了中国,拿到了93枚。谁能占居金牌第一的位置,就看田径场上最后一项男子4×100米决赛了。那一刻,真是紧张极了。最终,中国队领先撞线,以比韩国多一金的优势位居金牌第一。但在奖牌总数上,中国却比韩国队少了两枚。
留下记忆最多的还是二十年前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
北京亚运会是新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全国人民都兴高采烈。
北京亚运会让一位官员名声大振,他是张百发。
张百发当时是北京市常务副市长、亚运工程总指挥,负责亚运会筹备工作。他曾承诺:如果亚运会工程不能如期完工,我就从北京最高的京广中心顶楼跳下去!说了这话回到指挥部,张百发又对七个副总指挥说:我告诉你们,要跳楼你们七个人先下,我最后一个,全都给我跳下去!
愿做“跳楼市长”的张百发,感动了中华大地。中国老百姓多好啊!一句官员表表决心的话,就感动得不得了。如果当时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张百发凭着“跳楼”这句话就能当选。
媒体津津乐道的还有一件事。
现在媒体转播大型运动会,要出钱购买转播权。当时好像还不是这样,转播是作为任务下达的。承担转播任务的电视媒体就向组委会要钱,要的钱中包括为每一位工作人员制作一套服装的费用。张百发火了,在一次会议上就说:谁也不能揩亚运会的油!你那门前卫生就合格吗?这话的潜台词是:你敢伸手要钱,我就查你北京市能管着你的地方!这件事验证了那句老话:强龙难压地头蛇。
在张百发身上,我还打赢了一次赌。
一位同事说张百发是北京市唯一的常务副市长,是市政府的二把手。我说不是,北京市有几位常务副市长,张百发是其中之一。就较上劲了,打赌,谁输了请吃饭。当时单位的资料室还订着《北京日报》,搬出一摞来,一张张查,查到了其他常务副市长的名子,那时候的官比现在还多。同事输了,却赖着没请我吃饭。
二十年前的念青唐古拉山下,14岁的藏族少女达娃央宗,采集了北京亚运会圣火火种,被称为“圣火少女”,她那清纯秀美的形象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又在央视直播节目中看到了达娃央宗,依稀看到了当年的影子,却感叹:女大十八变,岁月真无情。
还记得北京亚运会夺取首枚金牌的,是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邢芬。但她在七运会后被查出服用兴奋剂,遭禁赛两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那个小品,也算对北京亚运会记忆的一部分吧。从“北京欢迎您”到“北京欢迎你”,再到“北京欢迎尔”,挺反映咱国人做事的态度:轰轰烈烈的事情一过,就谁也不管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了。
对了,还记得一个事呢。央视的第一位体育节目女主持人宁辛,正是在北京亚运会的直播中为大家所熟悉的,特别是她在一次直播刚结束,画面还未切出的时候,说了句:哎呀,我忘讲了!那个时候电视频道少,亚运会又很关注,看到这一幕的就非常多。后来,宁辛道了歉。
那一年的夏天,我买了一件淡黄色的短袖衫,左前胸的位置上印着北京亚运会会徽,后背上还印着一个大大的会徽。那时候我已经有点胖有点肚子了,短袖衫是宽松式的,下边有点收紧,穿着很遮丑,加上是纯棉布料的,穿着很舒服。一穿就穿了两三年,最后都由黄变白了,才不再穿了。如果这件短袖衫放到现在,差不多就成了文物级的东西了吧。

1994年在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让女子体操运动员莫慧兰一鸣惊人,她一人包揽女子团体、平衡木、自由操、跳马和高低杠5枚金牌,成为多金王。媒体在报道时曾有这样的说法:莫慧兰这样的全面型体操人才,可遇不可求,就差没说几百年才出一个这样的话了。可惜的是,莫慧兰在奥运会上没有什么建树。
广岛亚运会,让国人心里有点痛的是,移居日本成婚并改名为小山智丽的前国手何智丽,在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击败了邓亚萍。
这届亚运会,中国队原本是获得了137枚金牌。直到四年以后的曼谷亚运会,才有媒体轻描淡写地报道了中国队在广岛亚运会上的兴奋剂事件,人们才知道中国队在广岛亚运会的金牌数量减少了12枚。在广岛亚运会上,中国队有十一名运动员(其中游泳运动员7名)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亚运会后被剥夺了所得的全部奖牌并受到停赛两年的处罚。这样,中国队在广岛亚运会上的金牌总数由137枚变成了125枚。
自己的丑闻都不愿说,咱中国人是很要面子的。所以,中国队在广岛亚运会上的兴奋剂事件,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
2002年的第14届釜山亚运会,印象最深的运动员是孙迎杰。跑姿独特的孙迎杰,获得了女子万米和五千米比赛的金牌,成绩分别排名当年世界第二和世界第四,从此被称为继王军霞之后的“东方神鹿”,迅速成为耀眼的明星。以后孙迎杰却没有在奥运会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又在十运会万米比赛中,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制造了当年中国体坛最令人震惊的事件。孙迎杰的兴奋剂事件最后演变成了案件,说是一个教练的什么人因为喜欢她而给她下了违禁药,黑龙江的一个地方小法院受理并判决,有关报道一出来,网上就说:全国人民都笑了。
据说,实际上服用兴奋剂在国内外有关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查出来是兴奋剂,查不出来是高科技”,想来事实应该如此,美国不是也有不少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吗。看来这体育比赛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科技水平。中东那些产油国个个有钱,体育上除了足球比中国强,其它都不行,人少是一方面,科技水平不行大约也是原因。
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毕竟过去才四年,有印象的事情挺多。但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开幕式上,白衣骑士策马登上高台,点燃圣火的那一幕。

最后听一听那首《亚洲雄风》吧。才知道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曲不是这首最让人难忘的《亚洲雄风》,它只是北京亚运会的一首宣传曲。真正的北京亚运会主题曲名字叫做《燃烧吧,火炬》,但因为《亚洲雄风》实在太脍炙人口了,影响太大了,就被大家当作主题曲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