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近百名儿童注射后或死或残》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强烈关注。
然而,山西省卫生厅在3月17日的首次回应中就这样说:目前,未接到因注射疫苗出现聚集性异常反应的报告。随后又通过新华社报道称:报道基本不实,抽检疫苗样品全部合格。3月18日,山西省卫生厅在《还原真相——新华社记者关于“山西疫苗事件”的访谈》中还说,查实的10名孩子与“高温暴露”疫苗无关。
卫生部也在发布的信息中称:此前曾有媒体做过因注射疫苗出现聚集性异常反应的报道。为明确疫苗质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该部于2008年11月协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所谓的“高温暴露”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乙肝疫苗依法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从山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看,在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地域分布上未出现疑似异常反应聚集性。
然而,公众反应依然强烈,媒体依然抓住不放,网络上更是人人义愤填膺,个个口诛笔伐,呼吁为了无辜的孩子,彻查山西疫苗事件。
然而,山西省卫生厅似乎底气十足。
我认为,山西省卫生厅的底气来自“聚集性异常反应”这个专业术语。
我理解,所谓的“聚集性异常反应”,是指在接种疫苗后,在某一个区域内多人同时出现异常反应的情况。山西省卫生厅正是依据“未接到因注射疫苗出现聚集性异常反应的报告”来辩解的,他们的逻辑是:
没有“聚集性异常反应”=疫苗是没有问题的=疫苗管理是没有问题的=近百名儿童注射后或死或残是个案=与疫苗质量无关。
你说疫苗管理混乱,为什么没有出现多人同时发生异常的情况呢?你说“高温暴露”的疫苗有问题,为什么其他注射疫苗的孩子没问题呢?因此,出现问题的孩子只是个案,个案就与疫苗无关,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原因了。
结论:疫苗质量没有问题,是使用疫苗孩子的“质量”有问题!
孩子“质量”有问题能找山西省卫生厅吗?不能,要找“制造”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质量”不过关,制造了有“质量”问题的孩子。那孩子的父母又该找谁呢?向上找啊,各自回家找自己的父母算账去!
我坚定地相信,卫生部八人专家组赴山西指导调查疫苗事件的最终结果,会支持这个结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