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话叫“撇腔”

(2009-11-09 20:30:18)
标签:

散文

随笔

生活记录

普通话

土话

分类: 随笔纪事

    语言真是非常奇妙的东西。

    前几天看了一条新闻,欧洲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哭声带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发音特点,也就是说,胎儿已经受到父母语言的影响了。

    我是相信这个调查研究结果的。就说咱们国家说汉语的地方吧,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和方言土语,这省和那省不同,这市和那市有别,就是一个县,口音也分南乡北乡,很有些不同,真正是十里不同音。
    我三岁半前,生活在县城,父亲调到乡镇工作以后,家搬到了乡镇,我在乡镇生活到十岁。那个乡镇距县城不远,十四五里路,现在基本上与县城(市区)连成一片了。家搬回县城,我说话的口音就与县城的孩子有明显不同,说话用的词语也不一样。一开口说话,人家就笑我,笑我说话土,说的话人家听不怎么明白,搞得我很长时间不太敢说话。

    比如,在乡镇的时候,把“哈水”叫“哈汤”,人家说“哈水”我听得懂,我说“哈汤”人家就不明白了。

    我们那个地方,把说普通话的称为“撇腔”,说话口音与我们不同的,也称为“撇腔”。从北京来的,称为“撇腔”;从东北回来的,称为“撇腔”;说话是南方口音的,也称为“撇腔”。县城内,也没有多少说话“撇腔”的人,说话“撇腔”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我们那个地方的驻军了。驻军是从东北换防过来的,说话带着东北味。在学校里,部队上的孩子因为说话“撇腔”,很多成为文艺活动的骨干,也常常选出来代表班级在大批判会之类的活动上发言。

    县城里“撇腔”撇得最好的人,是县广播站的三两个播音员,他们走在路上,都会有人兴高采烈地盯着看,指指点点,和现在看到大明星差不许多。对我来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广播站就在我们住的宿舍院后面,天天能看见他们,见了面还得叫大叔大姨。

    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位我认识的大姐后来也到广播站当了播音员,她在广播上能“撇腔”,平时却说土话,说的还非常地道,不知道的人会难以相信她就是在广播说话的那个人。

    我很长时间对普通话这个词不理解。普通不就是平常的意思吗?怎么撇着腔说的话叫普通话?太不普通了,太特殊了,我们说的话才是最最普普通通的,才应该叫普通话。直到上了大学学中文专业才真正理解,普通话的“普通”,是通用、普遍的意思。

    来到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二十多年了,从生活到工作,基本上处在一个说普通话的环境中,我依然是满口乡音,有些时候交流上就发生困难。

    我所在的单位,因为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绝大多数人都说普通话,大都是一级乙等的普通话水平,还有不少是一级甲等,我这方言土语实际上很另类。有一次开会,我说了句“雅俗共赏”,我的“雅俗”发音,基本上与“鸦需”一样,大家面面相觑。我知道是发音的问题,自己解释还很困难,还是一位听明白了又说普通话同事复述一遍替我解了围。
    我们这个小家,阿慧同志老家是南方,但她是在北方的部队中长大的,自然说普通话。儿子呢,从小跟着阿慧同志说普通话,不仅我长期生活的那个县的土话不会说,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的土话也不会说。其实儿子学话的时候,我也尽过责任,也教过他说话,但人家没受影响。这样,家里便是一个说土话的与两个说普通话的交流,很多时候,我说了个话,她们娘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着我,一脸的大惑不解,搞得我很恼火。

    有一次,我教育儿子,说男孩子要有一种“锐气”,发音成了“雷气”,说了三遍儿子反应不过来,气得我够呛,最后还是阿慧同志听明白了“翻译”出来。

    是不是够“雷人”的?

    按说,生活工作在普通话的环境中,应该会受到一些影响,实际却是鬓毛已衰乡音难改。平时不会注意到自己方言土语的“土”,见到一直生活在我们那个县的同学朋友,听他们一说话,熟悉的乡音,熟悉的味道,亲切却又让自己觉察到说话的“土”。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说普通话,出了山东,也要学着“撇腔”,不“撇腔”人家听不懂,只好硬着头皮撇。与外地说普通话的朋友通电话,也得撇。每每需要撇着腔说的时候,时时提醒自己别说那些很“典型”的土话,比如别把喝水说成“哈水”,真说到喝水的时候,又成了“哈水”了。

    虽然不说普通话,却很欣赏普通话,或许是环境影响造成的吧,假如一位漂亮姑娘说一口土话,心里会感到很别扭,会觉得素质不行,美丽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前些日子,市里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我们单位是必测单位,要求所有人员必须达到三级甲等水平。测试办法是随机抽测,以抽到人员的测试结果作为单位的成绩。开始有点紧张,咱个人达不到标准不要紧,万一抽到测试不过关,影响了单位的成绩,就不太好了。单位上的一级甲等们就说了:拜老师吧,免费教。后来听说,测试是用电脑,只要是北方人,基本都能达到三级甲等的水平。

    测试没抽到我,我们单位也顺利通过测试了。

    如此说来,我的普通话水平也是三级甲等了。

 

 

附:我有佛缘?

    拍照片“拍”回三只甲鱼

    说说我的打点滴"历史"

    与蚊子“战斗”的一些记忆

    一只苍蝇的迁徙

    说说我的“假干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