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的车改方案广受质疑。先是媒体报道了杭州车改的主要做法,就是向公务员发放“车补”,“车补”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消息既出,舆论大哗,因为人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局级干部每月消费的“车马费”,就远远超过了一个市民出力流汗所得的全部收入。随后,媒体又曝出辽阳市宏伟区车改后,书记、区长享受每年7.6万元的车补待遇,称其为“史上最牛的车改方案”。有道是没有最牛,只有更牛,接着又惊曝辽阳市第一个进行车改的弓长岭区委书记和区长,从2008年4月开始,就已享受一年8万的车补待遇!
人们认为官员的车马费太高,自然有一定的道理。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杭州一个局级干部一年的车补是31200,相当于2个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6.5个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弓长岭区委书记和区长一年8万的车补待遇,相当于5个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16.8个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确实不算低。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俺要说,官员的“车马费”其实并不高。
且慢吐口水,您得让俺把话说完啊!
首先,从历史上看,现在官员享受的“车马费”并不高。
远的咱不说,就说离咱不远的大清王朝吧。有资料介绍,达官贵人所乘的官轿,有两人抬、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在京者三品以上许乘四抬大轿,出京可乘八抬大轿,四品以下许乘二抬大轿,出京可乘四抬大轿;地方官员中,督抚可乘八抬,司道以下至州县正官等可乘四抬。
一个七品县官,就可以乘四抬大轿,四抬大轿就是四个人抬,占用四个青壮劳动力。这四个青壮劳动力一年得多少钱?放到现在,怕是没个十万八万下不来。人家杭州的厅局级官员一年的车补才31200,人家的弓长岭区委书记和区长一年的车补也不过8万元。就算与历史上坐轿的费用差不多,现在官员坐车只用一个司机,还为社会节省了三个青壮劳动力呢。与历史上的官员所耗费的“车马费”相比,多乎哉?不多也!
其次,从现实需要看,现在官员享受的“车马费”也不高。
小汽车在咱中国叫小轿车,为何叫轿车?是从历史上的“轿”演变而来的。官员过去坐轿,现在坐轿车,那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官员们的用车,一般都是准许购买的顶级牌号的车,象奥迪、雅阁、别克、帕萨特等等,这些车,维修费用自然高,喝油自然多,咱不能拿着咱普通百姓买的那代步工具小QQ来测算官员用车的费用。况且,有些官员用车,你看着象一汽奥迪,实际上人家是原装进口的,几条轮胎就顶得上你那QQ的价钱了,花费能小吗?
从用车情况看,官员用车的花费也要比一般用车大得多。比如说,公务用车是“三个一”:公务用占三分之一,家属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用占三分之一,总不能车改了就不让家属、司机用吧,这些得计算到车补中去。万一再有二奶、情人什么的用车,花费还得多。再比如,现在天气炎热,你开着辆小QQ还舍不得开空调,人家那官员用车得上车就透心凉。官员下车开会办事,司机找个阴亮地凉快?不,通常是司机并不熄火,就在车里听着音乐、看着车载电视等,车上开着空调多凉快啊!这些费用也要计算到车补中去。从实际用车花费看,官员享受的“车马费”,多乎哉?不多也!
第三,从发展的眼光看,现在官员享受的“车马费”更不高。
我们总不能要求官员一辆车坐到底吧,车改前,人家官员三两年就换新车,车改了,人家官员用车也得更新换代。我们总不能要求官员用车越换越差吧,原来都是换允许购买的最新型的车,现在总得换能够代表时代潮流的车型吧。官员用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车改前购车受限制,不能购买没有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汽车,只能委屈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坐奥迪、别克什么的。车改了,就没限制了,可以买宝马、大奔。一辆宝马得多少钱?一辆大奔得多少钱?从更新换代的需要看,现在官员享受的“车马费”,多乎哉?不多也!
总之,官员用车的费用很高很高,谁当官谁知道。与官员享受的“车马费”相比,多乎哉?不多也!
俺的观点说完了,您愿意吐口水就吐吧,愿意拍砖就拍吧!
附:嫖幼局长“不知幼”,该称天下第一傻?
很气愤:让“近期”愚弄了一把!
总得有人出来澄清方静“间谍门”疑云吧?
华晨宝马成为官员用车的意义
“间谍门”始作俑者阿忆还配站在北大新闻讲堂上吗?!
是媒体在瞎忽悠还是张召忠出尔反尔?
“间谍门”事件中,方静的组织在哪?
“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说明了什么?
向中国最有良心的倒塌高楼致敬!
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远比同情心重要
绑匪怎么知道建设局长不差钱?
假如重庆公布了民族造假学生名单......
请告诉公众:汤平“等”之后的14名干部都是谁?
古稀老人砸车羞辱了谁?
应该查清,是谁让恶贯满盈的白玉岭“潜伏”20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