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门”始作俑者阿忆还配站在北大新闻讲堂上吗?!
——一评“间谍门”事件
6月13日凌晨,“间谍门”事件始作俑者阿忆再次更新博客,表示11日自己发表的那篇博文,只是想让看官看看考试作弊的视频,其他都是一些瞎扯的闲话,全文重点和主旨都不在方静身上。阿忆还否定了方静是间谍的说法,说他从未说过方静本人是“间谍”,只说她“泄密”。他还在博客中向方静致歉。
阿忆还在博文中说:“别认为俺不喜欢方静,正相反,俺认为敬大姐之侧,最大气端庄内敛的新闻女主持人就是方静……祈望风波澄明,她能一切尽好,早些重返荧屏。”
6月14日晚22:15,中央电视台女主持人方静自“间谍门”后首次回归央视,主持新闻频道的《世界周刊》节目。这也是她“阔别”央视主持人位置近百天后,重新回归主持人的岗位。
至此,沸沸扬扬的“间谍门”事件也告一段落。
回顾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间谍门”事件之所以激起轩然大波,与方静是倍受关注的央视主持人有关,与有些媒体的不实报道和推波助澜有关,有相关部门的装聋作哑有关,但说到底,这一切是事件始作俑者阿忆造成的。作为深受欺骗和愚弄的我们,有理由问一问:阿忆还配继续站在北大的新闻讲堂上吗?
说实话,过去我对阿忆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是他曾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虽然不够机智,但够实在,那憨厚的形象,让人觉得亲切。但现在,他亲手把自己的良好形象摧毁了。
阿忆是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的是教育工作,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诚实有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一个编造谎言的人,还能塑造出诚实的心灵吗?还配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吗?!
阿忆从事的新闻教育工作,并且直接从事过新闻性节目的策划与主持,现在还担任着一些新闻性节目的策划和撰稿,应该说是新闻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新闻工作者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要“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阿忆虽然是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曝料的“间谍门”,同样有违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还配继续从事与新闻工作有关的工作吗?!
有句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同理,谎言不可怕,就怕散布谎言的有影响。阿忆作为一个曾在央视主持过节目的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信口雌黄,编造谎言,愚弄公众,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还配继续站在北大的新闻讲堂上吗???
附:节约与国民财富积累
嫖幼局长“不知幼”,该称天下第一傻?
很气愤:让“近期”愚弄了一把!
斯人已去,声音永存——送别罗京
总得有人出来澄清方静“间谍门”疑云吧?
华晨宝马成为官员用车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