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2008-02-15 17:09:00)
标签:

旅游

曲阜

图片

随笔

历史

孔林

孔子墓

拓荒牛

真情年代

分类: 游山玩水
                         本文锐博客《见闻·亲历》专栏推荐
        P1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正月初四下午三点半,驾车沿104国道到达曲阜,首先去了位于104国道西边的孔林。
    从曲阜古城北门到孔林,是一条1266米长的神道。神道中段,有一座气势磅礴,雕刻精美的六柱五门大石坊,坊额上刻有“万古长春”四个楷书大字。
    我们就从这座“万古长春坊”开始了游程。
    万古长春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清雍正年间重修。
    石坊两侧,各建有一座绿瓦方亭,亭内各立有一方硕大石碑。东亭内是明万历二十二年七月所立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西亭是“阙里重修林庙碑”,也是明万历二十二年七月立的,记载了修建林庙,一次就耗用黄金两万两的情况。
        P2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P3 从万古长春坊沿神道继续北行,两边都是参天古柏。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走在神道上,看着古柏,不由生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心境。
            P4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神道尽头,是一座木制大牌坊,上书“至圣林”三个大字。
           P5 至圣林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这座牌坊实际上是孔林大门,也是明万历二十二年建的,清代重修过。
    进了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一华里的甬道,两边依然是古柏。 
        P6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甬道的尽头是一座门楼,门额上有石刻篆字“至圣林”。
        P7 至圣林门楼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这座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这一带原是鲁国古城的北门。二林门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明弘治七年(1494) 又在此门上建了“观楼” ,清雍正十年(1732)重修。
    进至二林门西行,就是“辇路”。辇指的是王室成员坐的车子,这里叫做“辇路”,或许就是皇帝来祭祀孔子乘车走的路吧。
        P8 辇路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沿辇路西行约二百米,路北有座石坊,两面都刻有朱红大字“洙水桥”。
    穿过石坊,就是洙水桥。
        P9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P10 洙水桥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洙水河因为流经孔子墓前,多少年来,一直被渲染为“圣水”,称其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实际上,古洙水早已湮没了。
 
    过洙水桥,迎面是三间绿瓦当墓门。
        P11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瓦当墓门里面,是孔子墓甬道。甬道两侧有四对宋代和清代的石雕,分别是华表、文豹、角瑞、翁仲。
            P12 华表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华表也称望柱。这里的华表是一对八棱石柱。墓地中的华表是亡灵进入“天门”的标志。
            P13 文豹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文豹形体象豹,传说腋下能喷火,但性情很温顺。
            P14 角瑞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角瑞是古人想像出来的一种怪兽,传说可日行一万八千里,而且精通四方语言,知晓外方幽远之事。还有传说,角瑞是喜摸之兽,“摸其头,人不愁;摸其腚,人不病”。所以游人都会摸一摸,角瑞已经光滑油亮。
    翁仲是石人像。据说翁仲本是秦朝的镇边骁将,他死后,人们便以他的形象铸成铜像,立于咸阳司马门外,以壮声威。后来有人又以石头雕成一文一武两个石人形象,立于墓道两旁,护卫坟墓。
    孔子墓前的两个高大翁仲,是清雍正年间刻制的,文者执笏,武者佩剑。
            P15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P16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甬道尽头是享殿,是祭祀孔子时设置香坛的地方。享殿共五间,是孔林中最大的建筑。
        P17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在享殿之后,还有一座灰瓦尖顶的方亭,叫“楷亭”,亭内有一截古老的楷树。
            P18 楷亭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相传,孔子去世后,子贡回来奔丧时,把从南方带回的楷树植于老师墓旁。这棵树后来长成了参天大树。清康熙年间被雷火焚死。人们建起亭子,以资纪念。  
        P19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享殿的后面就是孔墓。
    据史料记载,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弟子们把他葬在这里,当时仅是“墓而不坟”,也就是没有高土隆起,也没有墓碑和其他建筑。直到秦汉时才将坟墓筑起。
    孔子墓周围用红墙围绕,约长里许。墓形呈一个隆起的马背,被称为“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
    孔子墓前置有香炉和石供桌。
    墓前一大碑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明代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黄养正书。
        P20 孔墓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碑后还有一碑,刻“宣圣墓”三字,为公元1244年所立。
            P21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孔子墓东侧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南侧有其孙沂国述圣公孔伋墓。孔子祖孙三代都葬在这个独立墓区里,呈“品”字形布局,是取“携子抱孙”之意。
        P22 孔鲤墓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P23 孔伋墓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墓东南有北宋真宗(赵恒)、清圣祖(康熙)、高宗(乾隆)等三帝驻跸亭各一座,是当年皇帝祭孔时休息的地方。
        P24 驻跸亭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墓西的房子是子贡庐墓处。
    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尽皆离去,只有子贡守墓6年,实为尊师楷模。
        P25 子贡庐墓处
         【曲阜行】拜谒孔子墓(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