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图片
“天涯海角”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天涯海角”这个词了,这个词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远不可及的悲凉,没有什么诗情画意。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李叔同曾写过一首《送别》诗,谱成曲,成为传唱至今的名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崖地角”同“天崖海角”是一个意思,歌词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离愁和哀伤。
八十年代初,沈小岑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红遍中国,让我知道了海南还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天涯海角。事实上,历史上的天涯海角,就是一个令人心酸悲凉的地方。孤悬海外,“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环境极为恶劣,是朝廷流放“叛民”、“逆官”等犯人之地。仅唐宋两代,被流放到此就有四、五十人,其中有不少著名历史人物,如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到此荒山僻壤水天相连之地,无人不怀着走天涯海角,去而难归之感。胡铨曾哀叹“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李德裕赋诗曰:“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迎干道绕郡城。”、“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对被流放的人来说,天涯海角不仅仅是指天地的尽头,更是人生的末日。由于人地生疏、水土不服,加之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被流放到这里的人,少有活着返还中原的。
解放前拍摄的电影《天涯歌女》,里面有一首插曲,是由饰演女主角的周璇自己唱的。这是一首爱情歌曲,到现在仍然很有感染力: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爱呀爱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爱呀爱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爱呀爱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天涯海角觅知音,这让天涯海角又有了一种浪漫,成了坚贞爱情的宣言。
沈小岑的歌声,向人们展示了如诗如画的天涯海角风光: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
三月来了花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
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
啦呀......啦呀......啦......啦......啦呀
啦呀......啦呀......啦......啦......啦呀
我想,肯定有不少人同我一样,是通过这首歌知道的天涯海角吧。到海南旅游,很大程度上是有一种到天涯海角走一走,看一看的情结。
有句话说,来海南不来三亚——等于没来海南,来三亚不去天涯海角——等于没来三亚。
三月二十号下午,我来到了天涯海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