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是段子,不讲新闻。
最近有一股清流流入了综艺界,曾经私密的名人家书被各路明星深情阅读出来,不少网友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节目的洗礼和升华。
除了节目中那些或揪心、或炽热、或感慨的信件让人感同身受,还有一些名人信件简直是“不走寻常路”,周刊君看完“哈哈哈”的N个小时。
抗战时期,北新书局的赵元任向老舍催稿。我们这位素以幽默著称的大作家老舍在寄稿的同时,不失顽皮地附上了一封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日月,杀气满山头!”
看来和善勤劳的老舍,在面临催稿的时候,内心的小海浪也是不停翻腾啊。面对这样子自带撒娇属性的答催稿信,不知书局的编辑们是否会在下一次催稿时手下留情。
以画时事漫画著称的华君武曾给朋友的信件中附上了一包胡椒粉。朋友打开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闻了闻,结果打了一个大喷嚏。华君武却解释说,打喷嚏就是有人想你了。
这一封附带黑暗料理的信件,不知道有没有给准备写情书的胖友们一丝灵感?不过,友情提示,放胡椒粉这样子的招数还是要谨慎使用,下场也有可能是……
不过说到写情书,大家还是应该向像宇宙级情话boy四爷请教请教,“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如此“霸道总裁”范儿的“情话”只用在大臣身上,还真是有点“暴殄天物”。
比起四爷,我们的北宋著名“段子手”苏轼,在写信时,简直把“呵呵”这句口头禅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
在呵呵还基本约等于哈哈的年代,这样子的书信,读起来可没有今日的尴尬,倒是多了几分亲切。
看完这些别出心裁的书信,那些撒娇技巧你get到了吗?